父母的「犧牲感」,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如果「雞娃」們最后成了普通人,家長能接受嗎?
這個問題在知乎上引來了150w+網友的關注。
評論里看到有人這樣說:
早就知道我的孩子就是普通人啊,他要是天才,我還雞娃干嘛?
還有人說:
一年賺兩三萬是普通人,一年賺二三十萬也是普通人。
雞娃,不過是為了讓孩子
離一年兩三萬的生活遠一點,離一年二三十萬的生活近一點罷了……
在這些家長的回答里,我看到是一些父母在撫養孩子過程中強烈的犧牲感。
傾盡一切雞娃,不就是為了讓孩子不普通嗎?
在節目《燦爛的前行》中演員喬欣就發出這樣的靈魂拷問:
父母對待孩子的愛是這么的勢利的嗎?
難道一個成功優秀的孩子,才值得被愛,普通、平庸就不應該是父母的孩子嗎?
父母對孩子應該是無條件的愛,而不是把自己的寄托強加到孩子身上。
父母愛子為之計深遠沒錯,但不是用犧牲感來綁架孩子,要求回報。
過度犧牲的父母,
只會帶給孩子愧疚感
北師大教育學部講師程猛,從2014年讀博開始,同其他研究人員一起累計收集了130多萬字的農家子弟自傳和訪談轉錄。
他們發現這些孩子很清楚家人的付出和犧牲,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真的成為一個讀書的料,像一個苦行僧那樣自制和專一。
“學習對他們來說不只是一種個人事務,而是一種道德事務。”
家人的犧牲給他們帶來的更多是一種愧疚感。
程猛在演講中講述了一個農村孩子的故事:
一位重點大學女博士,每年開學的時候,就是她最擔心的時候。
父親原本是煙民,為了省錢供孩子上學,他把煙都戒了。
父母做出的巨大犧牲,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內疚。
這讓他們覺得家人付出的巨大犧牲都是被迫做出的,好像出生在這個家庭就是自己的原罪。
曾看過一份關于全球教育支出的調查報告:
小學到大學的教育花費上中國香港以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的13.2萬美元,高居榜首。
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分別以7萬、 5.6萬、4.3萬美金位列第三,第五和第六。
在教育問題上,中國父母又一次碾壓了世界,可即便如此,仍有超出七成的中國父母,擔心自己還沒有為子女做到最好。
報告還顯示超出80%的家長已經做好為雞娃的成功做出犧牲的準備,超出1/3的中國家長,幾乎完全喪失了自己的個人時間。
好像要培養一個不普通的孩子,家長就必須犧牲和無條件付出。
可父母的付出和犧牲,不一定就能換來孩子光明的前途和翹首期盼已久的好日子,相反還會造成很多親子關系間的困局。
父母犧牲感越強,
孩子的價值感越弱
武志紅老師曾說:
“任何一個超過孩子承受范圍的復雜挑戰,都有可能給他們造成不小的內心打擊。”
很多父母試圖無條件付出,又覺得孩子虧欠了自己,于是總在自認為教育的最好時機告訴孩子“父母不容易”。
可是父母并不知道這些脫口而出的話,將會對孩子產生恒久的影響。
教育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中,主人公茉莉的媽媽在結婚后,辭掉了高校教授的工作,全職在家照顧孩子,還不斷地借此綁架茉莉。
茉莉表現優秀時,她沒有肯定反而對孩子說:沒有我你能有今天嗎?
當茉莉喜歡的專業與她有所沖突時,她對孩子說為了你我放棄大好前途,你卻不爭氣,如果不是為了你,你以為我愿意嗎?
他用自己的犧牲感去綁架孩子,試圖將孩子控制起來。
而茉莉也在他的捆綁和壓迫中逐漸失去了自我,剩下一具破碎的空殼。
茉莉說她對家人的感情很復雜,她恨,但又清楚地明白自己不應該恨。
長期的情緒拉扯中茉莉深陷抑郁,最終毫不眷戀地爬上天臺,縱身而下……
曾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從不懷疑父母對子女無條件的愛,但犧牲不是愛,是一種盲目。
父母一直認為自己深愛著孩子,可在茉莉生命結束前的最后一刻,她的念頭卻是:
反正也沒有人愛我,可悲的沒有人愛的林茉莉,再見!
孩子等著父母的一句道歉,可父母卻在等孩子說謝謝。
生育孩子其實是父母的選擇,養育孩子是父母的義務。
一個整天在孩子面前標榜自我犧牲的父母,難以換來孩子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愛。
父母的愛有多沉重,孩子就被壓得有多痛。
成熟的父母,
是為自己的課題負責
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
“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讓他背負這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
深以為然,父母不把自己背負在孩子身上,孩子才能飛得更高更遠。
① 別做委屈的父母
作家李柳楠原本擁有品學兼優的一兒一女,但突然有一天孩子們都對她說:
不想上學了。
兩個孩子相繼退學后她很痛苦,她對孩子們吼道:
我做錯了什么?我是怎么拉扯你們長大的?想去的地方沒去,想吃的東西也沒吃,想穿的衣服沒穿,想買的東西也忍住不買,這一點你們應該比誰都清楚啊!
而長期遭受媽媽情感勒索的孩子們,也終于爆發了:
誰叫你這么過的?
不是你自己喜歡才做的嗎?
媽媽要去玩時我什么時候抓著你不放了?
要買東西時我搶走你的信用卡不讓你買嗎?
付出感和犧牲感除了讓親子雙方心里倍感沉重之外,其實毫無意義。
生孩子疼不是孩子的錯,賺錢辛苦也不是孩子的錯,孩子真的不需要為這些而滿懷愧疚感。
父母希望孩子聽話,懂事,這本身是美好而溫暖的詞,它代表著養育過程中,孩子對我們情感和情緒的用心回饋。
心理學家表示:
壓力和內疚感不可能變成兒童內在的需求,聽話或懂事不過是一種假象,背后是孩子心理功能的失調;
因此這些經歷不但不能轉化為經驗,還會根本性的損壞孩子的心理健康。
真正的「懂事」和「聽話」,應該是孩子發自內心的共情和體諒。
用犧牲感和付出感捆綁來的被迫的懂事,是孩子為了得到愛和關注的委屈求全。
父母一旦開始用犧牲感和付出感來捆綁孩子,父母也會感受不到養育孩子的快樂。
② 放棄絕對公平
很多時候在我們付出的時候,我們在追求一種絕對的公平。
也就是說我做了什么,你也要回報我什么。
我卯足了勁雞娃你就不能成為一個普通人,甚至你還需要成為一個卓越拔尖的人來回報我。
如果孩子沒有回報父母,或者回報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高度,那么孩子就被釘在了無形的恥辱柱上,扣上了一頂不孝順的帽子。
當父母自居在付出者的角色上跟孩子相處時,親子雙方就會不知不覺變成了一種對立的關系。
這樣的對立狀態中父母能感受到的只有委屈,而孩子感受到的則是無以為報的壓力。
放棄追求絕對公平,親子關系才能步入正常的軌道。
③ 課題分離
曾看到過一個短視頻,一名初三的男孩叫李楚豪,父母從小離婚,他跟著媽媽生活,媽媽帶著他搬離農村老家來到城市生活。
學費,生活費,住宿費每一筆龐大的開支都壓得媽媽喘不上氣。
為了讓孩子在城市生活下去,為了多賺一點錢,她在足療店做過按摩師,在酒店當過服務員,實在入不敷出的時候,還會放下臉面四處借錢。
講到這些,孩子流下了眼淚。
他對媽媽說:
求求你了多補補身子,多買幾件好點的衣服,我自己能管理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我不會羨慕那些有錢的孩子,因為我知道我有一個特別愛我的媽媽。
而媽媽卻回答:
“這10年里在外人看來都認為媽媽過得很辛苦,但其實媽媽過得一點都不辛苦,因為媽媽有你。
請你永遠記住一句話:
你是一只快樂的小鳥,你不屬于我,你屬于你自己,你屬于藍天,好嗎?”
就如李楚豪的媽媽,撫養孩子很辛苦,其實是自己的課題;
如何回報父母的付出,成為一個優秀與否的人,是孩子自己的課題;
每個人,只應該分別就自己的課題工作。
寫在最后
一個好的家庭系統,一定是家庭成員在共同成長。
這就意味著,每一位家庭成員都要學會認領和完成自己的功課,同時做好不去干涉和妨礙他人的功課。
過度犧牲的父母不但做不好自己的功課,相反還影響到了他人的工作。
如果把很多存在感刷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有諸多期待和要求,那么這個孩子的快樂和價值就會被扼殺。
正如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書里提到的:
被家長情感勒索的孩子會陷入突如其來、有苦難言的窘境。
成熟的父母,應該是懂得為自我負責,而不是讓孩子承擔,或者引起孩子的罪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