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愛?
偉強:
愛情、婚姻、親密關系,這三個詞有什么區別?我們到底要的是什么?
團長:
我們先聊聊什么是愛?
愛沒有明確的定義。我寫這本書時查了不少資料,也問了不少心理學的老師。但是大家給出的答案都是一樣的——很難去給愛下一個定義。
我想帶大家從幾個場景的感受層面,感受一下什么是愛。
第一個場景是初戀。當你愛上一個人時,你愿意為對方完全的付出,對方開心你就開心,他就是你的整個世界,你只想為他付出,這種狀態就是愛。
第二個場景是孩子的出生。已經當媽媽的朋友一定還記得,你的孩子剛出生時,醫生把皺巴巴的孩子抱到你面前,你不會覺得這個孩子怎么那么丑,像個小老頭。你只會覺得他是天底下最可愛的孩子。
當他拉屎拉尿,夜里大哭大鬧,讓你不得安寧的時候,你依然是愿意為他付出的,你對他是全然的、無條件的愛。
第三個場景有冥想習慣的朋友會有體驗。當進入入定狀態時,會感到無法言喻的喜悅,佛家把這種喜悅稱為法喜,這時內在沒有分別心,沒人再能惹你生氣,因為此時你對整個世界充滿愛,或者說,此刻你就是愛本身。
通過這幾個簡單的場景,我相信大家已經感受到什么是愛了,雖然“愛”無法定義,但愛情還是可以定義的。
我把愛情定義為:因愛而發生的一種感情。泛指兩個人因愛而建立的關系就是愛情。
婚姻是一種契約關系,是社會發展到某個階段的選擇。是雙方或者多方的一種承諾,婚姻可以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但也有不少的婚姻是沒有愛情基礎的。
親密關系,是人際關系的一種,指主體體驗到的一種親近感。這種親近的主觀體驗是基于心理需求而產生的,有一種心意相通以及感到彼此對對方而言是特別的的感覺。
人有兩條命,物質的生命和精神的生命。物質的生命(肉體)需要吃飯喝水補充營養,精神的生命也需要被看見、認可、接納、贊美等心理營養。兩個人(也可以多個)因為相互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而緊密連接的一種關系,就是親密關系。
當然,親密的關系可能會由心理上的親近導致身體上的親近,但不能理解為親密關系就是性關系。親密關系會導致性,但是性接觸可以在沒有親密性的情況下發生。
因性而發生的關系叫“激情”,激情是因情欲而建立的肉體關系。
同樣,親密關系會走向婚姻,但婚姻關系中未必一定有親密。
“親密關系”一詞現在被泛化了,寬泛地說,家庭、婚姻、戀愛、性愛和友誼等關系都屬于親密關系的范疇。
當然,好的婚姻最好能同時擁有親密、激情和承諾三個部分。我的書名雖然叫《親密關系》,其實,書中的內容涵蓋了親密關系、激情關系和承諾關系三個部分的內容。
婚姻的悲劇:錯把需求當成愛
偉強:
什么是好的親密關系?怎么知道自己的關系是好是壞?
團長:
基于愛的親密關系就是好的親密關系。相互索取、指責、抱怨、糾纏的親密關系是壞的關系。
怎么判斷自己的親密關系是好是壞呢?看看兩個人在關系中是相互付出的還是相互索取的就知道了。
可惜的是,絕大多數人都會把這兩者搞混,錯把需求當成愛,這也是大部分人會在親密關系中受傷的關鍵原因。其實,要分清這兩者很簡單,“需求”是索取,而“愛”是付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關系。
那為什么那么多的人會在親密關系中索取呢?很簡單,因為大多數的人都缺乏愛,一個缺愛的人是不可能愛別人的。因為,一個人不可能給到別人他自己都沒有的東西。
我先舉個物質方面的例子來說明:
我年輕的時候日子過得挺窮苦的,那時候我最怕的就是收到朋友結婚的請帖,那張紅彤彤的請帖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紅色炸彈”。
哪怕是我的好朋友結婚,對于金錢匱乏的我來說都是一種“傷害”,我很難為他結婚而感到高興,因為我給了紅包后下半個月吃飯就會有問題。
但現在的我不一樣了,我的生活比較富裕了,我會主動拿出錢供一些貧窮的孩子讀大學,即便我和他們的關系并不熟悉,平時很少見面,但當他們畢業時,我會發自內心的開心、高興。
因為我現在有了足夠的財富,我就愿意為了讓一些孩子受到教育而付出力量,沒有任何的回報也會感到高興。
精神和物質一樣,如果我們內心的愛很匱乏,就像一個饑餓的人很難去分享一樣,一個匱乏的人也很難去愛。
因為愛是付出,一個什么都沒有的人拿什么去付出呢?這樣的人只會在關系中索取,希望另一人來填補自己的空洞,但這樣的關系,只會讓你感覺到憤怒和委屈,覺得對方為什么不滿足我??!!而對方可能也同樣在向你索取。
所以,基于需求而建立的關系,必定會感到委屈和憤怒,在建立的那一刻已經埋下了不幸的種子。
一個饑餓的人只會索取,一個心靈富足的人才有能力去愛。就像一個肚子饑餓的人的焦點在尋找食物,一個肚子飽的人自然會分享食物一樣。基于索取的關系,只會讓彼此感到窒息,而基于愛的關系,雙方才會感到滋養和幸福。
各位朋友,你們現在的關系是怎樣的呢?是相互索取還是相互付出?
面對一段感情該維系還是放棄?
偉強:
怎么判斷一段關系,我是該維系還是放棄?
團長:
因人而異。我們一般覺得想放棄是感覺到自己被傷害了。
首先要分清什么是傷害?如果是實質性的傷害,比如暴力、背叛、虐待等,建議盡快中止。
但另一種傷害,往往不是真的被傷害了,而是“感覺被傷害”。
我曾經去過一家企業做培訓,在一個游戲環節,我要求輸的陣營大家都表達自己的感受,學員們都大聲說自己對輸了感到不服,因為規則不公平,其實這是我有意設計的,旨在通過這個設計讓學員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但有一個學員無論我如何鼓勵,就是不表達情緒。當時正值午餐時間,同學們都在等他表達完然后吃午飯,沒想到他憤怒地摔門而去。
因為我是主講導師,所以在后來的環節中,我有機會療愈他,于是我給他做了個個案,探尋為什么他會對這個環節有那么大的反應。
在催眠回溯時發現,從小他媽媽就老逼迫他喝牛奶,每天都要喝一大杯才準睡覺。就算他哭得很傷心,媽媽也會把牛奶倒進他的嘴巴,強迫他喝下去!從那以后,他對別人的要求都會習慣性地憤怒,不管是領導、同事、朋友還是太太。
他的同事們都覺得他太過敏感,都害怕自己無心的舉動會讓他感到被傷害,所以,大家都刻意跟他保持著距離。
我們都不喜歡被要求,但他的反應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正常反應,這是一種創傷后的應激障礙,是一種過度敏感的反應,我把它稱為“過敏”。
如果他不療愈自己的創傷,以后在親密關系中,伴侶一旦要求他點什么事,他就會馬上產生類似的應激反應。如果這個傷口沒有療愈,就算他離婚了,換一個伴侶,結果還是一樣的。
這種因為自己內在原因導致在生命中重復出現的行為,心理學稱為“模式”。關于模式,我在書里開篇寫了7個伴侶們在婚姻中“相愛相殺”的故事,由于時間關系,我就不一一和大家分享了,大家可以去《親密關系》里閱讀。
這里簡單和大家分享TA(交互溝通分析)流派的伯恩老師提到的,關系中我們會有的幾種模式。
第一個模式叫:你這個混蛋,我終于逮到你了(我好,你不好)
這類人在關系中總是挑伴侶的錯處,一找到伴侶的錯處他就很有成就感,像是在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戲。
第二個模式叫:踢我吧(你好,我不好)
玩這個游戲的人把自己放在“受害者”位置,也許因為從小習慣了被虐待,所以,在尋找伴侶時,總會被那些有“迫害者”傾向的人吸引,即便他遇到暖男/圣母,他也會故意惹對方生氣,把對方逼到退無可退終于對他揚起了手,他才覺得“這就對了”。
第三個模式叫:破罐子破摔(你不好,我也不好)
我不好,你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會讓你好過。
我們都知道,玩這些游戲的人很痛苦,但為什么他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玩這些游戲呢?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待在熟悉的環境里,可以獲得安全感。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寧愿痛苦也要重復游戲的原因,因為這些游戲他們很熟悉。
回到你的問題:面對一段感情該維系還是放棄?
我在書中做了這樣一個比喻,如果你每天上班的路上有一個坑,你經常會不小心掉進坑里,這時你有三個選擇:
1、對這個坑保持覺察,看見它,繞開它;
2、把這個坑填平,也就是療愈自己的創傷;
3、換另一條路,也就是離婚。
但是,自己身上的模式和路上的坑稍有不同,路上的坑在路上,也許換一條路就能避開這個坑。可是,在婚姻中,如果你的創傷沒被療愈,這個坑是在你身上的,就算你換一個人,這個坑依然存在。
我曾看過一個故事,說有個人覺得自己的才華被埋沒了,想離職換個工作,朋友勸他:“你就這樣走了,不是便宜你老板了嗎?不如先把工作做好,到公司離不開你的時候再走,讓你老板后悔,這才解氣!”
他聽了朋友的話,真的加強了自己的實力,創造出了業績,沒想到老板也改變了對他的態度,給他升職加薪,他自己也不想離開了。
婚姻也是一樣,如果我們帶著無明,不知道自己的模式,只是把錯歸咎于伴侶,下段關系依然可能會進入輪回,還不如把現在的伴侶當成陪練教練,借他來修煉自己,等修煉好自己時再離開他也不晚。
既然你認為他傷害了你,為什么要幫他減輕一個負擔?這不是太便宜他了嗎?
敞開自己,找回真我
偉強:
我們能通過一段關系來拯救自己嗎?
團長:
關系可以拯救自己,也可能會毀了自己。
這點可以用修行來解釋,我把人生的修行歸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外求:比如沒錢,我們就會想辦法賺錢,這是向外求,只要能擁有、占有一些東西,我們就感到開心,而無法擁有就不開心,這是一種貪著。
第二個階段是內求:當一個人發現向外求依然會痛苦時,他會轉向內求。人生大部分的痛苦都來自我們內在的執著、大腦中的病毒性信念。比如,當現實發生的事情跟你大腦中認為“應該”發生的事情不相符時,你就會感到痛苦。
內求就是通過學習、成長,向內覺察,從而減少痛苦的過程。
第三個階段是合一:我打坐進入禪定狀態時,就體會到了這種感受。這是一種很難用語言形容的感受,是你不管擁有什么東西都無法獲得的喜悅,這種無我的狀態,其實就是你的真我在敞開,與世界合一的一種狀態。
這三個階段其實就是從索取到愛、呈現真我的過程,《大學》里把它稱為“明明德”,王陽明把它稱為“致良知”。
道家認為,修煉需要五個條件,分別是:法、財、侶、地、德。
法:就是要有好的方法;
財:指需要一定的經濟條件;
侶:就是需要有修行的伙伴;
地:指需要適合修行的環境;
德:修行人需要有德。
這五個條件中,“侶”排第三位,可見它的重要性。從“外求”到“合一”,最重要的是放下恐懼,敞開自己,找回真我。
親密關系是最容易敞開的一種關系,因為我們面對外人時很難敞開自己,在親密的人面前會容易很多。
所以,如果你愿意用修行的心看待親密關系,愿意從親密關系中學習和成長的話,親密關系就是絕佳的修煉伴侶。因此,你當然可以通過一段關系拯救自己。
但是,如果你帶著無明,又不愿意看書學習,總認為你今天的痛苦是對方造成的,雙方相互指責,兩個互相索取的人在一起,關系就變成了修羅場,只會毀了自己,也毀了他人。
所以,是否能從親密關系中拯救自己,取決于你對待親密關系的態度。END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