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戀愛中,會陷入一種困境:
發現自己對另一半有一點不滿的地方,
就想要馬上結束這段關系,離開對方。
以至于他們總是分手,很難維持一段長久的關系。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到:
這種關系困境,源于一種「固定型思維」。
處于這種思維下的人,關系往往是脆弱的;
兩人剛在一起時,各自都是完美的,關系在峰值;
如果一方無法保持最初的吸引力,關系就會崩潰。
也正因此,這一類人,很難擁有長久的關系。
「固定型關系」的困境
有「固定型思維」的人,通常會認為:
我們的戀愛關系是一種「固定型關系」,如果它需要努力去經營,那么說明兩人并不適合在一起。
因此,他們往往會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
要求自己和對方都是完美的人,從而達到一種完美的關系狀態——
自己心里想什么,對方都能知道,兩人無話不談;
自己想干什么,對方都陪著一起,兩人親密無間。
但正常人都明白,這世上根本沒有完美的關系。
因此,「固定型關系」通常是僵化和脆弱的——
一旦對方稍微松懈,有一點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會敏感地判定對方不愛自己了。
舉個例子。
我的朋友小瑞,最近又分手了。
巧合的是,她的每次戀愛,都維持不到半年。
就算每次剛在一起時,對方特別符合她的期待,兩人相處起來也非常合拍。
但只要對方不及時回復信息,或者沒有順她的意,小瑞就會果斷認為,對方不是那個對的人。
然后,她就會毫不猶豫地提出分手。
小瑞對此也感到非常不解。
直到后來我們聊起來,才發現,戀情短暫的根源,其實在小瑞身上。
原來,小瑞在感情中一直有個執念:
對方只有事事都以我為中心,才是真的喜歡我。
因此,即使一開始感情很甜蜜,但一旦發現對方不再像最初那樣體貼,小瑞就會覺得對方變了。
這讓她開始擔心,對方不再愛自己了。
而事實是,對方可能是因為那段時間工作太忙,而忽略了小瑞,而并不是不愛她了。
但對此,小瑞從來沒有跟對方講過自己的需求,或者嘗試和對方溝通過。
換句話說,她一直都不愿意為關系的維持做任何努力。
她會直接認為,這段關系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
在現實中,有很多像小瑞這樣的人。
他們總是堅信,感情就應該跟熱戀時那么完美——對方會毫不吝嗇他的關注,竭力維持完美的愛情。
一旦對方做不到這一點,自己就會對這段關系感到幻滅。
然而,從問題出現到關系無法挽回,他們內心一直覺得“不應該如此”,但從不會去想可以如何解決問題。
因為在他們看來:
如果兩人要努力解決問題,則說明這段關系有很大的問題,沒必要去維持了。
但正如婚姻專家艾倫·貝克所言:
對兩性關系來說,最具有毀滅性的想法之一就是:“如果我們需要努力,這說明我們的關系里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
而這,也是「固定型關系」會輕易破裂的原因。
「成長型關系」的3個信念
處于「固定型思維」的人執著于完美,一旦關系出現問題,他們就容易選擇逃避。
與之相反的是「成長型思維」:
兩人知道自己并不完美,在關系遇到困難時,會有更積極的心態,去思考解決方案。
這是一種更具生命力的「成長型關系」。
具體而言,「成長型關系」有以下3個信念:
1、好關系是共同努力的結果。
胡慎之老師曾經分享過兩段他親歷的婚禮,并見證了它們的成敗。
第一段婚禮,新郎真誠地對新娘說:我會給你幸福的。
在座的親朋都很感動,新娘更是激動地表示:我相信你可以的。
十年后,這對夫妻的婚姻很糟糕,充滿爭吵,最終以離婚收場。
第二段婚禮,新郎同樣發誓:我會給你幸福的。
但新娘的回復截然不同,她說:親愛的,我們一起創造幸福。
十年后,他們的婚姻依然美滿,夫妻二人的個人狀態也很不錯。
這兩段婚姻,究竟有哪里不同?
第一段婚姻中的丈夫兌現了承諾,卻也一直背著沉重的包袱:
負責家務,承擔大部分的育兒和工作,以及時刻考慮妻子的情緒問題。
在這段關系中,一方持續做貢獻者,另一方總是做享樂者,可能一開始大家都很滿意自己的角色。
但時間久了,一味貢獻的人就算意愿和能力都很強,也會有種被榨干的無力感。
而索取者渴望持續不斷的愛,一旦貢獻者做不到,她就會不斷埋怨對方。
長期以往,關系不要說變好,單是維系都難。
而健康的關系,應該像第二對夫妻一樣。
雖然男方承諾要給妻子幸福,但從妻子的回答中,她顯然意識到:
好的、持久的關系,不是靠一個人單方面輸出的,而是需要兩個人一起創造的。
你狀態好,那么你來照顧家里多一些;
我狀態好,那么就換我來多付出一些。
這種雙方共同參與的好處是:
兩個人不是你付出我享受,而是在同一陣營,彼此都覺得自己被支持了,就會更加主動地負起責任,開啟積極循環。
2、關系中的困境,不是性格缺陷,而只是問題。
根據卡羅爾·德韋克的說法:
發生同一件事,有兩種不同的解讀視角,決定他們關系的走向。
這兩種視角分別為:「性格缺陷」和「待解決的問題」。
比如,有的人渴望陪伴,傾訴欲很強,但伴侶卻沒有耐心。
這時候,他們可能會認為,對方就是太性格薄涼了,從不顧及我的感受。
但要知道,一個人的性格是長期穩定、難以被改變的。
如果把這種困境歸結為伴侶的「性格缺陷」,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認定這種困難是無法得到解決的。
于是,只能任由自己在積怨的環境中生活。
但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認為,這種困境只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
現在雙方在一些事情上不協調,這些問題需要被解決,那我先把想法告訴你,我渴望什么,我希望你做些什么。
比如,在陪伴這件事上,「成長型」的伴侶會相互間積極討論:
什么樣的陪伴方式、陪伴強度是你期待的,而我又想要多少自我空間。
這時候,雙方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明確的溝通,而不至于一方怨氣滿滿,另一方卻無所適從。
實際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性格缺陷,關系中的很多成敗瞬間,并不是“這個人不行”導致的。
如果能意識到,大多數關系中的困境,僅僅是待解決的問題,然后通過持續溝通,問題逐一被處理。
那么,兩人的關系就會變得更加成熟,更有默契。
3、關系并不是止步不前的。
處于「固定型關系」中的伴侶,他們溝通往往會局限于較現實的問題:
柴米油鹽的瑣事,或者伴侶做了/沒做什么,讓我有什么感覺。
這樣的結果是,就算兩人做出了改變,也大多是微觀的改變,也就是所謂的“修修補補”。
而「成長型關系」中的伴侶會始終堅信:
我們的關系還有可以進步的空間,我們也依然有想進步的動力。
自然而然地,他們也會更樂意去付諸行動。
怎樣才能擁有一段「成長型關系」?
在《終身成長》中,卡羅爾·德韋克講到:
所有一切——包括你、你的伴侶和你的戀愛關系,都可以成長和改變。
那么,要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在我看來,在關系中我們可以做到以下2點,去收獲一段「成長型關系」。
01、積極行動。
積極行動與消極行動的區別在于:
消極行動是在「我應該」這個想法驅使下進行的。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
很多時候,我們只有在生日、情人節、結婚紀念日這些時間節點,才會想到送伴侶鮮花或禮物。
禮物很好,但這是需要被提醒的,就像是一種例行公事。
而積極行動是在「我想做」這種動力驅使下進行的。
這些行動并不是為了維系關系,而是為了讓關系變得更好。
我曾在b站上看過一個非常甜的視頻。
女生突然買了一束花送給自己的男朋友,并且拍下他的反應。
視頻中的男生既驚喜又疑惑:這真的是送給我的嗎?我生日也還沒到啊。
女生很認真地說道:可是你平常也值得收到花的呀。
聽到女生的回復,男生表示自己愛慘這束花了,忍不住抱住女生。
視頻下的粉絲也都紛紛評論:這樣的關系,真的既治愈,又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啊。
研究表明,積極行動,能夠增進雙方的親密關系、信任以及婚姻滿意度。
如果說,關系是一個錢罐,那么積極主動就意味著往里面投錢。
里面越多錢,關系才越加富足。
02、開放探索。
很多時候,我們置身于關系之中,經常是遇到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
但開放探索就意味著:
我們能跳出來,去觀察這段關系的可能走向;
我們雙方,都會想象自己心目中的美好關系。
比如,我朋友結婚后,會經常和他妻子討論一些問題:
究竟會有什么因素傷害到這段關系?
我們可以如何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可以怎樣讓雙方相處得更舒服?
總的來說,他們會考慮婚姻可能遇到的風險,也會想象婚姻的美好未來。
從而,兩人都能更積極地為關系付出。
也正因此,他們的婚姻不僅穩定,雙方還能得到了滋養。
也許,這種對關系未來的想象,有時候并不容易實現,但這正是探索探索的意義所在。
正如羅翔老師說的:
人們畫不出完美的圓,但這不妨礙我們內心都有對于圓的想象,并且愿意不斷地迫近這種完美的狀態。
當我們內心存在一個美好的關系狀態時,這種激動人心的奢望,自然會讓人有更強的動力為之奮斗。
寫在最后
這個世界上,并沒有完美的愛情。
童話故事總是完結于“王子與公主歷盡千辛萬難走到了一起”,是因為:
結婚后,他們要面對的問題,既不童話,也不可能完美。
但我們就要因此而對愛情失望嗎?
就要在一段段關系中反復尋找“天生一對”嗎?
這是非常難實現的事情。
我們要意識到:
美好的事物,并不是天生如此;
它需要努力創造出來后,時時刻刻去維護的。
正如卡羅爾·德韋克說的:
不努力的兩性關系是難逃一死的,是不健康的。
雙方需要努力才能夠進行正確的溝通,需要努力才能發現并解決雙方不同的期望和想法。
這并不是說世界上沒有人“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而是更應該說“他們永遠幸福快樂地為雙方的關系而努力”。
在這個過程中,我成長了,你成長了,我們的關系也成長了。 END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