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女兒上幼兒園之后,每天早晨我和老公都在互相打氣中度過。
按理說我7:00叫醒她,8:00出門,整整一個小時的時間,她只需要穿衣服,吃飯,洗臉刷牙,時間應該很富裕吧。
可是小祖宗的每個步驟,都像被放慢了倍速。
衣服一定要先反著穿一次再重新穿。
上廁所的時候,你甚至分不清她是大便還是小便,就在坐便器上坐著發呆,眼睛里目空一切。
問她是不是拉臭臭,她緩慢搖頭,緩慢回答“不,我是尿尿”。
最受不了的就是吃飯。
動嘴之前要先觀察五分鐘,讓你分不清那是靜止畫面還是“動圖”。
手里的雞蛋一玩就是五分鐘,邊玩自己還念念有詞,讓我經常懷疑難不成我煮的雞蛋有毒。
吃飯效率基本上和寫作業一樣,完全取決于最后的沖刺。
要是給她眼前放一個鬧鐘,告訴她長針到“10”那里就不能吃了。
可往往一不注意超過了“10”,她就非要執拗地等待下一次重新回到“10”......
我本來就不是急性子的人,更不是脾氣大的媽媽,可總是被她逼得頭發全部豎起,恨不得攥緊拳頭給她兩下。
可是,看到她堅持要等到表再次回到“10”的樣子,我才突然意識到,她沒有任何時間觀念,更不懂得什么叫遲到。
也許,應對磨蹭最好的方法,根本不是催催催。
他們不是慢,而是有自己的節奏
每天早上出門的時候,我都是把校服給女兒穿上,就留下一個拉鏈讓她自己拉好。
可是她的速度感人,仿佛要研究每一個鋸齒。
“哎呀你快點,都快出門了怎么還這么磨蹭!”
她拉拉鏈的功夫,我火急火燎穿好鞋子,把吃飯的碗盤放到水池,再把各個屋子的燈關上。
大概兩三分鐘的時間,我像是火箭她像是蝸牛。
那天,她像我吼她一樣沖我吼了一句:“媽媽,你能不能別催了,我真的不是慢,我是覺得拉鏈太難了!”
她清脆的嗓門似乎叫醒了我,原來她不是故意貪玩,而是真的能力不足。
對于我們來說一秒鐘拉上的拉鏈,對于她來說是需要練習很久的事情。
當我們總是不斷要求孩子“快一點”,其實是在以成人的節奏來要求他們。
想起之前每次帶孩子回家,樓道入口有兩條通道,一條就是短且快的樓梯,還有一條是推車子或者行李箱的長緩坡。
每次她回來,一定要走那條遠且長的緩坡,哪怕眼看電梯來了,她也要慢慢走完那條路。
有一次我生氣地喊她:你快點,電梯里面的人都等著你呢!
她站在那條長坡上大哭,“必須要走這條路,老師說過必須要選擇好走的那條路!”
女兒的哭聲,再一次讓我意識到,你以為的磨蹭,其實是孩子在遵從她自己的內心秩序。
我們總一心想著怎么讓孩子快起來,仿佛最好能有那么幾個方法就像按鈕一樣,能給孩子一鍵定制行動速度。
但是實際上,他們不是慢,而是有自己的節奏,他們也不是故意拖拉,而是他們的能力,無論如何都達不到我們想要的速度。
你不催,孩子可能做得更好
孩子磨蹭的時候,我們總想用暴力來懲罰他們。
或者大吼一頓,讓他們屈服,或者拉著臉冷眼看著他們,逼他們就范。
但是我們也都知道,這樣的結果就是——越催越慢。
前天晚上晚飯之后,女兒突然說想要出去玩一玩,問我可以嗎?
我一邊刷碗一邊隨口回答了一句“好啊,那你自己換衣服換鞋子去吧”。
我以為我刷碗的10分鐘,她正好換完衣服,可以無縫對接。
萬萬沒想到,僅僅過了5分鐘,她穿戴整齊地出現在我面前,“媽媽,可以走了嗎?”
五分鐘啊!平時穿一雙襪子的時間!
一瞬間我都懷疑自己穿越了,她是怎么穿的衣服,是變了個魔術,還是搞了個“一鍵穿衣”。
看著她興高采烈的樣子,我突然想起自己中學時,做數學作業總是犯困,效率也很低;但是遇到我喜歡的語文作業,我卻總是特別有精神,完成得特別快。
原來,孩子在做自己愿意的事情時,是可以做到不磨蹭的。
之所以在我們的催促下,他們總是磨蹭,是因為他們覺得那是在為我們做事。
就算磨蹭真的是一種“錯”,他們也會認為父母吼叫或者冷暴力的“懲罰”,是他們磨蹭付出的代價。
既然已經買過單,那就不妨多磨蹭一會。
推著孩子往前走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是沒有動力源的,所以也就沒有了變快的內驅力。
再著急,也要好好說
其實,孩子大腦的處理信息能力有限,他們可能根本聽不懂“再不吃飯你就要遲到了,老師會懲罰你,別的小朋友都已經開始做手工了”這樣高信息量的話。
他們大腦不斷強化的,可能就是“我遲到了”這一個點而已。
有一次我送女兒到學校,送到班級門口之后,聽見她跟老師說了一句“我又遲到了”。
我才發現,她可能已經認同了自己的糟糕,認同了自己就是一個愛磨蹭,愛遲到的孩子。
我們用了這么多方法,發泄了這么多負面情緒,最后得到的只是一個認同自己糟糕,卻不知道自己是否做錯的孩子。
可是如果不能催催催,不能冷暴力,不能傳遞太多負面信息,那還能怎么樣呢?
用他們能聽懂的方式,在不擾亂他們節奏的情況下,采取非暴力溝通的方式。
簡單地說,就是:事實+造成影響+真實期待。
比如,那天為了等女兒,我上班快遲到了。
盡管心急如焚,我還是試著平和地對她說:
現在時間有點晚了,送完你我可能上班會遲到,被領導批評,希望你能盡量吃得快一點。
她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隨便吃了兩口后,就放下雞蛋趕緊去穿鞋。
我不知道她有沒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但是這種方式至少比吼叫要有作用。
今天早上出門的時候,她問了我一句“今天是早還是晚,我會影響你遲到嗎?”我知道,那天我說的話,她聽懂了大部分。
我總是叫囂著“快快快”的時候,孩子并不知道為什么要快。
成年人是“結果導向”的,而孩子卻是“活在當下”的。
我們的大腦里有一個進度條,知道后面要發生的事情是什么,可他們的腦子里只有現在的事情,他們想象不到接下來的后果,更不知道要承擔什么責任。
作為父母,我們的義務,不就是把這些他們不懂的事情,都講明白嗎?
他們做得再不好,也不過是一個幾歲的孩子啊。
會磨蹭的,不僅僅是孩子
有一段時間,我叫女兒做什么事的時候,她總是按兵不動,然后回我一句“稍等一下,我玩完了就來”。
一開始還有點詫異,她什么時候學會“稍等”這樣的詞語了。
直到后來,我做飯的時候,她叫我過來看看她擺的積木,我隨口說了一句“稍等一下,我做完飯就來”,我才意識到,她這句話是跟我學的。
如果我在家辦公,她叫我,我會讓她等一會;
如果我在做家務,她叫我,我會讓她等一會;
甚至我在玩手機,她叫我,我也讓她等一會。
從孩子的視角看,難道我們不是在磨蹭嗎?
孩子一直在允許我們磨蹭,我們卻總是要求孩子不能磨蹭。
我們“欺負”孩子,只不過因為他們乖巧,他們弱小,他們不會像我們吼他們一樣吼我們。
身份顛倒的話,才細細察覺到了孩子的耐心與包容。
生氣的時候,他們要聽話。著急的時候,他們要聽話。
可他們著急,他們磨蹭的時候,我們卻沒有好好聽他們說話。
口口聲聲說著愛孩子的一切,卻不愿意給他們這樣的一小會的等待。
他們真的沒有做錯什么,只不過是不符合我們的期待,沒有按照我們的速度而已。
孩子一直在默默愛著我們,從來沒有嫌棄過我們的磨蹭、偷懶。
那我們等一等他們,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磨蹭,可能是他們最美好的時光
成年人的世界總是匆忙的,做什么事都要速戰速決,盡量以最快速度達成最好的結果。
可是孩子不同,他們更加享受成長的過程。我們在意的結果,他們并沒有覺得多么重要。
他們的人生將來有很多像我們一樣匆忙的時間,卻未必有多少能像現在這樣,慢慢長大,慢慢觀察世界的經歷。
記得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去旅行,到了一個景點附近,我們著急想要快點進去,女兒卻一眼看到路邊的一個沙堆。
也不顧自己一身白凈的衣服,就蹲在那專心地玩了起來。
我一邊著急,一邊勸自己,既然帶她出來玩,那只要她開心就好了。
這樣的時光,這樣的享受,這樣簡單的快樂,她的一生還能體味多少次。
我們在旁邊看著她,她并沒有玩很久。戀戀不舍地站起來,拉著我的手說走吧。
多年之后,她可能忘了那個景點,忘了那次旅行,但是父母耐心等她玩沙子的場景,可能是她最寧靜幸福的時光。
不是他們太慢了,而是我們太快了。不是他們不懂我們,而是我們不懂他們。
當有一天他們真的快到匆忙出門,不看我們一眼的時候,我們可能還真的懷念他們的磨蹭。
那些孩子一分一秒磨蹭的時光,是孩子的成長經歷,也是他們給我們最好的陪伴、最珍貴的回憶。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