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自己的感情總是毫無征兆地就死在曖昧期,曖昧期于她而言,就像一場攻堅戰,可她卻是個長敗將軍。
她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今天咱們就來聊“曖昧”這個話題。
曖昧是個啥東西
曖昧,是指兩個有可能“要好”的人,由于種種原因,任何一方都沒有主動說“咱倆好吧”的一種狀態。曖昧是模糊的、不清晰的、不確定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的本質是說不清楚的距離感。
很多人喜歡和享受曖昧的狀態,因為曖昧好處多多:
1. 曖昧是一場免費的精神spa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精神抖擻地出門,累得像狗似的進門,每個人的內心都多多少少憋著一些委屈無人述說。
如果這時候能有一場曖昧出現,一個之前毫不相干的人總是關心你“吃飯了嗎”、“睡得好嗎”,再時不時發上幾個“親親”、“抱抱”、“玫瑰花”的小表情,你體內的腎上腺素估計不會聽你的大腦指揮,立馬井噴。而你呢,感覺死氣沉沉的生活,像是突然被注入了興奮劑,滿血復活。
這曖昧,就是一場免費的精神spa啊。
2. 曖昧是不需要負責的情感互動
曖昧之所以有魅力,也因為它不需要負責,這對很多自稱“浪子”的人來說,正合口味。
談個戀愛,女朋友難過你得哄,女朋友逛街你得陪,女朋友無緣無故發火,你還得搬后援團滅火……這多累啊。
曖昧不一樣,曖昧的過程中,矯情的話隨便說,曖昧的圖片可勁發,時不時還可以自我放飛,插播個葷段子啥的……反正只要覺得形勢不對,一句“我拿你當朋友,是你想多了”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這種不需要負責的情感互動,能來一打是一打啊。
3. 曖昧是一場對理想男/女神的意淫
因為曖昧,彼此之間保持著安全距離,可以避免赤裸相對,這就給身處曖昧的人,留足了想象空間:
你看他平時穿得那么整潔得體,一定也是個愛做家務的好男人,嗯,做飯也一定超好吃啊,不是說愛做飯的男人是最有品位的男人嘛,那他肯定和我一樣,喜歡鬼才昆丁的電影,愛讀中世紀時期的詩歌,沉迷古羅馬的藝術文學……哇,真是太完美了啊。
嗯,這姑娘身材不錯啊,不知道她在家是不是喜歡穿性感睡衣啊,有機會要送她一套豹紋蕾絲的,從穿衣品味來看,這姑娘的審美不low,應該是受過洋墨水的熏陶,那以后我兒子的英語就不愁啦,這要是做飯再好吃點,簡直就完美了啊。
在曖昧期,彼此就這樣把自己對異性的一切幻想,全部理想化地投射給對方,管對方樂意不樂意呢,反正自己先爽翻了。
卡死在曖昧期
雖然曖昧是個好東西,但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曖昧,即便喜歡,也不能靠曖昧過一輩子。畢竟,古希臘的神話教導我們:一個半圓碰見另外一個半圓,結婚了,人生才能圓滿。
曖昧雖說是所有感情的開端,但是很多人還是希望能一路披荊斬棘,邁過曖昧期,走向穩定的戀愛和婚姻生活。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總是有人一次又一次地將感情卡死在曖昧期,叫人哭笑不得、痛不欲生、進退維谷、不知咋整。
如果你的感情總是卡死曖昧期,可能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1. 對不確定性的承受度偏低
有些人受不了曖昧,他們的口語表達經常是這樣的:“我討厭曖昧,能在一起就在一起,不能在一起就拉倒,總整這么曖昧不清的,啥意思啊,沒勁”,在行為上,經常由于氣憤,動不動就刪除對方微信,或者把對方拉黑等。
上文說過,曖昧的本質是不清楚的距離感,它的特點是不確定性。所以,當一個人說“我討厭曖昧”的時候,實際上,TA是在表達自己不能夠容忍不確定性的存在。這種對不確定容忍度偏低的背后,實際上是害怕失控感,失控帶給他威脅,讓TA不知道在關系中如何自處。
如果你對不確定感零容忍,那大概是因為你內在自我的安全感偏低,你需要通過周圍的環境和關系“可控”,來滿足自己對安全感的需求。
2. 有點自我中心主義
自我中心主義,我們可以把它簡單地理解為“自戀”。一個自戀的人,是比較偏重自我感受,不太在意他人的感受的,在一段關系里,他常常看到的只是自己,而看不見對方的感受和需求。
在這類人的關系里,常常出現這樣的互動場景:
-我想去看《前任3》。
-聽說那個制作水平一般,不如我們去看《尋夢環游記》吧。
-那你自己去看吧,我和別人去看前任了。
-嗯嗯嗯,好好好,去看《前任3》。
-以后我說啥,你能不能不反駁,別墨跡,能不能痛痛快快答應,真是的,看個電影還憋一肚子氣。還有啊,你以后能不能別穿這種褲子,丑死了,還有那個襯衫顏色,你不覺得別扭啊,人長得丑就算了,還不知道打扮自己,哎……
只能說,如果碰見這樣自戀的人,誰還愿意和TA攜手邁入婚姻的話,那一定是真愛了。
3. 對他人和感情不那么信任
還有一些人,在曖昧期經常體驗到自己受挫,比方說給對方發個信息,對方沒有及時回復,TA就會想“這是不是不在乎我、不喜歡我啊”;再比如看見對方曬個吃飯的照片,TA就開始嘀咕“這是和誰一塊吃飯呢,不會男/女朋友吧”……這樣自導自演的戲碼上多了,TA自己就開始打退堂鼓了:屏蔽朋友圈、取消關注、電話拉黑、主動展現自己的冷若冰霜。
你問TA:“為什么明明喜歡對方,還假裝高冷啊?”TA振振有詞地說:“TA不喜歡我啊,而且男女關系混亂,我才不想理會這種人呢”。TA嘴里的“證據”,都是自己的猜測和臆想,還沒和對方溝通過,就直接給對方判了死刑。
這種表象的背后,實際上是代表了一個人對他人和關系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很可能是由于早年的母嬰關系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自己形成了“回避型依戀”,以至于自己害怕在對他人的付出中,以及關系的互動中受到傷害。因此,為了回避這種傷害,這樣的人總是能主動搜尋到種種“蛛絲馬跡”,讓關系停止在安全范圍之內。
4. 缺少一點愛別人的能力
有人的感情卡死在曖昧期,是因為TA在曖昧期里看見對方的一些缺點,然后就決定單方面終止游戲了。
那個人長得是挺帥,可是怎么一個禮拜不換衣服啊,哎呀不行;
那個人外出吃飯,居然還對比哪家餐館便宜,這么摳門可不行;
那個人和我吃飯的時候,怎么可以對我的朋友笑呢,這一定是很花心的,可千萬不能要啊;
那個人雖然聊得來,但是吧,總覺得他一點幽默都不懂,感覺挺沒勁的,不是我理想的類型……
總之,在這些人的眼里,總是能夠從對方是身上看見各種各樣的“毛病”,這些毛病都破壞了TA對一個完美戀人的追尋。
當你堅持不懈地去追求完美戀人的時候,實際上是你對“不完美”不接納,不僅不能接納他人的不完美,也無法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這類人大多數都有一個被人過度挑剔的童年,其實挺可憐的,但對于與之相處的人來說,大概會覺得其實挺可恨的。
最后說說:咋整
經常有讀者說,哎呀,你這文章沒寫方法啊,看得不盡興啊,不爽啊。其實,這個世界不是簡單的1+1=2的數學公式,即便寫了很多方法,其實也未必適合于你。
真正的方法,都應該是追根溯源,看清自己的發生問題的原因,再去尋找對應的方法,可能會比看別人寫的方法,更奏效一點。
比方說,針對上述幾種造成自己“卡死在曖昧期”的原因,方法也是顯而易見的:
對于不確定承受度偏低,那就提升自己內在的自我安全感,跟自己說“反正不管對方怎么樣,老子是決定死磕到底了,大不了就是沒在一起嘛,那又有什么關系呢,至少我自己拼盡全力了啊“,當你這樣把焦點放在自己的身上,而非對方身上,安全感就提升上來了。
對于自我中心主義,解決辦法就是別那么自戀,學習照顧一些別人的感受和需求,否則,你要做好一輩子單身的預期和打算。
對于對他人感情不信任,那就好好去信任別人,遇見啥事兒了,主動去溝通,別自導自演,把自己的潛意識全都投射給人家,人家很冤枉的好嘛。
對于缺少一點愛別人能力的人來說,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沒有人會360度無死角,別苛求自己,也別苛求他人,一個能夠“承載他人驕傲,也撐得起他人不堪”的人,才能夠得到最好的愛。
木心有句話,說得特別好,他說:一流的情人永遠不必殉隕,永遠不會失戀,因為“我愛你,與你何涉”。
其實,這人生的路啊,條條都是通向你自己,說到根本,就是想清楚你是誰,你想要什么,然后努力去實現就是了。想清楚這個問題,曖昧不曖昧的,并不重要,因為,一草一木,皆是風景。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