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被封的這大半個月里,我的生活重心發生了很大的偏移。
封城之前,我的注意力集中在減重,了解一些醫護知識以及學習專業上,但是封城之后,我的注意力迅速聚焦在了“搶菜”、“團購”、“疫情數據”上。
隔一兩天的早上,我要在6點或者8點半之前做好“叮咚買菜”上的搶菜準備,到點就開始拼手速。
軟件買不到就要參加各種團購,如果能幸運買到菜,我還要規劃一天三頓怎么吃,并且投入不少精力在做飯上。
某天我抬起頭,突然意識到我已經很久沒有看我的醫護知識及專業課了,它們幾乎被我忘到了九霄云外。
是什么導致了這個目標重心的改變?
用一句網絡上的流行梗:“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貧窮帶來的“管窺效應”
管窺(Tunneling),是指專注于某一件事就意味著我們會忽略其他事務,也叫“隧道視野”。
貧窮的本質就是稀缺。稀缺導致了我們的“管窺之見”,它讓我們一門心思的專注于管理手頭的稀缺,往往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
就像封城期的我。
當然,我的稀缺只是個短期問題。但在家庭養育的長線任務中,出現稀缺帶來的可能就是糟糕的后果。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認知神經生物學家瑪莎·法拉赫(Martha Farah)及她的學生金伯莉·G·諾布爾開啟了一項關于貧窮和兒童大腦發育的相關研究。
經過對全美1099名兒童和青少年的大腦結構的研究發現,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與兒童大腦皮層的表面積相關。
家庭年收入低于2.5萬美元的兒童的大腦皮層表面積比超過15萬美元的兒童小6%,這種相關性尤其體現在一些負責語言加工、沖動以及其他自我調節的腦區中。
逆境將會加速幼兒大腦的成長和成熟,但這種成熟不是好事,它使得幼兒的大腦缺乏“可塑性”,這會改變大腦結構,而這或使低收入家庭背景的青少年學業成績比其他人低15%-44%。
可能你接著要問了,那這和管窺效應有什么關系呢?
貧窮的本質是稀缺,而稀缺物將像吸管一樣攫取著個體的注意力。這并非是意識層面可控的,潛意識里稀缺物帶來無盡的憂慮和聯想,破壞了人的現實感。
這就像電腦無窮盡的后臺程序把CPU拖慢,這很可能讓我們把眼前的事情也搞砸。
往往貧困者的注意力都在糊口上。高強度低收入的工作足以榨凈人的認知以及情緒空間。
很低的抗風險能力也易使人焦慮和恐懼過載,這時即使眼前有一個孩子急需情感的支持、照顧,可能貧困的父母也無力回應孩子的情感需要。
研究的另一個結果顯示:在低收入家庭中,父母給孩子的支持較少,孩子也更容易形成敵對心理,這就會導致負面結果。
貧窮是一種受虐,并持續的強迫性重復
許藝是一個旁人看來非常出色的女生。工作能力很強,善言談,長得好看,有人緣,所有認識她的人都認為她應該積累了不少積蓄,能夠擁有安穩的生活。
然而只有許藝自己知道,她實際的生活有多岌岌可危。
她確實收入不錯,但她很難存到錢。她控制不了自己亂花的沖動,她會給朋友買昂貴的禮物,也會間歇性地給自己買一些其實并不需要的東西。
在債務危機的壓迫下,她進入咨詢室。在兩年多的咨詢里,她逐漸摸到了自己內心的輪廓。
許藝父親年輕時很窮,媽媽也是一般家庭,但是人到中年后,父親做了生意,家境發生了明顯的改觀。
然而她父親的金錢觀并沒變。從許藝記事開始,父親花錢就很摳,還總和母親發生沖突。
在面對年幼的許藝的需要時,也幾乎很少有痛快的滿足,相反,更多的是說教和拒絕。
有一次,許藝看見校門口的商店里在賣一種同學間很流行的文具袋,只要十幾塊錢,但是當她問爸爸可不可以買時,她卻被爸爸在校門口一頓好訓,爸爸說她虛頭巴腦,學習不見得是班里第一花錢卻沒個底。
這一幕正好被走出校門的同學撞到,許藝傷透了心,從此下定決心長大要好好賺錢,不讓自己再如此受制于人。
受制于人,就是一個孩子被操控和打壓后的感覺。和爸爸之間流動的不是親密,理解,尊重。而是焦慮、恐懼和敵意。
許藝清楚地感覺到,爸爸害怕自己,在爸爸的眼里,小小的她身上的小小的愿望,就像恐怖的怪獸一樣需要被鐵鏈鎖緊。
這種恐懼哪來的?在許藝經過咨詢,開始向過去回溯家族的歷史,她發現這種恐懼在她爺爺奶奶那代就已經存在。
大饑荒,大鍋飯,背井離鄉打工討飯,被人欺負被人整,當年爺爺奶奶為了活下來,經歷了很多人世間的不堪,這讓他們充滿生存的恐懼和對人際關系的不信任,而不信任的荒土上無法滋養出溫情。
所以她的爸爸就是在貧困嚴苛的環境里長大的。小時候喝粥多吃塊咸菜都可能挨打挨罵,爺爺奶奶總是抱怨,孩子要養,不知什么時候能養家。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有時這個當家就像是一種還債,盡管明明是孩子被迫受苦。
所以許藝的童年,就相當于父親的翻版。
父親無意識繼承了爺爺奶奶的恐懼和敵意,同時把這些糟糕的感受轉化成了許藝的債務,讓許藝覺得都是因為自己不夠好。
許藝長大后,時不時就會收到爸爸對想要什么東西的暗示,許藝從不說不,哪怕會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
后來在咨詢里,她意識到這是自己被爸爸催眠后的內疚感在作祟。
然而當她真的要自發地為爸媽買點什么時,她很少得到正面反饋。爸爸會責備她亂花錢,讓她不要忘記沒錢的苦。
這話一如當年,爺爺奶奶對許藝爸爸反復所說的話。現如今,它變成了傳家咒,被許藝接了招。
幼年接招是沒得選擇的。孩子百分百地依賴父母,只能順應父母的要求和輸送愛的方式塑造自己的模樣。
而爸爸用埋怨、指責打破了許藝的邊界,使得她世界里的內疚總如洪水泛濫。
成年后,許藝也總是會對他人的付出感到歉疚,總想要加倍報償,而這報償讓她不堪重負,內疚和隱藏的憤怒讓她總是在人際關系中處于溺水狀態。
這讓她沒有余力去和他人建立更深度的關系。
我們知道,一個人想要賺錢,必然離不開和他人的合作,而處理利益關系是需要一個人的邊界既有力又靈活,人格成熟度夠高。
如果不是如此,可能稍有動蕩,人格脆弱的人就會因無法耐受消化關系中的張力,而破壞或終結這段關系。
有很多人都曾和我談起,他們會容易交到一些很有能力的朋友,但是真的一旦要走近,去發展一些有深度的關系,他們就會感到恐懼和窒息。
他們會做一些當時自己都無法察覺的事情去推遠關系。
這一方面是害怕以前在早年關系中體驗過的“吞沒”和“施虐”再度上演,另一方面,也是認同了那個在早年關系中“受虐”的自己,無力去沖破父母劃定的范圍。
早期的貧窮或許是物質上的。但是當它的影響開始蔓延,它最終會穿越實際的物質形態變成心理的結構,而這個結構最終又會在現實世界中投影,塑造我們的生活。
看到這里,你也許會說,那父母真的是窮,滿足不了孩子啊,怎么辦?是不是也是對孩子施虐了?這么說對條件不好的父母是不是太不公平?
這是個好問題。我的答案是:貧窮不是核心問題,利用貧窮對孩子施虐才是問題。
有一篇我很喜歡的文章《如果這就是溺愛,那我愿意再多愛一點》,作者毛冷瞪有句金句:
“人為地給小孩制造災難,小孩子不會看不出來。你是真的做不到還是能做到但我就是想治你,小孩子心里特別清楚。”
一個貧困的家庭,父母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是盡可能地滿足小孩,還是借機控制小孩;在力所不能及的范圍內,是有耐心和孩子的需要在一起,溫柔的解釋,還是苛責小孩,小孩基本都能感覺的出來。
如果貧窮污染了父母對孩子原始的愛,這個時候的貧窮就成了有毒的要素,即使孩子成年后能夠賺到錢,她也會在某些地方上對自己制造傷害,或者過度補償,或者同樣苛責,保留著某些貧困的傷害。
更可能的情況,是內在的關系模式被搞壞了,孩子從此不愿親近和信任人與人之間的給與得,連帶著錢也被看成是個壞東西,因為所有糟糕的事情都圍繞著錢在發生。
許藝在咨詢中,逐漸看到了這一點,她能開始一點點把對金錢的負面信念從和父親的關系中剝離出來。
她意識到父親也是早年關系里受到了傷害,貧困摧毀了他的養育環境,他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幸存者,但這不是許藝的錯,許藝不需要為父親的感受負責。
這開始讓她能同步去一點點看清和其他人關系里的邊界,她不需要用過度的付出來填平那些幻想中的情債黑洞,因為對方壓根沒有這樣的意思和需要。黑洞是她早年被投射后的殘影。
這讓她和他人的關系、和金錢的關系開始有了調整,她開始慢慢的能更多的走近一些關系,拒絕不良關系,也能更好的掌握住一些錢。
改變需要多方的資源
亨利·大衛·梭羅曾說:“一個人的富有程度,與他所能舍棄之物的數量成正比。”
這里的舍棄之物,我想不僅是物質,也可以是關系、情感以及其他的一些選擇。
而在能做出舍棄的選擇之前,首先我們必須已經有了可以保障我們正常需求的儲備。這個儲備可以從哪里來呢?
從瑪莎及金伯莉的研究來看,如果有社會政策的制定為貧困家庭提供經濟援助,這就能成為促進孩子大腦健康發育的“首付”。
從許藝的案例來看,如果有一段很好的客體關系,有一位好的咨詢師陪伴探索,或許就能刷新內在的體驗,當內心充盈,人就能夠逐漸擁有選擇和舍棄不良之物與關系的能力,從早年貧困的無意識詛咒中脫離出來。
從每一個物質資源嚴重受制約的家庭來看,如果父母能夠擁有一些育兒方面的知識,在貧困的生活里能給孩子盡量提供足夠的親子語言交流和情感支持,有愛的生活氛圍將會對孩子未來的長期成長帶來重要的保護。
我們要相信,貧困并不必然會毀掉每一對父母愛孩子的本能。
貧困未必是溫情和愛的絕對敵人,即使沒有矚目的成就和物質改變,愛的庇護也能使人度過清貧卻有希望的一生。
本文有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