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戀愛,將自戀拱手相讓
很久以來,在兩性情感中,人們似乎把“誰先動心誰先死”奉為圭臬。
這源于一些人在關系中感覺自己付出很多、回報很少而得出的經驗之談;然后另一些人以此為前車之鑒,在交往中保持謹慎被動,不愿輕易奔赴。
李銀河老師說:只要動情,即成奴隸;愛就是投降,就是臣服,是內心的歸屬,也是囚禁。
“低到塵埃里”這種體驗,至少在每個人的戀愛初期都發生過。
一戀愛就卑微,原因在于我們把原屬自身的力比多大量投注給了客體;也就是說,處在愛中的人,相當于喪失了自己的一部分自戀給了對方。
再直白點,很少看見自己的好,舍己為人;對方的臉上全是花,或者花樣的對另一半好。
接著問題來了:我們舍出去那部分自戀,最好是能夠等量置換回來的,即被愛。
如若不然,就有“先死”的吃虧感。卑微的解藥只能是被愛,無法被愛,將囚禁在愛中。
于是人們長了記性,不管是下次戀愛,還是和另一半吵了架,很多人就會忿忿不平:“憑什么TA不主動,我主動”?
憑的是,誰都不想傷自尊。
02
自尊的來源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建構中,一個人的自尊包含著三個方面:
嬰兒期自戀的殘留;
被經驗證實的全能狀態(自我理想的實現);
客體力比多的滿足感(被另一個人愛著)。
之所以他老人家總是鼓勵我們去愛、去工作,是因為這兩件事可以不斷提升我們的自尊;另外,能夠幫助我們逐漸擺脫原始自戀,在現實的環境中發展自我。
舉個例子:一個小男孩很相信自己力大無比,全宇宙第一帥,這就是原始的全能自戀;隨著成年后工作、結婚,他擁有和實現的每件事,都在證實著童年那些“帥”的痕跡,自尊就日益增長起來。
《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在工作和感情上都有賀涵守護在側,兩人保持了十年亦師亦友、工作伙伴以及戀人關系,可謂人生贏家。
這樣高自尊的她,在眼看著賀涵移情別戀羅子君后,并沒有頹廢或者旅游療傷,而是立即出差撲客戶去了。
正如我們常說的,情場失意、職場得意;當一個自尊的來源丟失了,勢必要去挽回另一個。
從這個角度來說,失戀以后變成工作狂,用投入工作療傷,這是一個自體自愈的反應和出路,而不是矯情和麻木。
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理解他們,給一點生活上的關懷就好。
03
關系里的自尊
在親密關系中,被愛提升自尊感,不被愛降低自尊感;這是不爭的事實。
當一個人感覺自己很依戀對方,但同時并不被對方愛著,這的確是讓人深感落寞的事情。
為了不再體驗這種獨角戲的痛苦,這個人在關系中可能就會變得不再主動。
有位網友的話很扎心:如果感情不是雙向奔赴,那總得“死”一個人。
想起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兀魯斯王國,軍隊里有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士兵愛上了國王的美麗女兒。
有一次公主獨自賞花,士兵趁機表白,公主又驚又喜,因為從沒有低等下人向她誠懇地表白過。
公主覺得好玩就答應了士兵,條件是在她的陽臺下守候100個晝夜,如果士兵能堅持,就嫁給他。
士兵很高興,無論蚊蟲叮咬刮風下雨都堅持守候,直到幾乎奄奄一息。公主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但始終沒有下來。第99天,士兵艱難地走開了。
只差一天了,她怎么不答應?
因為從自尊的來源去看,公主的身份注定她更多停留在原始自戀階段,以前王族權貴愛我,現在有窮小子愛我,最好天下人都愛我,100天守候的設置,全能氛圍感拉滿。
這也是孟非曾經無法理解《非誠勿擾》舞臺上那些對男嘉賓有苛刻要求的女嘉賓的原因所在。
只差一天了,他怎么不堅持?
有人看了這個故事,精準總結道:99天是他對她的愛意,最后1天是他對自己的尊重。
這聽起來有些悲壯,又有些意味深長。
代入性體驗一番,隨著士兵一天天對公主投注愛意而沒有回應,他的自尊隨之減少,在即將消失殆盡之際選擇掉頭。
一方面,他潛意識早就知道公主不可能答應他,第99天轉身,讓他可以在心里永遠保留那個約定,不用去面對失去的痛苦。
在這點上,倒是能夠去理解那些陷入單戀又欲罷不能的人,雖然還沒真正走入關系,但他們付出愛,然后被拒絕的心理現實已經發生了。
另一方面,士兵的舉動在公主心中絕對是特別的,這種唯一的方式,永遠留在了公主心中。士兵在想象層面獲得了強烈的自尊。
當然,這個故事還有復雜的后續及解讀,就不一一展開了。想說的是,現實中可別這么搞,實在太辛苦了。
04
自尊在關系中的演變
一個女孩子告訴我,說不清為什么,她平時在跟人鬧別扭后,從不主動找對方說話,因此錯過了很多其實很好的關系,有愛情,也有友情。
她非常想改掉這個毛病。
女孩自我分析這個問題可能跟媽媽有關。小時候每次和媽媽鬧完別扭,她自己還氣鼓鼓的,媽媽轉臉就跟沒事兒人一樣跟她搭話,問她要吃什么。
這導致她在關系中,理所當然不主動了,斷定對方會主動過來和解;如果不來,她寧可放棄這段關系。
放眼望去,留在身邊的朋友,都是主動型的,就更沒有動力改了。
在我看來,媽媽“沒事兒人一樣”對待女兒,可能促進了女兒更擅長以自戀的方式維系自尊。
這中間漏掉了一個環節,就是在與女兒和解之前,媽媽首先要跟孩子的生氣狀態做一些交流,而不是直接省略掉。
有了這一步,媽媽就是在幫助孩子走出原始自戀,練習跟真人互動,這將為孩子日后更加順利去愛、去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礎。
工作以后,女孩和辦公室的另一個女生成了好朋友。有一次她們意見不和,女孩一整天沉默。
后來那個女同事跑過來說:“如果我有罪,請讓法律制裁我,而不是你不理我”。
女孩在被逗笑的同時,第一次深刻感覺到自己有問題。隨后,一陣熟悉的內疚感襲來,好似當年看到那個“沒事兒”的媽媽一樣。
對于女孩的內疚,從客體關系的角度解釋為:當她生媽媽氣的時候,內部會幻想很多對媽媽的攻擊,自己也在被壞媽媽攻擊。而現實中,求和解的媽媽立刻變成好媽媽,她還來不及撤回對好媽媽的攻擊,進而體驗到內疚。
這種感覺就和我們常說的“你欺負一個好人,良心不會痛嗎”如出一轍。
所以,不主動修復關系或者不要關系,可以讓她不必再次面對這部分的內疚。但這顯然會阻礙自我的進一步發展,只有意識到了,才有機會向前。
05
越主動的人,越心理健全
現在我們知道,少一些原始的自戀,多發展愛與工作的能力,會實際提升自尊。反過來也一樣,自尊的提升,會讓我們在愛與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心理學家雅各布森提出:健康的自尊是持久愛的基礎。
回到士兵和公主的故事,其實我并不好奇如果他堅持到最后結果怎樣,我更關心的是,是什么讓士兵能夠接受這100天為條件和代價。
這是一種被限定的不自由,和自尊有關。
雖然他在99天主動退出,但也完全可以在事前跟公主討論別的方式或者減少天數。相比之下,我更傾向于這種更健康的自尊獲得方式。
不敢主動,故事里的士兵怕被拒絕,生活中的我們也怕。但是請記住,拒絕不等于傷害。探索不能主動的原因,這勇敢本身就將提升自尊。
應該相信,關系里主動的人,并不會“死”,而是永生。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