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中存在這樣一類人,他們處處為別人著想,但并不完全因為善良;他們雖然已經很不錯了,但是依然對自己不滿意;他們有時過于去滿足別人的需要即使自己的利益與權利會受到損失也不會停止;他們刻意的希望表現一個更好的自己以尋求別人的認同;他們不希望哪怕一丁點缺點會暴露在別人面前;他們害怕別人的遠離,否定和不喜愛,如果不能得到他希望的肯定甚至不惜遠離人群或刻意的討好他人;他們很優秀,但是卻從沒看到這一點,即使看到了也會認為很正常,不值得肯定自己,他們對人很好,不排除他是一個很好的人,但這么做更多的是怕別人的排斥和否定,他們也許會恐懼人際交往,因為無論如何他都很難達到自己內心為自己設定的標準。―――他們就是自我完美主義者。
自我完美主義者有時也會是一個他人完美主義者,當朋友沒有像他期待的那樣對待他的時候他就會懷疑彼此的感情是否牢固;當別人沒有像他期待的那樣對他的時候就會懷疑對方是不是一個不好的人;當別人有一點缺點的時候就會容易否定他人整個人;當他做到了完美的時候就會理直氣壯的要求別人;當別人沒有按照他期望的那樣去做那樣去想的時候,他更容易憤怒和不滿;當他和某人成為朋友和戀人的時候就會更容易對對方不滿,因為別人已經成為他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他就會用對待自己的標準去要求身邊的人。。。。。。
自我完美主義者是令人羨慕的,但同時也是可悲的。說羨慕往往這類人擁有良好的人品,良好的婚姻,良好的人際,良好的外表。說可悲,就好像是一個富翁還覺得自己是窮光蛋,還乞求別人的施舍,當別人施舍的時候他才會有安全感,當沒有得到的時候就好像會挨餓一樣。
他們,往往有一個苛責的父親或母親,他們的父母往往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一個小的錯誤就去苛責他們,一個小的問題就會否定他們,一個小的失敗就會打擊他們。成功,哦,孩子那是應該的,根本不值得一提。漸漸的,他們已經看不到自己的好,而滿眼都是自己的不好和失敗,他們眼中的他人,往往也是具有苛責性的,就好像一點做到不好,一點的失敗,一點的缺點,別人就會離他而去,或唾棄他一樣,所以他們希望用完美來討好他人以獲得他人的肯定。肯定,他們太需要肯定了,因為過去的家庭和父母非常吝嗇這一點,所以他們是“肯定”的先天營養不良者。肯定,他們太需要肯定了,因為只有別人的肯定他才能肯定他自己,他才能認為自己可以了,即使他已經很好了,如果缺少肯定他們自己也是看不到的。
所以,他們生活的很累,需要通過討好別人,需要做到完美,才能得到想象中的所謂的肯定,即使得不到肯定,起碼還能逃避一些否定和不滿。當通過完美來獲得肯定成為一種生活的信條的時候,也就給他們加上了終身的枷鎖。“尚方寶劍”好像到了別人的手里,而不是自己的。所以有時竟然成了為別人,為別人的肯定,為別人的認同,為別人的喜愛,為別人的接納而活的一類人。當沒有獲得別人的恩賜的時候對他而言那簡直是世界末日。
進而,他們可能成為社交恐懼癥患者,抑郁癥患者或余光及赤面恐懼癥患者,即使沒有成為“患者”,他們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別人的“奴仆”或懲罰自己的“惡棍”。
如果,你是一個自我完美主義者,那么如何擺脫這一無形的枷鎖呢?
雖然過去的經歷,過去的父母造就了我們,但是并不決定我們,所以擺脫這一切的關鍵在于,需要認識到這個問題,進而試著接納自己,而不是一味的貶低自己,試著接納自己的缺點和不完美,比如臉紅、緊張、余光及其他的缺點和失敗,不因為一個缺點而否定自己整個人,不因為一次失敗而把自己整個人看扁。畢竟沒有人是完美的,既然沒有人是完美的那么為何要和自己過不去呢?試想,現在對待自己的態度是否像過去的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如果是這樣,我們為何依然在為別人的錯誤買單呢?
世上本沒有完美,所以沒有必要老是盯著自己的缺點不放,也不必擔心會因為這一點會遭到別人的否定,因為如果別人真的會否定你的話,他也該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完美。如果你恰巧遇到了一個容易挑剔他人的人,就像小的時候的父母,也沒必要擔心,畢竟只有自己對自己的肯定才是生命的重心,別人如何看僅僅是浮云,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放棄自己根本就達不到的完美,雖然恐懼,雖然因此而恐懼自我的價值,雖然因此而恐懼別人看待我們的方式,但這就是現實,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真實的世界和真實的自己,沒有必要為了一個本不存在的夢和自己徒勞的浪費大量的精力和自我。因為實踐中發現,越追求本不存在的完美的人就會變得越加不完美,越加期待得到別人肯定的人,越不容易得到別人的肯定,越加害怕別人離你而去,而結果越容易如此,既然事實如此,既然即使自己不完美也是一個好人,即使自己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肯定也是一個有價值的人,那么為什么不能讓本來的自己暴露出來呢?為什么不能以本來的自己來生活呢?因為在面具下的生活必定很累,也必定得不償失!
但這一切,我們最需要的是行動,是勇氣,因為僅僅知道,還不足以得到改變和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