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研的時候,一門政治要考五門課程。本來基礎就薄弱的我,非常頭疼,害怕開始。
拖到最后,只能硬著頭皮,開始瀏覽每一章節的內容。看著看著,有時竟然一發不可收拾,整個過程沉醉其中,甚至達到“心流”的效果。
可見最難的是開始,一旦進入狀態,就會好很多。
我們常常覺得很難開始某件事,為什么呢?
BBC的紀錄片《人類心智》提到:在我們的腦部有幾千億個神經元,神經元之間有縫隙。要學習新東西,神經脈沖就要跨過這些縫隙,讓神經元建立鏈接,這個過程就好象跨過山澗一般困難。神經脈沖多跨越幾次,就建立起穩固的聯系,后面也會越來越輕松。
這個紀錄片從生理學上解釋了“萬事開頭難”的原因,并證明了一旦開了頭,后面的進度便會如慣性般進行。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畢業生,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就放棄知名銀行的錄取通知。而他的同學,同樣是應屆畢業生,勇敢地毛遂自薦,不斷精進,最終獲得很好的崗位。
和我一樣,很多網友都替這個應屆生很惋惜,覺得他在接受新的挑戰之前,將難度夸大了。
還沒開始,就怕自己做不好,懼怕到沒有勇氣去開始。
萬事開頭難,可事情還沒發生,就被那些預想到的困難先打倒了。
有的人只是有個想法,處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狀態,對事情不了解,所以根本沒辦法開始。
有的人太追求完美,把目標定得很高,為此一直做前期準備,可是不切入正題。時間久了,焦慮,甚至產生強烈的逃避情緒。
開頭難其實難的不是事,而是難在改變認知。
2
寫作班有個年齡大的學員,50多歲開始學寫作,可是她的執著卻令人動容。
打字慢,就先在紙上寫,然后用訊飛語記轉換成文字,再在電腦上修改。精力不足,用時間來彌補,從開始報班就一直跟著。對課程內容吸收慢,就反復聽課程。
認識她的時候,已經是每期上稿的優秀學員,有了開掛的人生。回想自己報寫作班時的猶猶豫豫,真覺得汗顏。
白巖松說“你不需要厲害才開始,但你需要開始才厲害”。中年女詩人余秀華的橫空出世,就是很好的例子。
余秀華自幼腦癱,臉抽搐變形,說話的時候口齒不清、表情不受控制,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可是她沒有放棄學習,學寫字時連筆都拿不穩,一直發抖,只能用左手壓著右手,她最終學會了用顫抖不那么厲害的左手寫字。
高二的時候,她自覺考學無望,輟學回家,開始寫分行的句子。后來,學會了用電腦打字,寫的詩也越來越多。
如果她沒有開始,那么再多的熱愛、再敏銳的感受力都是紙上談兵。
作為普通人,更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如果始終為“要不要開始”,“怎么開始好”而猶豫不決,那可能在不斷內耗中將就一生,最終失去初心,一事無成。
3
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在《即答力》里寫道,“成功的反義詞不是失敗,而是什么也不做。”
我們應該如何開始呢?
1、拒絕無意義的焦慮。
有人想夏天來臨前瘦身成功,可辦好健身卡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有人想周末來個大掃除,結果到下周還是保持原樣;
有人想好好學習,可是又在刷手機中渾渾噩噩度過一天。
其實,想做什么,立馬行動就好了。
按照“三七法則”,我們擔心的事情70%都不會發生。
有了想做的事情,卻總是不開始,到了最后只有無盡的焦慮。
不要在過度的內耗中透支自己,想要做什么,就從此刻開始行動。
行動,是克服焦慮的唯一途徑。
2、拆解目標,從完成小事開始。
開始的時候,可以給自己設個小目標。
目標多小都沒關系,但一定要努力完成,并及時給自己獎勵。
這樣不斷從小事件中積累成就感,然后再開始做下一步的計劃,慢慢去挑戰更難的事。
只要目標清晰,事情只要開了頭,接下來便有跡可循,才會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
3、借力
挑戰自我、邁出第一步很難,因為人對未來的不確定有種恐懼。
當我們認知還沒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借力。
加入圈子就是個很好的辦法。前輩們會給予你信心和經驗。
通過和同行者一起成長,能提高我們的緊迫感和自控力。
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也更有前進的動力。
柏拉圖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對于開始,重點不在技術層面,而在心態。想清楚了就開始,要知道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先干起來你就成功了一半。
李嘉誠曾說過一句話:“人生最難賺的是第一個100萬,賺第一個1000萬時要比賺第一個100萬簡單容易得多”。
對于大多數人,開始都不容易,勇敢做了之后你會發現,有開始就有收獲。
如果因為追求完美而沒有勇氣開始,可能會損失更大。
先完成再完美,不要太在乎結果,先開始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
作者簡介:
溫暖的花兒,一個愛文字的女子,生活明朗,萬物可愛,人間值得,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