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發起這樣的話題:為什么對周圍的人漠不關心,對陌生人卻心生憐憫?總覺得自己生性涼薄卻又看不得人間疾苦。
仔細一想,身邊還真有這樣的人。他們好像很難把大部分的情感投注在親近的家人身上,而是轉向外部,總是生活在別處。
同時,這種狀態容易引起家人的不滿:“自己家的事不操心,倒是有精力去管別人家的閑事”。
這樣一來,他們就更得不到身邊人的正向反饋,被貼上了缺乏愛心、自私冷漠的標簽,處境更加邊緣化了。
一位朋友前陣子患了重感冒,起不來床的時候,很想讓母親幫她帶帶孩子,再給她熬一碗熱熱的姜糖水。
但事實上,母親只是簡單問了問她的病情,什么也沒有做,然后像往常一樣,出門去關心那些老姐妹的疾苦了。
朋友很傷心,覺得無助的時候沒有指望,不被最親近的人重視,心生涼意。
安慰朋友之余,我也在想,這種涼意,其實很有可能是她母親內在的荒蕪,這和外顯的冷漠,是表里呼應的。
一個人顯得涼薄,是攢夠了無數次對父母的失望。
從小到大,很多人都沒能逃得過一件事,就是父母經常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表面上看,父母是想用別人的孩子的好,來激勵自家孩子進步;但孩子心中,這是來自父母的致命打擊,甚至會相信,自己就是非常差的、無價值的、不配被愛著的小孩。
某次跟同學聊天,說起他小時候的經歷。有天他爸因工作不順,在外面喝了酒回來,進門就罵他媽做飯不好吃,家收拾不利索。
他氣不過,從里屋出來想為媽媽辯解,結果他爸把目標轉移到他身上,嫌他腦子笨,回回成績都排在隔壁同學的后面,抬手就給了他一巴掌。
朋友氣不活了,沖他爸吼:“你要是覺得那誰好,讓他來給你當兒子,我走!”
他爸把桌子拍得山響:“放屁!老婆是別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
所以不知道當父母的是否能夠意識的到自己心理的分裂與扭曲。
一方面,如果承認了別人的孩子好,就相當于在說自己的種是孬的;這是自戀所不允許的。
但另外一方面又見不得自己孩子比別人差,雖然不一定真的是孩子差,只是父母無法接受差的自己罷了。
進一步說,這些父母自身的心理還沒有發展到可以整合“好與壞”的階段。
他們只能簡單以好壞對錯以及別人的評價,來斷定和糾正自己的孩子,沒有辦法將孩子視作一個有情感的獨立整體來對待,更談不上去尊重孩子的個性。
如果父母僅以個人的好惡、把孩子當作“透明人”來進行互動的話,就是在情感上對孩子的冷漠;那這個孩子日后對父母或者其他關系近的人涼薄,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精神分析認為,我們對待另一個人的態度,多半是被這個人教會的。
早年的重要客體,也就是養育者,如果他們帶給我們的體驗是情感隔離的,同樣我們也會對身邊人施以冷漠。
至此,我們的內在會形成這樣一條經驗:向親近的人尋求認可是不可能的。即使現實中有,潛意識也會自動過濾掉。
所以,我們可能會轉而寄希望于不那么親近的人甚至陌生人,在他們那里獲取情感回應。
在普通人際中,發出去一份善意,就會得到一份確認。
就像我朋友的母親,和老姐妹們在一起的時候,大家相互憐憫和幫助,彼此投射好意,得到的也是滋養的部分。
一旦回到家里,就要面對各種雞飛狗跳,當內在好的能量不足以容納和化解壞的、不愉快的體驗時,人就本能開啟了漠不關心的自我防御,讓自己抽離開,不面對。
從另一個角度看,對身邊人的漠不關心,意味著否認了自身口欲期依賴的愿望,然后把它轉投到身邊以外的人身上,再對這些外人施以援手。
這個過程相當于以變通的方式,滿足了自己早年間被照顧的需求。
除此以外,憐憫他人,可以讓我們忘記自己的疾苦。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當一個人感覺到自己要被客體吞噬,或者生活在一種極度被控制的關系中,TA也會使用冷漠來進行擺脫。
每一段控制的關系,都暗中標好了價格,即你要對我負責。和陌生人打交道最輕松之處在于,我們能夠感覺自己是一個獨立出來的主體,可以不用為對方負責。
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告訴我們:要愛具體的人,不要去愛抽象的人。
可以這樣來理解:具體的人,是我們身邊真實的、有著優缺點、令我們歡喜也讓我們討厭的人;抽象的人,是與我們距離較遠、被我們理想化了的、或者片面化的。
我們為什么要對身邊具體的真實的人冷漠,而選擇去對一個抽象的不真實的人報以熱情或憐憫呢?
原因在于,跟具體的真人打交道,我們的欲望不會全部被滿足,有時會感到不舒服,甚至要妥協于他人。
如果沒有完成這一步的心理發展,就將不可避免的轉身投入抽象的人。
溫尼科特認為,在生命最初的幾個月,母親為嬰兒提供的環境質量,決定了嬰兒的個人狀態。
他指出:影響力最大的不是粗暴虐待或嚴重剝奪,而是母親對幼兒的應答敏感性質量的某些問題,即她對幼兒需求的“處理”。
關鍵不是喂養本身,而是愛;不是需要的滿足,而是母親對幼兒體驗中“個人”特征所做的反應。
我們常說“女人一孕傻三年”,其實是在說,母親在為應答孩子的個人主觀感受所作的一切準備。
母親這種全身心的敏感,將幫助嬰兒完成一個特殊的心理發展時期——主觀全能。
在這個階段,嬰兒需要感覺到,是他的愿望創造了世界。他餓了,乳房就會出現;他冷了,周圍就會變暖。乳房是他創造的,母親也是。
嬰兒完全依賴著母親而不自知,他以為是自身的愿望創造了他想要的客體。也恰恰是因為這個過程,讓嬰兒為后面自發出現的體驗奠定了基礎。
隨著母親媽媽對嬰兒如此密集的回應一點點撤回,孩子逐漸開始意識到,雖然可以相信自己之前的全能感,但是自己的欲望并非無所不能,需要媽媽的幫助才能實現。
這對孩子的巨大意義在于,他終于知道,自己是依賴著別人的。而別人作為另一個主體,也是有著自身欲望和計劃的。
也就是說,當孩子經歷了依賴的這一過程,TA才能走向獨立,能夠去愛具體的人。即便這個具體人有時讓自己感到挫敗,TA也會去尊重和接受對方的主體性;而不是去到一個抽象的人那里去尋求缺失的依賴。
所以,沒有人生性涼薄,只不過是在需要依賴的最初,求而不得。
不管你覺得自己冷漠,還是感到在身邊人的冷漠中受了傷;希望以上的解釋和分析,能夠對你理解自己及他人,有一點幫助。
弗洛伊德一再強調:對自我投注過多的力比多是危險的。并斷定,我們為了避免得病而必須開始去愛,而如果因為挫折無法去愛,那么我們將注定得病。
在我看來,忽略身邊人,對陌生人心生憐憫,也是一種自戀的變形表達。我們還是需要跟身邊真實具體的人去連結,哪怕沒那么愉快。
祝你踏過千重浪,能留在愛人的身旁。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