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被夸贊的孩子,成長中缺少了培育自信和執行力的土壤。
長大后,即使沒有父母在身邊指責自己,他們也會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
沒有人會在自我否定中感到幸福,那他們要如何好起來?
前幾天,重溫臺劇《茉莉的最后一天》,有一幕讓人很心痛。
16歲的茉莉跳樓自殺前,對自己說:“反正也沒人愛我,可悲又可憐的林茉莉,再見。”
是什么讓她感覺自己可悲又可憐呢?
原來,從小到大,媽媽只會否定她。
考試拿第一,媽媽會說:“要不是我逼你,你以為你可以考第一名啊?”
和同學鬧了矛盾,媽媽會說:“哭?你還好意思哭?”
偶爾做錯事,媽媽會說:“你有沒有腦子?”
直到茉莉自殺,媽媽都不明白孩子怎么會如此脆弱。
她不知道,孩子崩潰的表面下,是一顆千瘡百孔的心。
英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戴博德說:
“我們的價值觀來自父母,他們是最能左右我們行為的人。
父母的言行塑造了我們的童年,也不可避免地對我們之后的人生產生影響。”
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羅伯特將幾十年的工作心得,用童話的方式,寫成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一書。
他告訴我們,父母的言行里藏著孩子的命運。
“從不被夸” 的孩子,很難快樂,在否定中長大的他們,后來都怎么樣了呢?
是孩子一生的詛咒
羅伯特筆下的蛤蟆先生在外人眼里,是個熱情、時尚、愛冒險的家伙。
可最近,朋友卻發現他越來越不對勁。
蛤蟆先生說:“我感覺自己沒什么價值,生活一團糟。和其他人相比,自己看起來像個笑話。”
為了讓自己好起來,他來到心理醫生蒼鷺的診室做心理咨詢。
在蒼鷺的引導下,蛤蟆敞開心扉,回憶起童年。
他記得父親和他說的最多的話是:
“不準這么做!”
“你看起來太蠢了!”
“回你的房間去,不準下來!”
一提起父親,蛤蟆先生開始嚎啕大哭。看似強大的他,卻有一顆易碎的心。
對他而言,父親的批評和否定,時刻提醒他,“你是個廢物,什么都不行。”
蛤蟆先生的脆弱、自卑、抑郁,都離不開父母數年如一日的 “否定” 。
家庭教育片《鏡子》中有句臺詞: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怎樣,關鍵在父母。”
那些被父母肯定著長大的孩子,大多積極陽光,內心有愛。
還記得《奇葩說》辯手詹青云嗎?
比起她的博學多聞,讓人感觸最深的是她永遠那么樂觀、那么自信。
其實,詹青云是從貴州小縣城走出來的孩子,父母也是普通人。
另外,她還是個問題學生。
因為看雜書,學習成績總是墊底,被老師罵得轉學6次。
但詹青云的父母從不否定女兒。
無論外界怎么斥責,媽媽始終鼓勵她;無論生活多么平庸,爸爸總會支持她。
比如放暑假的時候,貪玩的詹青云不想憋在屋里寫作業,總偷跑出去。
爸爸沒有說她什么,反而帶她去更遠的地方玩。
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可以讓孩子感受輕松愉悅的成長氛圍,培養起他們的自信心,成為樂觀勇敢的人。
就像詹青云,本來普普通通的她,活成了一顆光芒萬丈的小太陽。
心理學上個概念叫:積極權威期待。
意思是,如果你想一個人變得更好,那就鼓勵他。
父母如果想讓你的孩子變得優秀,也一定要支持他、肯定他。
如果你給他的全是負面暗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停地否定、斥責、孩子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失控。
“打擊式” 教育,看似可以讓 “熊孩子” 變乖,但卻是以摧毀孩子的自尊心為代價,讓他們長期處在壓抑中。
而這種壓抑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堆積成一座活火山,不一定什么時候,讓孩子瞬間爆發。
即使他們小心翼翼地走過童年,往后余生也要背負這份 “原罪” ,將父母的否定轉為自我否定。
你怎么定義孩子,
孩子就怎么定義自己
蛤蟆先生回憶完令人傷心的童年后,開始訴說眼下的困境。
父親留給他的艾比釀酒廠,讓他經營得半死不活。
雖然沒有人指責他,但他猜測,所有人會將他和父親比較,然后得出 “他更差勁” 的結論。
蛤蟆的 “差勁” 不止于此,他的住處荒草叢生,“校董” 的職位也即將被人替代,自己還又胖又丑。
家庭治療師薩堤亞曾說: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這種聯系就是,父母怎么定義孩子,孩子就怎么定義自己。
被否定慣了的蛤蟆先生,一直在自我貶低。
他做任何事情前,都會對自己說 “你肯定不行,這個父親早就告訴過你” 。
在這種心理暗示下,蛤蟆先生遇事猶豫不決,精力無法集中,他斷定自己注定失敗,一開始就放棄了努力。
知乎上有個提問:從小一直被父母否定的孩子,長大以后會怎么樣?
有個高贊回復說:“做任何事都有無力感,半途而廢的事情數不勝數。”
有個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從小到大,母親從未肯定過他,無論做什么,都做不到母親心里去。
被定義為 “廢物” 的他長大后,本想做出點成績,扭轉家人的看法。
可母親的各種批評斥責,再次讓他打退堂鼓,覺得自己不可能辦好任何事。
慢慢地,他接受了這個 “事實” ,將自己定義為失敗者。
他說,現在雖然離開了父母在外打拼。但和小時候一樣,不敢反駁別人,不敢表達情緒,不敢去爭取,也不敢去闖。
就像幾天前,他被老板誤會,替同事的工作失誤背鍋。
當面對質時,他一句話也說不出口,默認了所有問題,自然也承擔了所有后果。
他想,自己真得活成了父母眼里的那個 “廢物” 。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
如果一個人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的評價一直都是否定的消極的,那么以后無論他多優秀,多努力,都很難成功。
因為就在他快接近成功的時候,他心里就會冒出來一個聲音:你不行的,你注定會失敗……
深以為然。
從不被夸贊的孩子,成長中缺少了培育自信和執行力的土壤。
長大后,即使沒有父母在身邊指責自己,他們也會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
沒有人會在自我否定中感到幸福,那他們要如何好起來?
如何擺脫 “可憐弱小的我”
羅伯特在書中,將自我否定的人,定義為 “可憐弱小的我” 。
他們可憐,即使得到外界認可,也不去相信;
他們弱小,因為永遠害怕失敗,看見機會也不去爭取。
就像蛤蟆先生,他取得了劃船比賽冠軍,但朋友的歡呼讓他覺得,那是在戲弄他。
之后,即使隊友們再怎么熱情邀請,他也只會拒絕。
蛤蟆先生為此難以釋懷,又去了蒼鷺的診室。
蒼鷺問他:“是誰,造成了你的不開心?”
蛤蟆先生對這個蠢問題很不耐煩,嚷嚷著:“我早說過了,是身邊所有的人……”
可是蒼鷺嚴肅的眼神,讓蛤蟆先生重新思考了一下,停頓片刻后,他說:
“是我自己。”
這時,蒼鷺露出了一個微笑,他說:
沒有人能讓我們產生感受,說到底,是我們選擇了自己的感受,比如我們選擇了憤怒、悲傷、內疚。
誰都會遇到不開心的事,試著去看向另一面,心情或許會不一樣。
蒼鷺建議蛤蟆先生改變思考問題的方向,比如:
面對不快樂的童年,選擇遺忘,放下和父母和解的期望;
面對強勢的對手,選擇勇敢,相信自己有直面沖突的能力;
面對無聊的生活,選擇走出門,擁抱大自然。
幾個月后,蛤蟆感覺內心多了幾分力量,精力也充沛了不少。
他可以計劃、考察、決定、行動。
他賣掉了酒廠,轉行去干房地產;搶回了校董事會的職位;還把自己的家——蛤蟆莊園種滿了花。
夏天的一個午后,蛤蟆換上新買的格紋西裝和領結,對著鏡子,給了自己一個大大的微笑。
蛤蟆先生終于擺脫了 “可憐弱小的我” ,活成了 “自信有力的我” 。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作者羅伯特在書中,給了我們三點建議。
① 活在當下,真誠地回應現實的生活
羅伯特認為,這樣做能打破童年延續而來的惡性循環,讓真實的自我,擺脫過去的束縛。
② 停止自我批評,去做點具體的事
從自我批評中走出來,為自己制定一個個小目標,讓生活有所期待,找到前行的動力。
③ 學會不帶攻擊性的反抗
羅伯特說的反抗,是一種溫和的、不含暴力的。
比如,被父親痛罵,滿心委屈的時候,不要急著道歉,而是沉默地轉身離開。
并在接下來的幾天,保持距離,尋找時機說出 “被你那么說,我真得很不開心。”
人生有很多無可奈何,比如父母可以輕易地影響到孩子,但孩子卻很難去改變父母。
父母要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功課。
如果他們沒有學好這門課,作為孩子的你,得為自己找到一條出路。
我們不能在被否定的人生里迷茫太久,快點走出來,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END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