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年味越來越淡了?
微博上有一個熱門話題,戳中了人們對于春節的焦慮:
為什么年味越來越淡了?
一個視頻用“小時候的過年”與“現在的過年”進行了對比:
以前的過年抬頭就能看見滿天煙花,走兩步就能看見孩子們捂著耳朵放鞭炮的歡顏,家里堆著老式點心和禮品,電視里等待著一年一度的春晚。
而現在的過年,就是客廳一日游,上網沖沖浪,浴室聽聽雨。
我們記憶中的春節,再也回不去了。
過去過年從臘八就開始了,“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過后,再大的事情都要放一放,享受慢慢悠悠又忙忙碌碌的過年,不到年夜飯就總覺得忙不完。
不管身處多遠的異鄉人,想方設法都要買一張春運的票,哪怕在綠皮車站20個小時,回到家那一刻也是精神抖擻……
所以說年味是什么味兒?
是空氣里鞭炮燃燒的味道,
是農貿市場擁擠買菜的煙火氣,
是家家戶戶開始炸丸子囤年貨的美食香味,
是大街小巷布滿的中國紅,
是除夕夜守歲嗑瓜子的干果香,
是走親訪友閑話家常的人情味,
是長途奔波回到家鄉的離人眼中的激動
……
但是現在我們似乎在物質上和距離上,都不需要春節這個固定節點,來紀念一年的終極。
想吃什么平時都能買到,想買什么都不用等到過年,親戚朋友平時靠手機聯絡,春晚和短視頻相比已經索然無味,空氣中沒有了煙花那嗆鼻的香氣。
還有近兩年的特殊形勢,一張帶星的行程碼,一次次做核酸的痛苦,讓年味再次變淡。
我們對過年的期盼,除了七天假期以外,已經再無其他。
就算沒有行程碼的阻隔,年輕人也不愿意再回鄉過年。
鄉愁是一聲輕輕的嘆息,欣喜在眉頭,恐懼在心頭。
年味變淡,是儀式感的喪失
以前過年,有一系列的動作,轉移我們的注意力,提醒我們這件事很重要。
這些動作也在對我們大腦進行清理,讓我們摒棄生活的困擾,世俗的雜陳。只需要在最舒適的環境里,在最親近的人身旁,獲得滿足感。
滿足感來源于熟悉感,熟悉的人,熟悉的流程,熟悉的事物。
我們用心賦予過年意義,也享受那種安全感與掌控感。
可是現在,我們的注意力很難被過年這件事本身轉移。
微信群里辦公消息一直在閃爍,即使放假回家腦子里也要裝著工作,很多人過了大年初一就要去加班。
工作與假期之間的界限,幾乎不存在了。假期不再是休閑,而是我們忙碌中的一環。
現在的人們總是著急去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即使放假大腦也在不停地工作旋轉。我們最大限度能做到的,就是身體在待機,大腦不休息。
以前過年是純放松,現在的過年是在繁雜的工作中,抽時間去完成任務,完成那些“形式”。
每每假期結束,我們總會感到巨大的疲憊感。
身體的消耗,情緒的消耗,精神的消耗,讓過年變成了一件很累的事情。
儀式感的美好,是因為我們主動期盼,我們愿意為之賦予特殊意義,我們真心去感受那份滿足。
而儀式感的喪失,是因為我們沒有了內在體驗,更不愿意為這件事賦予特殊意義。
鄉土家園,是又愛又怕的團圓
我們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所以才有了春運這樣的“大型人類遷徙”。
因為在外面漂泊的人,總覺得沒有安全感。只有回鄉的時候,那些熟悉感才讓人找到安全感,找到自我認同。
獨在異鄉,面臨著外鄉的車水馬龍,人總是會想“我是誰,我的家在哪”。回到家鄉之后,我們回到了熟悉的家族體系,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身份認同。
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卻越來越不愿意回家。
因為他們的家在沒有父母的地方,有父母的家鄉才令他們覺得拘束。
面對父母,面對許久未見的親戚,我們必然會面臨這些問題:
“什么時候帶對象回家呀?”
“一年賺多少錢呀?”
“買房買車了嗎?”
一個人在外面,本身就要面臨著“從眾”和“做自己”之間的選擇。回到家之后,“做自己”就變成了一個人肩膀上扛起整個家族的艱難。
我們對父母失望,我們也要面臨父母對我們的失望。
我們與父母與家庭的關系,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在潛意識里,我們還是那個不能支配自己人生的小孩。
在外地的時候,與父母有了物理上的距離,就可以不面對父母的期待,不面對父母的控制。
可春節回到家鄉后,在這個親情濃度最高的氣息下,我們必須要面對這些,必須回到小時候那種手足無措的感覺。
面對父母親朋的失望時,也就意味著我們要面對對自己的失望。
我們并不是不愿意回家,而是實際的家與我們理想的家園,有著霓虹燈到月亮的距離。
理想的家園是接納,是港灣,是抱持,而現實的家園,是不滿,是挑剔,是失望。
相比于我們自己的生活,家鄉與家園才是那個不安全的存在。
誰不想一年到頭,回到溫暖又無憂無慮的港灣?
只不過,現實的家園溫暖中透著尖銳,舒適中要面臨著挑剔。
與家鄉的時差,背后是情感的隔離
我們對家鄉向往的美好,是世外桃源般的淳樸,可是現實往往是美好的消失,世俗的偏見與不接納。
除了與父母家人溝通的失望,我們還要面對曾經關系的消亡。
去年跟老公回家過年的時候,陪他去了他一位發小的家里。
老公在城里工作生活多年,那位發小一直在農村生活。發小讓我們等他打完這圈麻將后,特意買了兩瓶啤酒敘舊。
我卻看到那一塊五一瓶的啤酒,老公難以下咽的表情,以及他們無話可談的冷場。話語間,也都是發小又酸又損的言詞,和時不時的黃段子。
彼此的生活沒有交集,圈子的不同讓情感也被隔離,唯一的記憶就是過去,可過去再也回不去了。
與家鄉的時差,讓我們近鄉情怯,讓我們對過去一點點的懷念,也消失殆盡。
年味越來越淡,是因為過去再也回不去。
但是,那并不意味著我們只能把春節當成任務來完成,也許我們可以賦予春節新的年味。
首先,給春節新的情感。
沒有了煙花爆竹,沒有了熱氣騰騰,我們卻可以給自己一些儀式。
我們可以在這個特殊的節點,跟過去做一次告別,體驗喪失的失落與美好。
我們也要對新的一年充滿向往,即使新年計劃一項也完不成,許許愿也是好的。
即使形式不怎么好,卻也比懶得走過場要強。
其次,誠實面對父母與親情。
沒有必要對家人充滿期待,他們過去是什么樣子,新的一年也不會突然改變。
對家又愛又怕,是因為沒有與家徹底分離。我們對家人還心存美好期待,父母還在用無形的手操控我們的靈魂。
從心理上離開父母,我們才會期待回到他們身邊時候的溫馨。
不要害怕父母對我們失望,也不要再對父母失望,更不要對自己失望。
有網友說:不愿意回家過年,是因為怕自己的優秀,不足以支撐流言蜚語和家人的關心。
其實我們更應該面對的,是自己對自己的認可和接納。
再次,和親戚朋友,不談現在談過去。
我們的現在,已經不再是同一個頻道。
唯一的聯結,就是過去那點情誼。
既然如此,那就多談談過去的事情吧。彼此的未來沒有參與,卻可以一起回到過去。
當然,我們肯定會遇到討厭的親戚,總是問那些討厭的話題。
最后,如果可以,把工作先放一放吧。
有時候,并不是工作離不開我們,而是我們需要用工作來作為情感隔離的屏障。
我們不想面對家人,不想面對高濃度的親情時,總把工作當借口。
如果可以的話,把工作放一放,好好過個年,享受幾天的放松。
卸下“某某公司”職員的鎧甲,享受做“XX姑姑”、“XX表姐”的親昵。
不管怎么樣,春節都是值得慶祝,值得開心的時刻。
也許,不是年味變淡了,而是我們長大了,最快樂的人不再是我們。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