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最近因為孩子厭學來就診的家庭又多了起來。
其中有一些孩子能比較清楚地說出自己為什么不想上學,比如家庭矛盾、學校人際沖突、父母期待過高、學校內卷等。
但我最近也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說不清楚自己究竟為什么不想去學校。有的孩子甚至從頭到尾都保持沉默,不管周圍的人怎么問,就是一句話不說,就是不去上學。父母不能問,不能提,一提就急就翻臉。
這種孩子“沉默是金”的情況幾乎是所有父母、老師和心理咨詢師的夢魘,因為對于有比較明確厭學原因的孩子,我們尚且能有的放矢,知道該怎么應對。但如果孩子還閉口不言,不知道他們究竟在想什么,要什么,就不知道該從何處用力。
許多父母會嘗試先來硬的“鐵腕政策”,采取批評、打罵、剝奪孩子手機使用權利等手段試圖逼迫孩子回學校。但往往會發現這樣的方式僅在年齡比較小的孩子身上,或是最開始有點效果。等孩子年齡大了體力上超過父母了,或是在和父母長期斗智斗勇過程中“皮磨厚了”,就完全不管用了。
有的孩子到最后就拋下一句話:“你們再逼我,我就永遠不去上學,要么我就去死”,父母就徹底沒招了。
有的家長發現硬的不行,就會開啟“絮叨戰略”,引用各種名人傳記、家庭前輩們的光榮事跡、自己年輕時的奮斗經歷等給孩子講道理,灌心靈雞湯,試圖在思想層面感化孩子。但卻發現,自己的這些肺腑之言,在對現實生活的艱辛毫無體驗的孩子們面前顯得如此蒼白。
有的孩子則是早早就通過互聯網了解了人生百態,他們覺得就算自己刻苦學習,努力奮斗,生活也就這樣。既然努力不一定有用,那為何還要讓自己痛苦呢?所幸躺平。
此時,不少家長會祭出“利誘”手段,比如跟孩子說:“你如果去上學,我就給你買想要的玩具、衣服、游戲包、運動鞋”等等。結果可想而知,最開始還有點用,之后不少孩子會覺得上學就是為了父母在上,甚至會把上學當做和父母談判和討要好處的工具,反而得不償失。
那么問題來了,面對這些說不出自己為啥不上學,看似無欲無求、四大皆空的孩子,我們能做什么?
這個時候,我常會建議家長采取“積極、等待”的策略。
█ 首先,積極
就是不管孩子當下的情況顯得多么嚴重,父母都持有“我家孩子總歸有屬于他自己的能力和優勢,總之不會廢掉”這一核心信念。
其實幾乎所有的孩子(包括學霸)都曾經在某個階段有過不想上學的念頭,這是孩子發展過程中十分常見的現象。不少孩子對上學的意義感到迷茫,他們需要一段時間,按下暫停鍵,讓自己稍微休息一下,思考和整理自己究竟以后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
這一過程對孩子而言往往伴隨著對未來的迷茫,對是否要上學的猶豫,對自己的責備,對父母、學校和家人的憤怒等復雜的情緒。大部分休學在家的孩子看似對上學無所謂,但其實內心波濤起伏,可能有好幾個聲音在打架:
一個現實化理智的聲音會跟他們說你需要去學校,因為周圍的同齡人都在上學,如果你不去,你就會被淘汰被邊緣化;
而另一個感性的聲音又會說我真的不想去上學,上學好無聊好累,壓力好大,我受不了;
有的孩子還會想,我那么長時間不上學了,回去也跟不上同學們的進度了。留級的話,又會被以前的同學笑話,特沒面子。我也不想留級跟下一屆的同學玩,因為他們太幼稚了。左也不行右也不行,我到底該怎么辦?
許多孩子幾乎每天在經歷這樣的思想煎熬,實在受不了了,就去玩游戲、刷小視頻,尋求暫時的解脫。那種真的徹頭徹尾想好“我就一輩子啃老”,心安理得接納現狀的孩子其實極少。
在心理學專業上,我們用“發展性抑郁”(Development depression)一詞來描述孩子的這種狀態,但它并不代表孩子就會從此一蹶不振,變成廢人。實際上,我見到的許多休學孩子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迷茫沖突后常會有幾種出路:
第一種,休學時間不長的話,跟著原來的年級繼續讀。
第二種,留一級,跟著下一屆繼續讀;
第三種,換一所內卷壓力小一點的學校繼續學業;
第四種,放棄傳統中高考的學歷路線,自己或去職校學習一技之長;
第五種,父母接納孩子現狀或放低要求,把選擇權還給孩子。孩子找到新的興趣和目標,比如畫畫、做游戲、說唱、做手辦等,為了讓自己以后有“資本”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去有目的地學習。
比如我曾見過一個高中男生,也是對傳統學歷教育不感興趣,想做游戲開發。最開始和爸爸僵持不下,后來他爸實在拗不過,答應出資支持兒子。這男生很聰明,辦了休學后拉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搞了個網頁小游戲,還賺了一筆小錢。但后來他發現如果只有高中學歷,他沒法把他夢想的“游戲帝國”做大,所以經歷這么一番現實折騰以后,他最終還是決定“為了未來的‘五斗米’向學歷教育‘折腰’”,回學校繼續讀書。
而保障孩子有心理能量經得起這一番折騰,最后能找到出路的基本條件,就是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持續認可和支持。試想,如果作為孩子最重要親人的父母都不相信孩子還有希望,那孩子自己還有什么理由去堅持呢?
在我看來,一個孩子要完全廢掉,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難就難在,即使看上去再沒用的孩子,如果你仔細尋找,都能發現ta身上的一些優勢。容易也就容易在,如果孩子身邊的人隨時都在通過語言、非語言的反饋給ta營造一種“你就是廢人,你就是啥都做不好”的現實印象,那這個孩子就很容易沉淪。
所以,我有時會跟厭學孩子的父母說:你們的小孩不一定是真的要徹底躺平,ta可能只是在做“仰臥起坐”。累了,躺下休息一會兒,養點兒精神,再坐起來嘗試一下。累了再躺下,如此往復。
具體操作層面,我會建議父母們在面對休學在家的孩子時,戴上一副“資源取向”的眼鏡,多去關注孩子在近段時間發生的一些有意義的變化,以及表現出的優點。這些變化和優點不一定要多么的驚天動地,但只要是孩子身上展現出的不同,就都值得關注,比如孩子最近對社會新聞感興趣了,愿意做點家務了,等等。
所謂“螞蚱也是肉”,父母看到孩子任何細微的進步,都可以記在心里,找合適的機會反饋給孩子,讓他們知道父母始終是在用一種積極的視角關注他們的,始終都對他們存有希望。
有的父母可能會說:“我的孩子沒有任何變化,咋辦?”其實非也,世界上沒有人會每天都同一個樣始終不變,因為生活唯一不變的,就是不停地改變。許多時候,只是我們習慣戴上“缺陷取向”的眼鏡,選擇不去看到孩子的改變。
█ 其次,等待
此等待,并非無所作為的消極等待,而是有3個層面的含義。
一是父母需要接受“我的孩子確實出現了厭學,ta需要時間去經歷內心的迷茫和沖突”這樣一個現實,給到孩子時間去思考、整理自己未來究竟要什么。
二是,一邊等待,一邊像上文中說的那樣,去觀察孩子在這段“仰臥起坐”的時間里正在發生哪些細微的進步,及時給到孩子積極的反饋。
父母可以嘗試以一種純粹好奇和感興趣的態度,像閑聊一樣了解孩子最近在做什么、有哪些新的發現和想法、有沒有什么煩惱是想談談的。比如問孩子“聽上去這個游戲還挺有意思的,多跟我講講這個游戲是怎么玩的吧”“那你能不能多跟我說說你做這事兒是啥感覺?”等。
盡量不要顯得過于功利,比如一聽到孩子說最近在畫畫,就馬上問“那你想一想如果要把畫畫變成職業,可以怎么做?”或是“那我給你報個專業的畫畫班吧,你將來走藝考。”這種做法會讓孩子反感,覺得父母和自己聊天時“居心不良”,其實還是只關注自己的成績,目的只是想讓自己回去上學。
三是,父母需要向孩子展現出一種“我們愿意為你提供力所能及的現實幫助和支持”的態度。也就是定期問問孩子,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哪些事情是需要自己提供資源,給到支持的。
當然,這里不是說孩子提出任何過分的要求父母都要同意,而是就事論事地就父母能提供什么、愿意提供什么,以及父母希望孩子對應做出的改變等進行親子協商。如果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有攻擊他人、侮辱家人、傷害自己,甚至做出違反法律和基本倫理的行為,父母依然需要堅定地指出、拒絕和阻止,必要時還可以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總之,建議父母通過這樣的“積極等待”向孩子傳遞一個核心信息:我們不一定要求你馬上以百分百精神飽滿的狀態回學校,也不把你回去上學作為唯一選擇,但我們始終相信你自己是有能力的,我們也堅信你不會廢掉。我們完全愿意多給你一些時間,并在我們能力范圍內給你支持,陪你一起去渡過這段動蕩、矛盾的時期。即使你正在或者曾經有過放棄自己的念頭,我們也不會放棄你。
所以,要幫助孩子跟厭學和解,我們有時可能真得先接受“除了等待,我們可能暫時什么都做不了”這一情況。但是,我們的等待,是有所作為的“積極等待”。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