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讓人覺得揪心又催淚的電影——《關于我媽的一切》,徐帆演繹了一位經典的中國式媽媽,無私無畏、勤勤懇懇,一切為了家人,從來不考慮自己,老公在家什么活都不用做,水開了都不會抬一下眼;老年癡呆癥的婆婆只認佩珍,而佩珍呢,每天積極向上、忙忙叨叨、樂樂呵呵,把一切都打理得看起來井井有條。
佩珍還是小學的地理老師,看起來又嚴格又開明,在自己退休前的最后一堂課里,把所有沒收同學的東西都還給了同學。
就是這樣一位能干的、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的佩珍,她好像從沒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過,只是在肚子實在疼得受不了時,才輕描淡寫的對作為醫生的老公說了,結果一查就是惡性腫瘤四期。他老公都很驚訝,應該很疼的,怎么從沒聽佩珍說過。
看到這兒真的會為佩珍悲傷,她太辛苦了,太樂觀了,她甚至沒有想到她忍不住時輕描淡寫的肚子疼,已經是癌癥四期。佩珍就是中國式媽媽的寫照,為了所有的人,就是不為自己。
但直到她女兒回來了,你才會發現她的愛有多讓人窒息。事無巨細的關心、照料,要女兒和自己睡,要女兒表演鋼琴,要知道女兒的一切,要私看女兒的手機,過度的靠近讓剛回家沒多久的女兒落荒而逃。
典型的中國式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為孩子為老公為家庭為工作,獨獨忘了自己。
很多人一定也曾經領略過這樣心有余悸的讓人窒息、想要逃離的關愛。
以愛之名的過度照顧,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它意味著我可以用“為你好”,來隨意地侵入你、對待你,這是一種共生,意味著你就是我的,我想怎么對你就怎么對你。
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先給出幾個精神分析的解釋。
①父母沒有處理早年的分離創傷,孩子的成長可能會被他看作是對自己的拋棄,所以會不自覺地做出阻礙孩子成長的事情。
②對孩子的嚴格要求,可能源于父母對自己父母的失望,以及對自己的失望。對自己滿意的父母,是不會因為孩子令自己不滿意,而去責怪孩子的。換句話說,如果你在成人世界很春風得意的話,你是不會去用擊敗一個孩子來補償你的優越感的。
③父母過于強調什么往往會事與愿違。“醫生的孩子易生病,老師的孩子容易學習不好“,過度強調的時候,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自由意志,回避聽從權威的屈辱感,潛意識會朝著相反的方向努力。還有,父母的強調本身,也有可能是反向形成。比如說要你多交朋友,可能是害怕自己被拋棄,或者如果你真的去多交朋友了,那也是聽自己的,可以減少自己被拋棄的感覺。
說完了親子共生關系的原因,我們再來說說在青春期,青少年最重要的需求是什么?那就是逐漸的與父母分離的需求。
青春期是一個擺蕩在兒童與成人之間的一個過渡時期。在這個階段里,青春期的孩子們要逐漸適應責任和自由、別人的要求和自我的理想之間的平衡。
青春期孩子情緒的特點是不穩定,他們很容易在抑郁和躁狂之間切換。家長要做的,是要接納他們的情緒,保持自己的穩定。這非常不容易,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會激起父母自己的青春期焦慮,所以如果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那水火不容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青少年的不穩定是真的,如果不沖動了,那就是假的青少年了。太成人化并不好,那說明他所有的痛苦都不允許被表達,都被壓抑下去了,這樣的青少年會形成面具臉,見到誰都是順從的、聽話的,他會去滿足成年人的要求,而忘記自己的需求,也就是我們說的假自體,空心病。這樣的學生有可能在一段時期內成績優秀,甚至可以考上很不錯的大學,但當他們逐漸發覺不知道自己為了誰學習時、或者考試成績無法滿足他們自尊的需求時,他們往往會變得非常懼怕考試,有的甚至后來無法去上學。
青春期是一個人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階段,這時他們不會再隨便的聽家長說什么就是什么,他們會去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所以,孩子青春期的這個階段,對家長來說非常不容易,對孩子來說也十分不容易,在這個階段,他們會開始去思考我是誰?我以后干什么?成為什么樣的人?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越可以放手、越可以忍耐住對孩子成績的焦慮,就越可以讓孩子有機會自己去探索,去找到自己的答案。青少年在這樣的探索中,他們也是痛苦的,他們需要有空間能讓心智發展,心智發展了適應環境的能力才會增強,心理能力提高了,應對困難的能力才會提高,學習也就不會那么難了。
這時,有的家長可能不同意了,會說,他們有什么苦的,我們都是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著,還不是就為了讓他們把書念好,就念書這一件事,有什么苦的。然而,這正是我們青少年感覺痛苦的地方。
當我們說,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好好學習的時候,對青少年來說,這不僅不是保護,而且還是巨大的侮辱。這仿佛是在說,你如果不能好好學習的話,你就是一個毫無價值的人。
我們不妨想想,當我們還在青少年時期,我們是為了什么去學習呢?有的人會說是為了考到縣城啊,只有成績好,才有可能離開農村,來到城市。是的,這個是你當時學習的理由,這可能是你的父母或者師長告訴你的,并且你認同了這樣的理由。
而現在的青少年,他們需要自己去判斷、去發現和找到一個自己學習的理由,這個并不是光靠家長的說教就可以完成的。對孩子的信任是健康的冒險,信任是父母能夠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人本主義的觀點認為,所有人都會有自動朝符合主流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孩子的不信任,是家長對自己的不信任投射到了孩子身上的結果。有些家長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發展成了現在的樣子,他們那些反社會的欲望沒有被意識化,所以就會投射給孩子,這樣的家長們會認為:孩子不嚴格管教就會變成罪犯;或者有些家長功成名就的動力是要擺脫早年十分惡劣的生活環境,他們會想:只有給孩子糟糕的環境,才會讓孩子努力。但是他們不知道,那些被信任的孩子一定會比“要雪恥”的孩子更有持久的戰斗力和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所以,青春期的父母對孩子的原則是:信任,立規矩,給空間,要給予孩子有規則的自由,讓孩子可以出去,自己探索。
這里有一個例子,是做青少年團體時,對青少年父母和青少年的分別訪談。老師問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不滿和希望?家長們拿著準備好的本子從一說到十,我家孩子不學習、貪玩、說謊、和父母對著干,我們希望他守規矩、按時起床、疊被子、有禮貌、尊敬師長、愛護同學等等等等,家長們每個人都帶著焦慮、一條一條地說著對孩子的要求和不滿。
而當老師問孩子們,說我們也會給你們的爸爸媽媽上課,你們對爸爸媽媽有什么要求呢?90%的孩子說:他們什么都不用變,他們做得挺好的!有幾個孩子說:他們做得不好,是因為他們不懂我們。還有的孩子說:告訴我爸爸,讓他不要只是工作,生活不只是工作。告訴我媽媽,不用太焦慮,娃總是會長大的,告訴我媽媽要多敷面膜。
孩子們的話語,讓家長們感慨。那我們的家長可以怎么做呢?試著保持對孩子的理解而不是挑剔,并嘗試保持情緒的穩定。不要一下子,今天聽了一個課、明天聽了一個課,情緒和行為就忽左忽右改變太多。這就是自體心理學家科胡特說的,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
突然改變過去的習慣,這對青少年來說是災難性的,為什么呢?因為對于家長的態度,不管孩子們心里接受還是不接受,在長期相處中,孩子都會建立起一種對抗家長情緒的防御機制,也就是保護自己的應對方法。比如,面對總是無端指責或者挑剔的家長,那孩子們就有可能發展出情感隔離的防御,你說你的、我玩我的,不管你說的話多么兇狠,我就當沒聽見一樣。家長們不要生氣,這正是孩子們保護自己不被家長淹沒,保持自己個人空間的方式。而如果這時,家長一會和顏悅色、一會暴怒指責、一會兒傷心落淚的話,孩子沒有辦法調整出相應的保護機制,這樣,孩子就會覺得很崩潰,沒法應對。
所以,無論我們家長接收到了什么新的理念、新的課程,都不要突然的急剎車,強行改變只會讓青少年感到陌生。青少年想要的很簡單,只需要在他們身上的注意力少一點點就行了。
青少年要長大,就需要緩慢地減少對父母的牽掛,青春期的孩子最終的發展是遠離父母,成為可以獨立的人。
一個女人,往往在家庭中母親的身份占80%,妻子的身份占20%。一個男人,在家庭中丈夫的身份占80%,父親的身份占20%。青春期孩子的逐漸成長和遠離,使媽媽覺得80%的自己沒有用了,于是開始對孩子挑剔指責,讓自己變得有用。這時孩子沒有辦法,只能再從外部世界退回來,和媽媽斗,回到媽媽身邊。
所以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一個挑剔的媽媽相當于毒藥。媽媽們要試著把自己變成良藥,把專注在孩子身上的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一些,放下自己的焦慮,把所有的擔心,用祝福代替。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講,所有對別人的挑剔,都是對自己某一部分的不認可和不接納,自己對自己放心了、接納了,才有可能對孩子放心和接納。關于怎么接納自己,曾老師說過,人格的變化有三種途徑:1.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覺察能力,包括覺察自己的情緒、想法、愿望和行為,并且去理解這些狀態后面的意義;2.去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在新的人際關系中松動自己人格中僵化的部分;3.去找精神分析師做個人體驗。
對于有爭議的問題,家長要學會開家庭會議。家庭會議的意思是,不是家長單方面的說教,而是和孩子交換信息,說出彼此的需要,一起商討解決的方案。
在青少年階段,孩子們需要發展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社交。他們需要在與同齡人的交往中學習發現人生中的問題和答案,需要在和朋友及老師的互動中,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調整自己在團體里的位置。
人際關系的第一關就是安全和信任。孩子的安全感是在1歲之前建立的。一個人要長大,就要有能力相信非血緣關系的信任。青春期是檢驗非血緣關系是否可信的第一步。而檢驗的場所就是學校。在這個場所里鍛煉自己的人際能力,成本是最低的,大不了休一段時間學,可進可退。上學唯一的原因是,你需要和你的同齡人在一起。工作時:如果人際關系不行,會被老板炒魷魚。讓青少年回到學校時,不是為了學習,是為了讓他感覺人際關系。
青少年有兩個任務,一個任務是內在心理發展的任務,一個是適應外界人際關系的任務。他要調動內部的力量,去適應外界,所以青少年很難。父母要給孩子補給和加油,只有當孩子從父母那里獲得了足夠多的愛和信任,他才會滿意地成長和離開,開始他自己的人生;否則他會不愿長大,永遠和父母糾纏才一起——這指的不是物理空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責任感是痛苦的,而痛苦可以讓自己發展。成年人會通過意義、通過團隊行動,讓痛苦縮小,從而增加承受痛苦的能力。而青少年,發展責任感并不是他們的主要任務,他們首先要滿足的是社交的需求,和被尊重的需求,這樣他們在可以發展出自我同一性,去找到自己的意義之后,自然就會發展出自我實現的責任感。我們可以期待孩子有責任心,但是要有規劃,允許孩子慢慢增加和提高。一個14歲的孩子,責任感達到40%就可以了;一個成年人能有80%的責任感就很不錯了。我們要允許孩子能夠在責任和自由之間來回調節。所以我們不要指望孩子說話算數,他們說的寫作業或不寫作業,上學或不上學,我們都不要信以為真,保持自己的情緒平穩,給孩子空間,再重申一遍,立規矩、給空間,讓孩子自己找到調整的方法。
父母給出空間后,孩子就可以有機會擁有一個有彈性的人際關系。比如,如果你不怎樣怎樣,我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就是父母沒有給出孩子空間,會使孩子產生分裂,就是只接受孩子好的一面、不接受壞的一面。這樣孩子也可能會以同樣方式對待外界,對方有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地方,就全盤的否定別人。而擁有有彈性的人際關系的孩子,則可以即使自己不喜歡某個老師,但仍然可以好好地完成這個科目的學習;或者雖然不喜歡班里的某個同學,但仍然可以和他和平相處,共同玩耍。每個人對于未知空間的探索,都是要自己去實現的,所以青少年該走的路、該打的架,該吃的虧,都得自己去做,家長是沒有辦法代替孩子完成的。
那家長能做的是什么呢?是減少對孩子的焦慮感,對孩子的用力過度。比如像父母常問孩子的問題,“你長大了以后,準備干什么啊?”這樣的問題,本來就是孩子心中的困惑,家長問孩子,孩子就會把這個問題外包給了家長。所以這樣的問題,家長就不要問,問出這樣的問題,本身就代表著,這個問題是家長的。所以,對待孩子,不用問,只需耐下心來,靜待花開。等孩子想清楚了,他會自己跟父母說的。
夫妻之間、親子之間要hold住對方的脆弱、而不是嫌棄。如此,孩子才敢把他的憤怒、脆弱展示給你。家長才可以成為孩子的容器,孩子只有在家里越放松,越獲得支持,他才越有勇氣、越有能力,去應對外面殘酷的世界。
讓自己過得輕松快樂,是所有的父母能夠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因為這樣的你使孩子敢于遠走高飛,就不會成為那個擔心你過不好的孩子心里的負擔了。一個越愛自己、越接受自己的人,才會越愛和接受自己的愛人,同樣,也會越放心地讓自己的孩子自由的長大。因為你熱愛自己、熱愛生活的樣子,就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榜樣。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