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了問題,父母首先應該去進行自我反思與調整。
而不是搖身一變成為拯救者,把問題的焦點轉移到孩子身上,一心只想去治療孩子,以此來回避父母應當承擔的責任。
醫不自醫,再高明的心理專家,也不能去治療自家人,如果家人或孩子出現問題,專家也會尋求其他咨詢師的幫助,而不是自己親自上陣。
有些媽媽把孩子送來咨詢的時候,會再三強調:我也在學習心理學呢。
以多年咨詢經驗判斷,這句話有時意味著,在把孩子送來咨詢之前,媽媽已嘗試過用自己學到的心理學知識去治療孩子,只是最終宣告失敗,萬不得已才找到了咨詢師。
孩子一進入咨詢,父母便蠢蠢欲動,千方百計想參與到咨詢中來,給出的理由也很感人:我想配合、幫助孩子的咨詢。
雖然再三告訴父母,等孩子咨詢狀態穩定,需要父母配合的時候,再跟他們協商是否介入。
對方不聽,執意說服咨詢師。
每次咨詢結束,馬上追問孩子談了什么,轉頭又問咨詢師和孩子談了什么。
委婉拒絕他們,他們會不高興:我自己的孩子,怎么就不能了解一下啦?
有一個女孩剛做兩次咨詢,她媽媽便要求進入到咨詢中來,她說她正在學習心理學,想知道自己在生活中應該如何陪伴孩子,以全力配合孩子的治療。
她再三表達自己強烈參與的愿望,怎么拒絕、解釋都沒有用,感覺跟她費的口舌比跟孩子咨詢還累。
后來實在沒辦法,我讓她去征求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同意,她就來咨詢一次看看。
孩子糾結了幾天,最后同意了,媽媽興奮至極。
我心想:壞了。
潛意識里我是希望孩子拒絕媽媽的。
如果這個孩子拒絕了媽媽,其實是件好事,說明她還有一定的獨立意識。
轉念一想,如果不讓媽媽來,孩子的咨詢很可能進行不下去,以這個媽媽的強勢,一定會百般阻撓、破壞咨詢;
如果讓媽媽來,沒準她能認識到自身模式對孩子的影響,畢竟母女相處時間長,生活中能間接幫到孩子也是好的。
整個咨詢過程中,無論談到什么,這個媽媽皆如此表達:
對,書上也是這么說的。
嗯,我也是這么做的。
哈,這個方法特別管用。
說什么都流露出“這個我知道,那個我也知道”的神情。
她顯然把咨詢當作了一場驗證,驗證自己學習心理學的成果。
我終于理解到,孩子為什么病得這么嚴重了。
這個媽媽活在自我陶醉的世界里,根本沒有看到真實的孩子。
當她心滿意足離開咨詢室,我知道孩子不會來了。
果然,這個媽媽咨詢之后,孩子之前約好的咨詢取消了。
這里面發生了什么,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因為媽媽的參與,這個孩子的咨詢被破壞了。
很多同行感嘆,做青少年咨詢,有時最困難的部分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有時咨詢之外應對父母的消耗,遠遠大過孩子咨詢的消耗。
痛定思痛,惟一能做的,就是孩子咨詢前,請父母給一個不干預保證。
父母尊重孩子的隱私空間,讓孩子不受干擾、心無旁騖地進入咨詢,保證咨詢效果的同時,也能幫助父母和孩子澄清關系邊界。
很多父母是愿意接受這樣的約定的。
有些父母則完全不能接受。
當孩子抑郁、躁狂、人格障礙了,父母往往表現得比孩子還要痛苦,痛苦到無法繼續正常的生活、工作,甚至想要去死。
這個痛苦充分彰顯了父母全能自戀的心態:我對孩子這么好,這么愛他,他怎么還會生病呢?
他們一遍遍表達自己如何如何愛孩子,愛到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無法接受孩子擁有屬于自己的隱私空間。
對他們而言,孩子擁有自己的秘密,就意味著和孩子的分離,自己被孩子拋棄了。
有一個媽媽哭著問我,怎么愛孩子才算是真正的愛。
她兒子曾狂吼著指責父母,說他們根本不愛他。
她很委屈,認為自己已為孩子付出了所有。
我對她說: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獨立空間。父母不控制、不侵入。簡單說就是,父母做父母應該做的事,孩子做孩子應該做的事。
她瞪大眼,有些難以置信:就這么簡單嗎?
事實上,這個看似最簡單的方式,恰恰是父母最難做到的。
難就難在,很多父母活在全能自戀的感覺中。
他們一向覺得,自己對孩子來說好重要哦,孩子人生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都不能少了自己的參與。
他們幾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放在孩子身上,無孔不入地侵入孩子的空間。
有些孩子在咨詢中會突然東瞧瞧、西看看,甚至站起來拉拉門把手,問他在干什么,他說他也不知道。
但咨詢做著做著,孩子就會主動談到,自己無論做什么其實都會擔心、警惕。
擔心什么呢?
擔心自己會被人偷窺、監視。
這樣的擔心讓他們焦慮煩躁,難以安于當下,影響最大的就是學習,心神不寧的他們無法安靜地保持專注力。
偷窺、監視的人會是誰呢?
孩子們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它。
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偷窺的人正是父母。
孩子無法直接說出口,是怕會傷到父母,哪怕背著父母,孩子也不愿承認真相。
孩子是如此深情地愛著父母,體恤著父母。
真正無條件的愛其實是孩子對父母的愛,這份愛遠遠超出父母的想象。
相比孩子的愛,有些父母的愛則復雜、功利得多,尤其是全能自戀的父母,他們大多對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很不滿意,轉而對孩子各種控制與侵入。
他們時刻緊盯著孩子,緊抓著孩子不放,通過控制孩子,來掩蓋自己內在的虛弱與無力,維持自己表面的強大與無所不能的掌控感。
很多人在咨詢中談到對父母的憤怒,認為自己被父母當作工具來使用:
表現優秀的時候,父母恨不得把他(她)捧上天去;
表現令父母失望的時候,父母對他(她)各種貶損、羞辱,那些惡言惡行,甚至成為他們一生甩不掉的噩夢。
本文轉自公眾號【王璽的心理空間】。作者:王璽,北京資深心理師(從業12年),曾當過公務員、雜志副總編輯,發表作品百萬字,曾獲北京市好新聞一等獎,曾任天津電視臺《我是當事人》欄目嘉賓專家,著有《路在腳下延伸》、《當人生艱難時刻來臨》,公眾號文章均為原創,公眾號ID:wangxixinli。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