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兩次人生,
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的,
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的。
——題記
01.經歷5次婚姻的女人
有一對結婚40年的老夫妻,非常恩愛。年輕人就去問他們,你們幸福婚姻的秘訣是什么呀?
老太太神秘地笑了:你所看到的,都不是真相,事實上我已經結過五次婚了。
一次,這位女士找了一個非常浪漫的男人,他會為她準備燭光晚餐,一起海灘漫步,還會寫情書。
兩年之后,他們生了一個孩子。
生完孩子,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風花雪月變成了奶瓶尿布,生活從云端墜入了具體、殘酷的現實中。
燭光、海灘、情書,都不能當飯吃,女人需要一個能掙錢養家的男人!
于是,她就找了第二個男人:一個很會賺錢的男人。
這個男人與前任丈夫不同,絲毫沒有一丁點兒浪漫,一天到晚都在辦公室加班,回家吃飯都成了稀罕事,更別提燭光晚餐了。
慢慢地,女人又受不了這個老公了。帶孩子是那么的辛苦,育兒的日子又是那樣的寂寞,孩子雖然笑容純真,但他畢竟是一個孩子,無法傾聽母親的心聲:除了媽媽,我還是一個女人!
于是,這個男人也離開了。
又一個男人來到了女人身邊,這是一個可以并肩作戰,共同經歷瑣碎生活的居家大叔。他雖然也肩負著家庭的經濟重擔,但他也明白一個家里需要的不僅僅是錢。
然而隨著生活的繼續,女人還是不滿意,繼而又有了又一個男人。直到現在,她和一位風度翩翩、溫暖儒雅的紳士攜手共度晚年。
正當人們好奇她是如何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尋找到不同的男人,滿足自己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時,老奶奶笑了,說:
“這五個老公都是同一個男人,因為我們總是在探索怎么活出新一段婚姻。”
02.每個人都有兩個人生
如榮格所說,每個人都有兩個人生:
頭一個人生是由成長環境決定的,它是你人生的底色;
二次的人生是你自己選擇的,它是一種你向往的人生狀態。
這句話,放在家庭關系中,同樣適用——
每一個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段婚姻、每一段關系,都會一再地經歷生長、破裂、死亡、重生的周期。
而當個人、關系、婚姻、家庭無法度過這樣的成長周期,并逐漸固化成單一的意義,僵化的認知:
人生應該這樣的,
我應該是這樣的,他應該是那樣?的,
男人應該是這樣的,女人應該是?那樣的;
40歲了應該是某個樣子,好孩子應該這樣......
我們往往就為生命制造了更多的問題,讓生命失去了創造力和流動性。
如現代催眠之父米爾頓·艾瑞克森所說:
“重新開始一段童年,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晚。”
我們無法決定出生的頭一個家庭、底色、境遇,
但是當我們成年了,我們擁有充分的資源、能力,去重新建構一個內在家庭,孕育新的自我與關系,開啟嶄新的「第二人生」!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