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一則標題為《VR還原家庭暴力:孩子面對失控父母有多恐懼》的影片一經上線后即刻引起了關注。
影片運用了VR技術制作,讓人以第一人稱的視角體會到孩子面對失控父母的恐懼。
片中,因為小孩調皮,父母的情緒逐漸暴躁,從責罵孩子演變到狂吼、摔東西......
影片最后定格的畫面上出現了一句話:父母每次情緒失控的樣子,將在孩子記憶里留存很久。
《2016年度中國親子教育現狀調查》報告中指出, 87%左右的家長承認自己有過焦慮情緒,其中近20%有中度焦慮,近7%有嚴重焦慮。
情緒焦慮的家長習慣于從外部向孩子強行灌輸、施壓,無意識地將負面的情緒輕易釋放在幼小的孩子身上。
當孩子從小感受到的都是父母的暴躁情緒,恐懼就成了一種習慣性的情緒甚至應對機制,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漸漸失去了表達自己的勇氣,面對權威人士,也會感到害怕而大氣不敢出。
最近,看到一個街訪的視頻。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路上的小朋友,問他們眼中的媽媽到底是什么樣?
“我媽總打我...”
“她老催我寫作業...”
“不讓我出去玩...”
無獨有偶,之前在一次母親節刷微博的過程中,看到一個互動話題叫#母親節套餐,媽媽再打我一次#,里面的回答都在表達,小時候被媽媽打過多少次,那時候的自己覺得有多絕望,多凄慘。
我隨即轉發給我的朋友,跟她聊起小時候被父母打過的趣事。雖說是“趣事”,但回想過去,內心總有一股委屈和失落。
孩子放棄表達,父母害怕失控
我朋友說她小時候很害怕做錯事,生怕做錯事了就會惹來一頓罵。她覺得父母就是權威,父母都是對的。
小時候她曾經嘗試過表達自己沒做錯,可是結果要不就遭到漠視,要不就是父母姿態更加居高臨下的痛罵。“我是你爸!”“我是你媽!”“我為你好!”甚至到后來她畏手畏腳,是不敢做任何事。
在這樣的不被允許表達、不平等的家庭氛圍中,讓她的害怕延續到成年。她看起來就是弱弱的,在權威人物(例如老師、老板)面前大氣也不敢出。+
因為從小開始,也不知道什么事在父母眼里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不知道做了什么事會引起父母的情緒狂潮,只知道自己“做錯了”就會引來一場風暴。
她已經把父母的憤怒和焦慮通通歸因為都是我的錯。
后來,接觸了心理學,她曾嘗試過為自己發聲。
曾試過跟父母澄清“你是你,我是我,你的情緒是你的,跟我沒關系。”可是父母已經習慣了這一直以來的方式,突然發覺女兒“不受控”了,于是比小時候吼得更大聲,更有氣勢。
父母因為孩子的表達而焦慮害怕,所以第一反應就是制止。殊不知,孩子不表達,以后就再也不表達了。
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每一次生生忍下的眼淚,以后會氤氳成他人生中的一場暴雨。
父母更不知道,孩子每一次吞下那些還沒說出的和不敢說出的話,以后都會是他無法承受的重量。
長大以后,孩子不會表達了。
是的,其實父母也在害怕,在焦慮。他們在害怕孩子失控。
潛意識里,他們害怕他們的情緒沒人負責,因為他們自己沒有力量承受自己的情緒,更沒有力量承受孩子因為自己情緒受傷的這個事實。然而,往往他們越害怕,就越要掌控孩子的言行。
孩子漸漸失去了表達自己的勇氣
網上有一段子:
“我還是很喜歡你,像小時候吃辣條,不看生產日期;像小時候我爸打我,不講道理。”
這句話大概是想突出“我喜歡你,不講道理。”可是那一句“像小時候我爸打我,不講道理。”莫名讓人覺得心酸。
平時生活中不難見到,父母想要孩子改變的就是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行為或者性格。忽略了孩子自身想要什么,生生地把孩子的需求堵在嘴里。
孩子是癥狀,父母是癥結。
很多父母都會說“他很不聽話”“有什么辦法可以給我教育他嗎”焦慮都寫在臉上。
反觀一旁的孩子,要不就一臉無所謂,要不就沉默。所以,這到底是孩子想要改變,還是父母想要孩子的改變?
父母一直想要控制孩子的人生,仿佛只要把孩子攥在手里就心安,不知不覺把孩子淪為了自己的附屬品。孩子越來越發不出自己的聲音。
我朋友成年以后,對于權威性的人總是下意識地順從,在這些人前她沒有自我,不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立場,她越來越累。
接觸了心理學,一點點覺察成長,才發現自己幼時被種下的根這么深。
面對權威人士時,她下意識的順從其實就是把對方投射成了父母。她害怕,害怕自己做錯事,不知道有什么后果。
明明很有才華,在工作上卻不敢表現;
明明工作繁雜瑣碎,已經讓她喘不過氣來,她還是無法說出現狀爭取自己的利益;
欠缺的除了勇氣,還有力量,勇敢表達自己的力量。
無法再那么純粹勇敢地表達自己。
當孩子越能被允許表達,
他才能越活出自己。
很多父母都走在學習成長、斬斷代際傳遞的成長路上。
如果你也曾是受傷的孩子,如果你也正走在成長路上,像文中提到的朋友一樣,苦于無法很好地表達自己,苦于無法活出更好的自己:
1. 允許自己有恨,恨與愛往往是孿生的
很多時候,這種恨是不被父母允許的,出于對父母的認同,這種恨也不被自己允許,久而久之,越積越深。
當你面對權威不敢表達的時候,你就把心中那個嚴厲的父母投射出去了,你對對方既害怕又有期待,期待他能打破你以往經歷的嚴厲父母,期待他能看到你。可是往往是不會的。
這種愛恨交織的感覺,還是要回歸到自身。因為恨隱藏在愛之下,我們試圖用愛去掩蓋那種恨。然而越是掩蓋,自己越痛苦,越不被看到。
連自己都看不到自己,期待別人的看見和救贖是不太可能的。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當你允許自己的恨時,愛才會流動”。
允許自己有恨。尊重自己的感受。
要看到自己,接納自己。
2. 好好覺察,學會表達,如實表達自己的感受
小時候吞下了不敢說出的話,吞下的還有自己的真正感受。這模式一直貫穿著我們一生。長大以后,明明心有所感所想,也習慣性壓抑,或者說明明感覺到了不舒服,但下意識保護自己,習慣性隔離了自己的感受,試圖粉飾太平。
你可以去嘗試體會覺察一下自己真正的情緒,只有這樣你才能更準確了解自己,走出表達自己的第一步。嘗試開口表達你真實的感受,這種表達是坦然而真誠的,只講感受不指責。對方一開始可能會不習慣你這樣的轉變。
別害怕別退縮,多表達幾次。那只是你的感受,你可以更理直氣壯些。
3. 分清界限
很多父母跟孩子之間是界限不清的。
當你在表達的時候,你會受到別人的指責或者攻擊。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你講的只是“感受”,感受并沒有好壞之分,那是你的感受。對方往往會覺得自己被指責了。總是有個過程的。
要知道,他們的攻擊或指責不是針對你,而是通過指責把他們所感受到的扔回給你,這樣他們就不會有內疚不會有不舒服。
我記得當我學習心理學之后,學會了如實表達自己。有一次電話我媽說一句話讓我很不舒服,我跟她說:“媽媽,你剛剛那句話讓我覺得很不舒服。”
我媽聽到后立刻跳腳,急了“哇!你怎么這么敏感啊?學心理學是這樣的嗎?”我有點委屈。
隨后就釋然了。我告訴她“媽,我在表達這句話讓我不舒服呢,這是我的感受。”
我知道其實媽媽在害怕,害怕我這句話是在告訴她“媽媽,因為你說的這句話,我受傷了。”所以她迫不及待攻擊我,證明“我沒錯,女兒沒因為我受傷。”以及緩解她“犯錯”后的焦慮。
現在,在一次次的表達中,我媽媽也知道我在表達事不是針對人,更能坦然更有力量地理解我所表達的感受。
你表達感受的同時,對方會有自己的感受。這是很正常的,雙方都會需要一個適應緩沖期。
再沒有第二個童年。我們回不去了。
可是你要相信,現在的你可以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讓自己為自己勇敢發聲,試試。
沒關系的,你只是表達你自己。
當你學會了表達,從內在生出自己的力量,你才能更好地活出自己。END
*作者簡介陳漫初,本文轉載自胡慎之(ID:hushenzhixl)。胡慎之,關系心理學家,看清真相,是為了更好地選擇。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