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可孩子的負面情緒
發布時間:2021-12-16
1688閱讀
近年來,因為孩子無法處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而頻頻引發校園悲劇,為什么正值花季的少年會選擇如此輕易地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些案例令人心痛,也引人深思。
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領航人,當孩子無法應對負面情緒的困擾時,或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的煩惱而經常郁郁寡歡時,父母和老師應該如何幫孩子控制好情緒?如何讓他們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健康成長?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蘇珊·戴維在《情緒可控力》一書中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思路。
01
認可孩子的負面情緒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我們可能會努力消除孩子表現出的絕望或悲傷情緒:“哦,你只是有點兒累了”,“你只是餓了”或“這是一個必經階段”。有時,我們會粉飾他們的痛苦:“沒事的,寶貝,沒事的”。孩子此時可能會如同受到指控般感到內疚,即使這些話語來自一個關愛他的人。
如果孩子放學回家說:“沒有人跟我玩。”我們可能馬上就會說:“不用擔心,我和你玩。”或馬上著手聯系那個所謂的“挑事兒的同學”,為他尋找玩伴或把事情擺平。
在極端狀況下,我們可能會做出某些指令性的安慰,比如“振作起來,男孩不哭”,這其實是在暗示孩子,不舒服的情緒是軟弱的表現,應該避免。
這樣的反應方式盡管能解決當下的問題,卻也剝奪了孩子與負面情緒和解的關鍵機會。如果你花時間去接受他的情緒,安慰他有這些情緒很正常、很健康,你就能極大地幫助孩子掌握應對情緒的方法。
控制好情緒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讓孩子知道,我們完整、清楚且毫無偏見地理解他們,接受并認可他們的情緒體驗。這實際上是在幫助孩子安靜下來。事實證明,如果父母接受了孩子的情緒,孩子激烈的情緒通常會減弱。盡管我們迫切地想解決問題,但最好還是停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通過具體的例子向孩子展示如何理解當下發生的事情。
當孩子感覺得到了周圍人的充分了解和認可時,他就會感覺到愛和安全感。我們都看見過正在學步的孩子跑到遠處去探索新的事物,他會不時回頭看一下,確保看護者還在身后,并且相信他們一直在那里不會離開。正是這種安全感讓孩子得以勇敢地探索廣闊的世界。
孩子對安全感的理解通常是:我,連同我所有的榮耀,我所有的壞脾氣和缺點,都會被愛和接受。這種安全感不僅可以讓孩子去外面的世界冒險,也能讓他們帶著自己的情緒去冒險,依次找到管理或應對每一種情緒的方法。
如果孩子可以無拘無束地體會所有的情緒,不用擔心被懲罰或不得不進行自我檢查,他就能學到一些重要的經驗教訓:
情緒會過去。情緒是暫時的。精神體驗不需要我采取具體的行動。
情緒并不可怕。不管情緒在此刻看起來有多么強烈或多么糟糕,我自己都比情緒重要。
情緒是老師。它們包含著一些信息,可以幫助我找到對我和對別人來說真正重要的事情。
需要說明一點,認可并接受孩子的情緒,并不是說你需要不限制地容忍他們的壞脾氣或無禮行為。你可以讓孩子知道他的感受是真實的,你也一樣感同身受,但要教會孩子客觀對待自己的情緒。幫助孩子,讓他學會給情緒貼標簽,告訴他,不需要控制自己的感受,但的確需要控制自己的行為。
02
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自主性是終身成長的基石,對孩子的道德發展至關重要。自主性意味著自治或自我管理。用心理學上的話來說:一個有自治能力的人會根據自己的選擇生活。但自治能力與純粹的獨立并不是一回事。
一個青少年因為父母的要求而天每早早回家,可能只是因為他害怕受到懲罰或因不聽話而感到內疚,這和違反宵禁、表達反抗的青少年一樣,其行為都不是自主性的。相反,如果這個青少年會按時回家是因為家規,并且相信這個規定是完全有效且十分合理的,那么他的行為就是自主性行為。
下面是培養孩子自主性的一些方法:
尊重他真正的樣子(比如,一個喜歡畫畫的人),而不是尊重你希望他成為的那種人。
盡量讓他有做真實選擇的機會,這和不設限、不期待或讓他隨心所欲并不是一回事。
在沒有選擇的時候,給你的決定找一個好的依據。比如,為何學齡前兒童必須抓著大人的手過馬路?“因為你還小,司機可能看不見你,但他們看得見我”就是一個很好的理由。
盡量減少外在獎勵。比如不要因為孩子按時完成了家庭作業、考試取得了好成績等,就輕易給予貼紙、玩具或現金的獎勵。
后兩點特別關鍵,在強調物質獎勵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也很難形成強烈的自主意識。一些人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受外部獎勵的驅使去做事,已有研究證明,與受內在動機驅使的人相比,前者的開心程度、成就感和人際關系滿意度都較低。
鼓勵自主性其實也是在幫助孩子形成一套行為理念,一套自己的價值觀。這一點對孩子特別重要,因為他們現在以及將來肯定要面臨很多模棱兩可的選擇(比如要不要冒險做某事),處理各種不確定的情況,能否得到回報也未可知。只有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讓他們認識和相信自己的價值,他們才能發現自己的價值觀和“想做”的動機,這是他們開啟屬于自己的未來之門的必經之路。
03
幫孩子進行情緒訓練
控制好情緒的第一步是“接近情緒”、“接受情緒”,那么,我們應如何幫孩子“走出情緒”呢?
其中最好的一種方式就是鼓勵孩子進行頭腦風暴,支持他們獨立自主地尋找對他們而言很有意義的解決方案。這樣不僅培養可以他們的自主性,讓他們可以獨自去遨游世界,也能增強他們的責任感。
我們可以幫助孩子進行情緒微調。微調是指那些能幫助孩子迎接挑戰,接近他們的重要目標的小小改變。這里需要重點關注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這個過程是指勇于嘗試,善于發現的過程。
例如,我的同事喬恩曾和他的兒子一起參加了一場父子高爾夫球比賽,他的兒子當時6歲。這個比賽的規則是:成人與成人比,小孩與小孩比。在比賽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喬恩突然看見兒子基思在哭。他給了兒子一個擁抱,并輕聲問基思為何哭泣。但在比賽場上,條件并不允許他們解決問題后再完成比賽。
于是喬恩建議兒子想哭就哭,但他也問兒子能不能一邊哭一邊打高爾夫球。他向兒子許諾,如果他能打完整場比賽,比賽一結束,他們就一起深入探討他難過的真正原因。基思答應了。于是父子倆再次分開,回到各自的小組堅持打完了比賽。基思甚至還因為表現出色獲了獎。
一個閱歷不夠豐富的父親很容易做出讓孩子抑制情緒的舉動,讓孩子把負面情緒隱藏起來以完成比賽,而孩子在比賽的過程中會一直心驚膽戰。通常當我們要求哭泣或生氣的孩子按照社會普遍接受的方式去表現時,我們就是在無意中給他們傳遞一個錯誤信息:我們不在乎他們的感受。
但喬恩稍做停頓,帶著同情心承認和接受了兒子的情緒,坦然面對兒子的煩惱。這足以幫助基思走出來,專注于自己的情緒、同情自己。與此同時,他還能繼續去做當下他需要做的事情——完成高爾夫比賽。
后來在他們交談的時候,喬恩才知道,兒子竟然是因為丟了一個高爾夫球而難過落淚。在一個6歲小孩的心中,高爾夫球是很貴的,所以原本微不足道的小事升級成了一件令他恐慌的大事。
喬恩告訴我,這件事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現在他依然會提醒兒子:哭和比賽可以同時進行。事實上,那種“把比賽進行到底”的做法就是在教會孩子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時代的飛速變化讓我們意識到,過去的管教方式對很多孩子造成了心理傷害。父母和老師應如何更好地保護孩子,讓他們的心靈避免受到傷害?認可孩子的負面情緒,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幫孩子進行情緒訓練,都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應對情緒起伏所帶來的困擾,讓他們在成長路上成為最好的自己。
(摘編自蘇珊·戴維《情緒可控力》)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