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邊界
發布時間:2021-11-26
1493閱讀
在電影《狗十三》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學校組建了學習興趣小組,少女李玩酷愛物理,尤其是天文,但爸爸卻覺得英語成績的提高更有利于未來的升學,便搶過她手中的筆,強行改成了英語興趣小組。
父女倆矛盾爆發,爸爸買了只金毛犬作為禮物“賠罪”,她給狗起名叫“愛因斯坦”。
后來,爺爺在一次買菜遛狗的當口,弄丟了小狗“愛因斯坦”,李玩發瘋一樣尋找,但被家人阻止,在一番“雞飛狗跳”之后,爸爸想了一個主意,又買了一只金毛犬,告訴女兒這就是愛因斯坦。
學習、興趣、觀念矛盾……這片段道出了多少中國家庭親子沖突的原因,而這些問題更多發于青春期,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感到心力交瘁。
1.
你媽把你“推”著走
一個高中女生因和老師的關系緊張前來咨詢,這個女孩想預約到下午三點,但她的母親強硬地要求改到一點半,并說等到咨詢結束要帶孩子出去散心,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并表達了自己的關心與開明。
但來訪者并不想根據母親的安排進行,只想結束后好好休息。
下午兩點,這個高中生走進了咨詢室,首先她通過遲到的行為,來和家長進行無聲的抗爭。
我們探討了遲到的原因,她說她感覺自己從未活過,母親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用“我都是為你好”的幌子,強行地包裹在她的身上,當觸碰到這個問題后,來訪者委屈的淚水伴隨了余下的時間。
她說她有一個無微不至的母親,關愛的觸手蔓延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小到洗頭的時間和穿衣的方式,大到未來的志愿填報以及人生的規劃。媽媽一方面會和她強調自己是個開明的家長,讓她自由地表達想法,另一方面又否認她的真實感受,時刻緊握主動權,牢牢地將她控制。
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自我的感受和想法被否定,但同時她還需要配合自己“開明”的母親,只好發展出一個外殼,來配合外界的需要,雖然活著,但卻始終被一種虛無的感受纏繞,尋找不到自我價值。
這個外殼是一種表面上的和諧,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讓真實的自我“死亡”。
他們外在的表現往往是社交退縮或是給人一種“虛偽”的感覺,甚至有不錯的學習成績,但依舊被抑郁情緒困擾,身體也總是容易疲憊或犯困,一個來訪者夢見兩個自己在打擂臺,身穿西服的自己蜷縮在賽場的一角,另一個上半身赤裸的自己,握緊拳頭,怒目而視。
一些青春期少年兒童的“叛逆”,其實是在自我救贖,他們通過激烈的反抗,來爭取真實自己的地位。
2.
消失的邊界
一位母親因為親子關系前來咨詢,她感到很委屈,在咨詢室一邊流淚一邊訴說,自己對孩子那么好,做飯提前定好營養配比,衣服按季節分類,家里電視也不看陪他學習……卻不被領情還遭嫌棄,矛盾沖突點,就在前不久,她青春期的兒子穿著三角褲衩沖她怒吼:“你不是那么喜歡管我嗎,以后給我洗澡得了。”
來訪者知道這是氣話,因為,她一直反復叮囑兒子搓澡的注意事項,先洗哪里,然后再做什么,洗完澡還要喝杯熱牛奶好睡覺。
曾奇峰老師說過,父母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成為自己國土上的國王。這意味著在一定的能力范圍內,尊重他們發展自己經濟、政治和軍事的機會及權利。
如果這種邊界被反復入侵,作為家長事事都要插手,孩子就會陷入一種矛盾的狀態,在潛意識里,他們不知道什么事自己可以做主,而外在的表現也常常投射出這種矛盾。
比如:在寫作業時,一方面希望不被打擾,但同時又需要反復地監督,否則就無法完成。
子女越是成長,越是會觸發一些父母的的分離焦慮,潛意識里就會通過各種方式去控制孩子。比如:反復地告訴他們該如何洗澡,如果面對的是一個3歲的小孩,這無可厚非,但是一個16歲的男孩會感受到羞辱,憤怒是防御手段之一,或者他們認同了這種操控,讓自己變得幼稚,去配合母親潛意識的愿望。
孩子的“叛逆”,有時候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土”,建立心理邊界。
3.
消失的發動機
一名初三的男孩回憶起小學的時候,用半天的時間安裝好一臺玩具四驅車,當父親下班時,他興奮地跑過去展示,卻換來一句冰冷的懷疑:“這不可能是你安的。”
那臺四驅車一直靜靜地放在角落里,而它的發動機早壞掉了。
自體心理學認為,父母通過恰到好處的回應孩子,來幫助他們建立自體,這個自體指的是整個心理結構的主導部分,就好像一臺汽車的發動機,是人格中的“芯片”部分。
當今很多家庭,寶寶在出生一周歲時,大家都會在桌子上擺放幾個物件供孩子們“抓周”,一般是書籍、筆墨、算盤或錢幣等等,通過他們的選擇,來判斷以后的“職業發展方向”,然后進行相應的培養。
雖然這種“抓周”并不完全科學,但這也有點像建立自體的一個過程,這僅僅是個開始,后來的成長環境才是起關鍵性作用的。
當一個寶寶堆砌好一個玩具城堡,給洋娃娃配上漂亮的衣服,或者是組裝好一臺玩具四驅車,他們會把目光投向父母,期待獲得情感上的回應。
在生活中無數個類似時刻,作為爸爸媽媽,如果能及時和有效地給予他們反饋,這個孩子就會逐漸地意識到我是誰,可以做什么,不擅長做什么等等,這會帶來一種穩定的感覺。
“恰到好處的回應”,還會帶來另外一份禮物,就是強大的內驅力,這是一種自發的動力,源于某些類似于天賦的東西和父母反饋時溫暖的情感體驗,他們會主動地鉆研某項事務,因為這些全部出于自己的意愿。
有些孩子被游戲恰到好處的回應,卻被作業和作業背后的家長無情的攻擊。
那些缺少回應,甚至沒有被回應的孩子,自體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在和青春期成長的需要碰撞,導致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電影《狗十三》中的后來的小狗“假愛因斯坦”,漸漸被李玩接受,但意外還是發生了,這條金毛犬被同父異母調皮的弟弟惹急,直接咬哭了他,后媽暴怒,要求立即把狗送到狗肉館,以解咬兒之恨。
在李玩的懇求和挽留中,假愛因斯坦被爸爸帶走,消失不見。
影片的最后,搞砸了英語演講比賽的李玩,物理競技獲得冠軍,保送到重點高中,全家聚在一起慶祝,一位遠方親戚特地點了一道紅燒狗肉犒勞這個學霸,她并沒有反抗或叛逆,而是夾起一塊,放到嘴里……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