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變為“壓力群”
發布時間:2021-11-06
1588閱讀
家長群本應是家校溝通的橋梁,近年來,卻逐漸成為了“壓力群”。
今年國慶前夕,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上突然情緒崩潰。
由于經常不回復家長群信息,他被老師當場點名提醒,于是他忍不住邊哭邊解釋:
“我天天加班到凌晨,開會又要盯著孩子,怎么看得過來。”
這讓我想起同事張姐。
有一次,因為女兒作業錯誤太多,她連續被老師在家長群提醒了三回。
她坦言道:
“當時我的臉上就像挨了三巴掌,熱辣辣的疼。”
通過觀察,我發現:
每次老師在家長群里表揚或批評孩子時,許多父母也會不由自主地感到驕傲或羞愧;
有的甚至還會產生比孩子本人劇烈得多的情緒反應,比如欣喜若狂或暴跳如雷。
他們的情緒似乎總是被家長群動態牢牢牽制著,充滿了緊張與焦慮。
這種巨大的牽制背后,其實源自于一種無意識的「過度卷入」。
在卷入的過程中,父母往往會不自覺地進入到一個孩童的世界去面對成人的問題。
從而導致角色錯位,引發一系列矛盾。
我的朋友玲玲,便是如此。
女兒剛出生的時候,玲玲學習了許多科學的育兒理念,并致力于讓女兒自由、快樂地成長。
前六年,母女相處融洽,過得很開心。
但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以后,一切逐漸開始變樣。
由于沒有學習過幼小銜接課程,女兒的基礎比較薄弱,無論是寫字還是算數,都比同齡人略遜一籌。
也因此,玲玲常常會被老師在群里提醒,要多關心孩子的學習。
一開始,她并沒有特別在意。
但慢慢地,隨著群里牛娃家長們的變相攀比越來越頻繁——
今日曬孩子的成績;
明日長篇大論地發表孩子的獲獎感言;
后天曬孩子在家勤學苦練的視頻……
玲玲越來越無法淡定了。
她開始懷疑自己的教育模式,同時也開始嫌棄女兒的不作為。
某天接到老師的一個私信后,她徹底慌了。
私信上面寫著:
“您的孩子本次測驗全班倒數第一,請重視!”
當時,她心中升起一股強烈的羞恥感,就好像是自己考了0分,然后站在講臺上被大家嘲笑一樣。
于是,她變得越來越焦慮。
為了讓女兒快速跟上學習的步伐,她開啟了虎媽式的陪讀生涯——
一有空就把女兒拽進房間里學習,連周末也不放過。
為了提高效率,她甚至還自己當起了老師,把所有知識全部消化攪碎,再一點點灌輸給孩子。
終于有一天,老師在群里表揚了女兒的進步。
那一刻,玲玲激動得熱淚盈眶,仿佛成功逆襲的不是女兒,而是自己。
然而,這僅僅是“淪陷”之路的開始。
從那以后,玲玲滿心歡喜地加入了群里的曬娃隊列,并樂此不疲地享受著被老師表揚、被其他家長驚羨的榮光。
同時,為了維持高位的榮光,她不得不持續超負荷地付出時間和精力。
每天晚上寸步不離地盯著女兒寫作業,不放過一絲紕漏;
即便是白天,她也會時常盯著家長群里的各種信息,高度緊張。
如果女兒當天榮獲表揚,她會非常歡喜,容光煥發;
反之,她則會非常沮喪,并加倍斥責女兒。
至此,玲玲徹底“淪陷”了。
在這種高壓氛圍下,她的情緒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在女兒面前,她甚至演變成了一個喜怒無常的“暴君”,隨時會發射出暴風雨式的攻擊。
也因此,母女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張。
從玲玲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諸多父母在家長群面前的普遍縮影——
不由自主地卷入,越來越焦慮,越來越憔悴。
可為什么會這樣呢?
我想了想,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源于一種「無意識的退行」。
家長群,在一定程度上代入了學校的氛圍,激活起我們小時候與老師相處的種種場景。
在這樣的場景里,老師就是絕對的權威,擁有檢驗和評價“我”的權利。
從而形成一種錯覺:
一旦被老師點名提醒,就意味著“我”做得不夠好;
“我”必須努力改正,做到更好,去爭取老師的表揚與認可。
這個時候,“我”不再是父母,不再是一名成年人,而是老師跟前的一名學生。
渴望被看見,渴望得到認可,是我們大部分人在成長過程中的終極渴求。
也因此,我們容易在家長群里把自己代入到孩子的角色中,去尋求老師的肯定,以此達成自己童年時期未被滿足的愿望。
另一方面是源于與孩子的「共生幻想」。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至少需要經歷兩次分離:
一次是生理上的分離;
另一次是心理上的分離。
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是拒絕分離的,他們不愿意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在家長群里,父母和孩子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所以,當看到老師表揚或批評孩子時,他們會覺得老師在說自己,從而產生興奮或羞恥的感覺。
長此以往,老師、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便開始發生錯位,變得越來越混亂。
一方面,老師似乎擁有著絕對的權威,安排、監督著父母與孩子的行為日常;
另一方面,父母則仿佛退化成了學生,接受著老師的評價與檢驗;
更糟糕的是,原本應該作為主角的孩子,卻被動地成為了服從老師權威、滿足父母需求的載體,徹底喪失了主觀能動性。
在這樣一種錯位的關系中,矛盾自然就產生了。
其實,玲玲在后來也明顯感覺到,似乎只有自己一個人在拼命圍著家長群轉,越來越疲憊。
女兒卻反而像個工具人一樣,毫無激情。
直到有一次,看到女兒因為上課走神而再次被老師公開批評,玲玲徹底暴怒了。
她粗暴地撕毀了女兒的課本,并大聲責罵起來。
當時女兒也被嚇壞了,一邊哭著跑進房間,一邊瘋狂大喊:
“你不是我的媽媽,你是惡魔!我的媽媽會保護我,不會這樣打我罵我……”
玲玲也忍不住抱頭痛哭起來,看著眼前同樣瀕臨崩潰的女兒,她深深地意識到出問題了。
冷靜過后,她誠懇地向女兒認了錯,并開啟了自我反省的歷程。
后來,在咨詢師的幫助下,她逐漸意識到:
因為小時候很少得到老師與父母的認可,所以她不自覺地退化成孩童狀態,卷入進家長群里尋求認可。
卷入得越深,她就越迷失,直到最終演變成女兒口中的惡魔。
當這些渴求不斷被澄清以后,她也逐漸跳出了潛意識里的孩童狀態,回歸到現實的成人狀態。
當她以一個成人的姿態和立場,去處理問題的時候,整個人的定力和力量感就跟著出來了。
前幾天,女兒因為在學校與同學打架,又被班主任在群里點名批評了。
盡管心中依然會升起一股無名的羞恥與憤怒,但她提醒自己,不要提前代入自己的情感需求。
她想起自己小時候正是因為懼怕老師的權威,加之被批評的時候父母也沒有站在自己立場去考慮問題,才會使得心中的羞恥感被不斷放大。
努力冷靜過后,她心平氣和地向女兒澄清了事情的緣由。
當證實了原來錯在對方的的時候,她撥通了班主任的電話,讓女兒詳細地解釋了事情的經過,為自己正名。
隨后,她撫慰了女兒的委屈,并認真地與女兒探討除了打架之外更好的解決方案。
那一刻,她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既平息了自己的焦慮,也撫慰了孩子的不安。
她不再是一個失控的孩子,而是一個媽媽,是孩子背后的那道墻。
寫在最后
不可否認,現在的家長群,把曾經一年一度的家校溝通頻率,上升到了一天N次。
甚至可以說,它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們也許無法改變這個現象,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去過度卷入,而是以一個成人的姿態去面對它。
把主體角色歸還給孩子,把獲取真實體驗的權利歸還給孩子,不作變相夸大,也不做刻意剝奪。
如此一來,孩子、老師的角色也自然而然地跟著歸位了。
多年前,我看過一個丹麥的教育記錄片。
里面有一位單親媽媽,因為孩子學習成績很差,她被班主任要求晚上在家輔導孩子寫作業。
她平靜地回答:
“我的孩子不喜歡學習,成績不好,這是事實。
但他很有音樂天賦,是個很棒的吉他手,我為他感到驕傲。
同時,作為一名單親母親,我渴望晚上可以陪孩子看看電影、玩玩游戲,度過愉悅的親子時光,而不是過度承接學校老師的責任。”
也許她的觀點并不適用于我們的國度,但我很欣賞她面對這個問題的立場和姿態。
像個成年人一樣,不懼權威,不會因為老師否定了自己的孩子而驚慌失措;
像個媽媽一樣,看見并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承認他的不足,同時也肯定他的優點。
而這,便足夠了。END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