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行定義他人是一種控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被人強行定義,貼標簽過?
最近體驗了一下,感覺太酸爽了。
模擬一段對話,給大家感受一下哈:
李雷:你是特別憂郁的人,就像小王子。
韓梅梅:哈哈是么,其實我也很逗逼的。
李雷:逗逼也是對憂郁的防御。你就是很悲傷的。
韓梅梅:每個人看法不同吧。
李雷:不是,是你不想承認罷了。
韓梅梅:額,不不不,我確實也不是你想的那樣啦。
李雷:呵呵,不需要跟你爭,反正我知道你是什么人。
韓梅梅:額哈哈(無奈的苦笑)。我有事先閃,下次再聊哈。
李雷:躲什么呀?被我看穿了吧。
韓梅梅:。。。。。。。。
韓梅梅這輩子都得以憂郁悲傷的形象活在李雷心中了。
“反正我知道你是什么人”這句話實在太有效力了,簡直就是沒辦法解鎖的手銬。
【你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如果你試圖想證明自己是個圓形,他會覺得你是在狡辯:果然不會承認吧哼。
如果你不打算證明,那也正好坐實了他的推測:果然如我所料吧哼。
這就好像是,未經他人同意,就把他人拉進了自己的世界里強暴了一輪。
這種強暴思維,其實就是不給對方以更多的可能性。
曾奇峰老師發明了個詞兒叫:降低他人可塑性。
為什么非要這樣定義死他人呢?
也許這種“定義”可以讓自己處在一個可操控的安全范圍內。
在意識層面,你也許會說,你對某人的認知和定論,是你多年行走江湖閱人無數的經驗。
但很可能你只是害怕人性的深不可測給你帶來傷害。
為了避免他人不確定的變動性,先在自己心里給他貼上標簽,下個定義。
這也可以算是變被動為主動的防御,起碼當對方真的傷害的時候,你也早已做了預測,不會讓自己出于被動的位置上。
這樣的蓋棺定論,也就像是給一個不斷蹦跶的僵尸貼上了鎮尸靈符一樣。
所以,這里的定義,我們可以把它稱為:控制。
別人怎么想的他都知道,別人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活在自己建構的幻想之中。
這樣確保自己始終是掌控的。
控制是對失控的恐懼
我的答疑群里,一個媽媽說了這么個事情:
“我兒子最近接二連三的自己剪頭發,發型前簾已經是狗啃的狀態了。第一次我以為他可能是好奇,第二次我沒問出原因,昨晚第三次依然問不出什么。我就暴怒了,我感覺到了恨意。這家伙太難養了,我這扒心扒肺的試圖去理解你,可他卻什么回應也不給我。好像他一把把我撂進了那個未知的區域。我就恐懼,憤怒。然后好恨好恨他啊。”
她的疑惑是:兒子為什么這樣?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或者更根本的質疑是:“你為什么可以有我所不了解的想法?!”
為什么在我眼里一點點長大的孩子,會有我完全不知道看不見的一面?
而那一面,是超出了她曾經的定義范圍的。
自己對兒子的定義,是這位媽媽的可控制范圍。
就像是一個有邊框的區域。
兒子應該始終處在這個區域內,那么她對他的了解就是確定的。
確定帶來安全,帶來掌控感。
而當兒子超出了這樣的一個安全的范圍之外,那么意味著,兒子有更大的可塑性,不確定性。
媽媽的人格不夠強大的話,她就會懼怕這樣的可塑性。
根本上是對自己的無能感,不可掌控感的暴怒。
全能感被挫敗,感受到自己不可能掌控一切。
對于掌控感的過度需要,很可能來自早年缺乏滋養而無法健全的發展人格有關。
這個內在的心理邏輯可能是以這樣的一個閉環的形式展開的:
定義你——為了控制你——控制是因為害怕失控——源自嬰兒及童年期的需求未滿足(自主性缺失/夸大自體)——通過控制獲得掌控感安全感
害怕失控的原因
01
源于早年自主性的喪失
大多數對控制極其在意的人,早年也許是嚴重缺乏自主性的。
在現實生活里,缺乏必要的掌控感。
尤其常見于被“過度滿足”和“高壓管控”的養育環境。
試想一下,當一個孩子想爬上高高的櫥柜去探索一番的?時候,在他剛爬上去還沒??感到害怕的時候,媽媽就把孩子抱下來了。那么她就讓孩子喪失了一次體驗自己焦慮和害怕的機會。
或者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當你想自己親自去剝一下蝦殼,打開一個花生,去獲得對事物的體驗和掌控感的時候。
媽媽立馬上手幫你全部搞定了,她用所謂的愛,閹割了你。
這讓你感到沮喪,你失去了一切的控制力。
?? 而高壓管控的環境里,當孩子在嬰幼兒期,會做很多成年人眼里不能做的事時,孩子沒有聽父母的話繼續做。
當這個情景出現時,父母會有很多焦慮:如果我現在不管他,以后發展成完全沒有自控能力的人怎么辦?
那么孩子可能不聽你的,會堅持做自己的,這就是孩子的自主力萌發期,但你的管控帶給孩子的體驗是非常失控的體驗。
到了青少年期,父母可能通過一些極端的辦法,直接禁止和懲罰。
比如讓你看書,你就不許玩耍。讓你活潑嘴甜有禮貌,你就不能少言寡語不合群。
父母用“過度苛刻”剝奪了你的自主性。
“爸爸媽媽可都是為了你好!”你只能無奈的默默累積怨恨。
早年被過度控制,于是長大了也同樣用控制來對待外界,這是精神分析防御機制里的:向攻擊者認同。
02
對全能感喪失的防御
在外界的需求沒有被滿足,當不斷發出需要的信息,卻無人回應或屢屢遭拒。
只好無奈的退回到自身,幻想自己可以滿足自己。
這就是自體心理學中提到的夸大性自體。
當理想化的雙親幻滅之后,你就退回到了自給自足的夸大里。
所以為了避免全能感的喪失,需要讓自己處于一種對外界的掌控狀態里。
外界都是確定的,自己是可以定義的。
當現實中出現不能控制的局面時,夸大的自體就會啟動保護,用“定義”你,來獲得掌控感。
在早年經歷中這些未被恰當滿足和共情失敗而導致的失控感,只能通過控制來防御。
而“定義”他人,就是這種控制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
擁抱不確定,走出恐懼
當我們試圖通過掌控外界來填補內在這些深層的需求和恐懼時,終究是徒勞無功的,反而創造出更深的挫敗感。
薩特說,他人是我們的地獄。
現代物理學中的“測不準原理”也說明了主體對客體的影響作用。
所有這些現象,都說明了被認識的客體,并不具有一定不變的實質,這就是一切現象空性的原理。
實際上我們并沒有任何理由以自己的認識,去定義他人。
你所見的世界,僅屬于你。
當我們拒絕去建立一個新的認知維度(定義他人或外界),是因為重復舊的模式(早年經歷),會讓我們活得很舒服,而舒服的象征就是子宮,回到那個最舒服的感覺里,就像是回到媽媽的子宮,這就是退行。
“定義”他人或外界,是對他人的一種閹割,降低了他人可塑性。這實質上是自己的一種對控制他人和外界來填補自己恐懼的需求,這是一個退行的,自我功能閹割的行為。也可以說是自我的可塑性降低,對自我靈活性的否認。
真正有效的是開始去了解是什么讓自己害怕,它們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又如何來滿足它們。
控制本身不是問題,為什么害怕失控才是什么。
需要全能感不是問題,為什么無法耐受全能感的喪失才是問題。
恐懼本身不是問題,為什么不接納恐懼才是問題。
我們可能會害怕如果自己接受了脆弱無能的存在,恐懼就會占據我們。
然而,恐懼并沒有因為我對它們的探索,而如我預期般的越來越強烈。事實上,剛好相反。
你可以選擇走出幻想,用真相來解放幻相。
檢視自己,就能了解現在的行為是怎么一回事,人格是怎么發展出來的,它的動機是什么,是什么東西限制了它,換句話說,如果你理解了你的恐懼,憤怒和痛苦,那么時候一到,這份理解就能幫你從其中解脫出來。
看到有段話說:“在泰坦尼克??號上爭頭等艙。當我們已經置身于泰坦尼克號,我??們的目標只在這艘船上,而不知道這艘船正在沉。”
所以,我們更要大膽地結束昨天的戰爭。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