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孩子,毀于父母的“完美主義”
發布時間:2021-05-29
1522閱讀
深夜,朋友發來一條微信:
“我太失敗了,當媽當成這個樣子,好累啊!”
原來這段時間,她兒子學習狀態不大好。
整天一臉沒睡醒的樣子,上課心不在焉,聽一會就趴到桌上。
寫作業拖拖拉拉,不到十一二點絕不睡覺。
朋友怕這樣下去,孩子和班上學霸的差距越拉越大。
于是,干脆陪讀監督孩子寫作業,周末還特地找練習題給孩子補課。
誰知孩子非但不體諒,還常常對她發火生氣。
今天朋友忍無可忍罵了兒子:“天天操心你的事,你還不認真學,你想氣死我嗎?”
兒子一句話頂回來:“你再逼我,我就不讀了!”
說完,就跑回房間反鎖門,整夜不出來,留下朋友在客廳暗自神傷。
她很苦惱,根本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聽了朋友的分享,我不禁想起了作家珍妮弗·辛尼說過的一句話:
“其實孩子并不是問題,而是當前的一些養育方法,才是問題所在。”
為人父母總感覺累,其實是心態不對。
1.
多少孩子,毀于父母的“完美主義”
《茉莉的最后一天》中,一開始就上演了孩子自殺的悲劇。
高材生林茉莉長相清秀、品學兼優,在父母面前始終奉命唯謹,根本不像是會主動自殺的小孩。
為了解開女兒自殺的真相,林媽媽嘗試了無數方法,找女兒的心理咨詢師、調查女兒的同學,甚至還翻箱倒柜偷看孩子的信。
直到她通過一項“黑科技”,才發現真相。
原來,是她的高要求、高標準把女兒逼上了絕路。
因為丈夫是學校教授,她是海外留學碩士,所以她不允許自己的女兒讓這個高知家庭蒙羞,要求女兒凡事都要以她的要求為標準。
為了能夠觀察女兒的一舉一動,她還在家安裝了無數個攝像頭。
茉莉喜歡寫小說,想要報讀文學系,她認為這是沒有出息的行為,堅決不同意。
在她窺探不到的地方,茉莉偷東西、見心理咨詢師,割腕無數次。
而跳樓自殺,看似毫無預兆,實則是對多年來被她高壓的要求和過分完美教育的爆發。
錢志亮教授認為,有“完美情結”的父母,伴隨著的可能是高要求、高期待、控制欲。
他們最常見的口頭禪是:
“你懂什么?聽我的!”
“別人都能做,為什么偏偏你不行?”
“我從來沒見過像你這么不聽話的孩子,生塊叉燒好過生你!”
在這種打壓下,孩子接收到的不是“我要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信息,而是“我根本就是個失敗者”。
他會壓抑內心的痛苦和沮喪,卻不代表他不在乎、不受傷。
一旦負面情緒無處安放,極有可能就爆發爭吵、打架、自殘、離家出走等極端問題。
心靈繪畫老師黃淑文說:“為什么有的孩子表現很糟糕?恰恰是大人操之過急,用自己的權威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深以為然。
完美教不出好孩子,反而破壞了親子間最原始的關系。
2.
越在意,越容易失誤
還記得去年那個“兒子考98分家長患抑郁癥”的新聞嗎?
媽媽不滿自己教的學生一半都考滿分,唯獨兒子做不到。
即便她送5歲的兒子上小學,悉心教導,可兒子越學越差。
在孩子考72分后,她崩潰了,干脆留遺書吃安眠藥自殺。
幸虧及時被發現,她撿回了一條命,也被診斷出患有重度抑郁癥。
新聞一出,網友們感慨萬千。
有父母表示理解,因為他們也為孩子的成長焦心勞思,絲毫不敢懈怠。
像我開頭提到的朋友,一海歸博士,自打孩子出生后,便辭掉外企高管的工作,全身心在家相夫教子。
為了給孩子最全面的營養,她經常去國外扛奶粉、營養品;
為了掌握時下最好最先進的育兒方法,她報了無數個培訓班,買了一大堆育兒書,廢寢忘食地研究。
有一次兒子生急病,她緊張極了,整晚睡不著,各種托關系掛大醫院的專家號。
后來,她還專門去網上輔修一個兒科醫學類的函授學位。
身邊的人,都敬佩她對孩子的付出,可也感到心疼:
每一次孩子和自己預期的不一樣,她就常常自責焦慮,怪自己做得不夠好。
總是追求完美,越是在意自己做得夠不夠好,最后反而會陷入玉石皆碎的境地。
心理學上有一個瓦倫達效應。
它認為,越是在意一個目的,就越容易患得患失,而失敗的可能性遠遠超乎想象。
養育兒女,亦是如此。
孩子讀書不行、表現不積極、總是犯錯發昏,這樣的事情讓父母心生擔憂、焦慮和恐懼。
一旦過分擔憂緊張,事情往往會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
比如,孩子考試不合格,認為這樣下去以后肯定找不到好工作;在集體活動中表現不活躍,認為孩子人際交往能力不行,這樣下去很難交到朋友,影響前途。
在這種過分焦慮和在意下,孩子根本無法朝著父母心想的好方向發展,反而會頹喪挫敗。
教育的失敗,往往不是父母能力不足,而是內心過分在意結果,自己的焦慮導致的。
3.
做父母不求完美,只求完整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兒童自有其精神胚胎,當我們表現中有微小瑕疵時,孩子并沒有我們想的那么脆弱,相反,一定程度的挫折,是他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對于‘不完美’這件事,最好的適應起點,就是自己的父母。”
做父母不必事事追求完美,而是給孩子呈現最真實的自己,敢于調整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步伐就可以了。
陪伴孩子成長,調適健康心態,不完美但完整的父母可以做到這三點:
①給孩子的成長多一些時間,慢慢來
發展心理學表示,孩子的成長需要符合他自身的發展規律。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屬于自己能力的最近發展區。
即使很想孩子快快長大,能夠獨立自主,那也要等待他羽翼豐滿,能獨自飛翔。
有位作者曾在書中寫道: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催孩子快快長大,效果和拔苗助長是一樣的。
真想他日后穩步向前,何不多些耐心和時間,讓他按照自己的步伐,走出自己的人生呢?
等待教育,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②管教孩子需要控制度,60分即可
清華教授、作家格非曾分享自己參加國際精神治療領域的感受,提到專家們對于“最好的父母”的定義是,60分的父母是最好的父母。
對于孩子,既不是完全放任不管,也不是過分關注,60分即可。
放養型教養,容易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和愛,專制型教養,則會讓孩子始終感到自己做的不夠好,沉浸在自卑情緒中。
只有保持適當的管教尺度,才能讓孩子既享受到自由,又能和家人保持良好的互動和交流。
③把說話的權力還給孩子,細細聆聽
作家阿黛爾·法伯說:“如果家長能真正傾聽孩子的敘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達他們面臨的困境,有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我們能與他們產生共情。”
愛孩子,并不是靠說,而是靠做。
把說話的權力還給孩子,讓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是愛孩子的真實表現。
教育,從不是靠家長強勢,不停嘮叨就能見效。
更多的是,孩子說,家長來根據孩子的情況,一點點調整教育的方向和方法。
育兒專家尹建莉曾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中說到:
“真正高層次的教育,是讓孩子做自己,成為自由的人,做一個他自己原本期待和喜歡的樣子。”
成長不易,長成快樂幸福的樣子更是不易。
真心為孩子好,就不要總打著愛孩子的旗號,用自己的完美去逼孩子成長。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
少點用力,少些自以為是,少些權威的姿態,孩子會活得更自在,走得更輕松。
請記得,父母的天職應是助力孩子茁壯成長,而不是抑制他釋放天性。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