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顆發給孩子的糖都是滋養他一生的心理營養
發布時間:2021-05-26
1580閱讀
奇葩說有一期熱門辯題是:“生二胎必須經過老大的同意嗎”,一直以來憑借縝密邏輯與詼諧表達出圈的辯手傅首爾,在連連拋梗,引得眾人爆笑之后,說了這樣一段話: “兒子說,如果他(二胎)像我一樣不爭氣怎么辦,只有我這個當媽的,才懂他的不安,他其實是想表達,媽媽,是不是我在你心里不夠好。” “如果老大堅決不同意,是因為父母不配生二胎,這堅決的背后,是父母給的還不夠。” “當一個孩子手里有一百顆糖,他怎么會介意分享;當他手里只有兩顆糖,你又憑什么要求他大方。”
01 每一顆發給孩子的糖都是滋養他一生的心理營養
馬來西亞心理學專家林文采教授,針對咨詢案例中上萬個“問題”孩子的偏差行為,提出了“心理營養”的概念。
她將能夠滋養孩子一生的“心理營養”歸納為五大類,分別是:
無條件接納,重視,安全感,肯定認同和榜樣模范。
這五個方面的心理營養源自人類的心理天性,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極其重要,只有充分補足孩子的心理營養,才能夠讓孩子自信陽光,擁有充沛的生命力。
而傅首爾所說的孩子的這顆“糖”,就是五大心理營養中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3歲以前的孩子最需要汲取的心理營養,一個孩子只有吸收了足夠多的安全感,才能剪斷和媽媽共生的“心理臍帶”,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人。
如果這個分離過程沒有做好,孩子吸收的安全感不足,與媽媽分離時就會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比如大喊大叫、歇斯底里,甚至哭到崩潰。 孩子為什么說:媽媽,是不是我在你心里不夠好,所以你才想再生弟弟妹妹。因為安全感的匱乏讓孩子無法接受突然出現的落差,即將出現的競爭關系帶給他的只有不安和焦慮。 這種時候,媽媽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補足安全感,補足安全感的過程,就是補足他心理營養的過程,就是傅首爾說的發糖的過程。 這顆糖發起來其實并不難: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保持穩定的情緒與和諧的夫妻關系,當孩子表現出想要獨立自主的時候,給孩子“允許”——允許孩子自己做決定,選擇分離和獨立。 補足了安全感,孩子才會建立內在的自信,知道自己與媽媽的關系是穩定的、牢不可破的,知道即使有了弟弟妹妹,屬于他的那一百顆糖一顆也不會少。孩子內心充足,精神豐盛,便不再恐懼別人分走他的愛。 所以,當孩子說他一點都不想要弟弟妹妹的時候,不要簡單粗暴地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簽。
02 “在你生命中我最重要”
傅首爾之所以清楚“糖”對孩子的重要性,與她曾經心理營養極度匱乏的童年有關。 她說:
“我小時候,喝過洗潔精水,嚼過別人嘴里的泡泡糖。大部分時間都在冷臉冷眼、輕視責罵,以及無限的期待與要求中度過,沒有感受過什么溫情,我不知道被人抱在懷里沒事兒親一口是什么感覺。”
固執地往喉嚨里灌下刺激的洗潔精水,只因為生病就能見媽媽一面。一個從小不被看見的孩子,只能在稀薄的存在感里選擇傷害自己,換取媽媽給她的一點點專注時間。 童年的傅首爾,倔強地想用傷害自己,來證明她在媽媽的生命中的重要性。這種“重要”,也是五大心理營養之一,林文采教授稱之為:“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在生命之初,孩子需要有人把他看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嬰兒能夠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引起媽媽的注意,證實自己存在的價值。
但長大之后,孩子發現自己不再能時刻牽動媽媽的心時,就會拼命想辦法獲得父母的注意。有些孩子甚至認為:如果我無法用正面健康的方法來引起父母對我的注意,那么我就用一些不健康的方法——比如打架、生病。
當父母注意到孩子的反常,不得不花時間在孩子身上,甚至打罵孩子時,孩子才會覺得自己被看見、被重視。 沒有得到父母的重視,缺乏“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這種心理營養,會成為孩子一生的痛。將來到了戀愛結婚時,那些沒有被重視的孩子,往往會不斷要求配偶向他保證,他是重要的。 傅首爾說,她和學霸談過戀愛,和才子談過戀愛,和搖滾青年談過戀愛,最后都沒有辦法相處。
因為她年幼時缺失的心理營養一直都沒有補足,直到她遇到了丈夫“老劉”,這個能夠看見她,能夠接納她,能夠給她生命中重中之重的關注的人,補足了她童年的匱乏。
匱乏過的母親,怎么會不知道孩子對“糖”的渴望。 03 心理營養,來自于重要他人 圓桌派第四季,作家馬家輝說起糾纏自己一生的對食物的負擔的與愧疚感,只是因為小時候的一顆芒果。 小的時候,馬家輝非常愛吃芒果,但是每次和家里姐妹共享一顆時,他只能吃到薄薄的一片。于是,他自己悄悄攢錢買了一顆,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躲在廚房里吃。當他正在享受一整顆芒果所給他的那種滿足、充盈的感覺時,爸爸走了進來。 他說:我爸爸并沒有罵我,就是覺得我這個人怎么這么自私,一個人偷吃芒果不與姐妹分享。然后這件事情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被他不斷提起,講了快有三千遍。
自此,馬家輝開始對食物有了深深的罪疚感:“我不配去吃好吃的東西,一吃我就內疚。”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重要他人”,指的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社會化過程中,對孩子有決定性影響的人,這個人也是孩子模仿的榜樣。 這個“重要他人”的角色,通常是由父母承擔的。孩子會通過模仿父母來認識這個世界,孩子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加上自己本身原有的天生氣質,以及成長的實際經歷,都會影響孩子將來面對情緒問題時的處理方式和處理態度。 所以,父母固執的觀念、不經意的評判、不穩定的情緒,都可能成為推倒孩子穩定內在構建的第一顆多米諾骨牌,但同樣,父母的贊許、肯定與看見,也能夠成為孩子內在堅定的基石。 林文采教授說,能夠給予孩子心理營養的人,只有孩子眼中的“重要他人”。和孩子關系好的人,給予孩子的接納、信任或者肯定、贊美、認同,所產生的力量,是無法與重要他人相比的。
重要他人所做的,能夠被孩子吸收進入內在系統。孩子的頭腦里就像有臺攝像機,會把重要他人的言語和行為全部錄下來,作為孩子行事為人的模范,孩子也會從他的身上吸收心理營養。
充足的心理營養,就像陽光、空氣和水,能讓生命的花朵完全綻放。能夠給予孩子心理營養,點燃孩子的生命,讓孩子的生命之花綻放。給予孩子心理營養,是一種并不困難,又能夠使父母輕松,孩子快樂的教養方法。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