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女性,未婚,在社會上意味著什么?
發布時間:2021-04-08
1755閱讀
由以色列導演執導的中國女性紀錄片《剩女》講述了中國大齡未婚女青年面臨的種種壓力與困難,以及她們選擇何去何從的故事。
光看片名,沒有任何新意,甚至有歧視女性的嫌疑。然而看過的網友卻說:真實到讓人窒息。或許這就是影片連續幾周在豆瓣排名前列的原因之一。
1.
30+,女性,未婚,在社會上意味著什么?
影片一開始,是34歲的北漂律師華梅出現在某婚戀會所,她希望通過相親,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她提出對伴侶的要求:
①受過良好的教育;
②尊重女性,如能與妻子一起分擔家務。
接待她的會所負責人則鄭重地告訴她要“認清現實”:
①你長得并不漂亮;
②你年紀太大了;
③即使現在遇到合適的結婚對象,到明年生孩子,你也是個高齡產婦了。
言下之意是,在婚戀市場,你并不具備競爭力,不要再挑挑揀揀了。當華梅堅持認為自己的年齡沒什么問題時,負責人再次“坦誠”地告訴她:你的性格太硬了,希望你軟一些。
簡單幾分鐘對話,婚戀市場對女性標準躍然紙上:你得年輕,漂亮,如果你不年輕也不漂亮,那你至少要性格溫順。像華梅這種有想法,個性獨立的女子自然不討喜。
華梅繼續到公園相親角碰運氣,她與一位替兒子相親的阿姨聊天,阿姨一聽她是律師,連忙擺手:那不行的,要是我跟你吵架,你動不動搬出個民法、刑法什么的,我吵得過你嗎?咱不談了行嗎?我害怕。
讓人哭笑不得又無可奈何。
華梅大概沒想到,她的職業,在旁人看來體面的職業,竟成了被嫌棄的理由。
華梅與相親對象見面,遇到一個山東老鄉,當華梅告訴對方,自己有5姐妹,老家在鄉下的時候,對方掩飾不住的優越感:我們家在城里,我是獨生子......
而另一相親對象,直接跟華梅說,成了家,我要占主導地位的,我不希望我的另一半比我強。
華梅的獨立,依然被嫌棄。
婚姻市場,相親對象帶給自己的遭遇和壓力,過了就過了。而家庭給自己的壓力,卻是永遠的傷痛。
2.
來自家庭的壓力有多大?
華梅回到老家,姐姐教外甥稱呼她“光棍姨”,還揶揄她說,村里有個老頭沒結婚,你去跟那老頭過!
更有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一起勸說華梅:
不結婚再幸福也不叫幸福!
不結婚是要判刑的!
就是讀書讀傻了!
全家人為你的事(還沒結婚)在村里抬不起頭!
似乎沒有結婚就是個失敗者,誰都可以嘲笑你,指責你。
當華梅質疑情緒最激動的姐姐:“你覺得你結婚幸福嗎?”
姐姐不容置疑地說:“我結婚生孩子了當然比你幸福!”
在姐姐眼里,女人只有結婚生子才是正道,女人的全部價值,也只體現在婚姻里。
如果說來自姐姐們的壓力華梅還能承受,那么來自父母的恩情與壓力,她便無力招架了。
父親難過地說,你小時候要什么我都想方設法給你,你考上大學,為供你讀書,我經常半夜就起來干活。
一直沉默的母親說,為你的事,你爸爸經常睡不著覺。
此時的華梅,忍不住的無力與淚眼婆娑。
如許多30+的女孩子一樣,她們褪去了畢業時的青澀,工作逐漸得心應手,收入也越來越可觀,她們不覺得單身有什么問題,甚至正享受單身的樂趣。然而來自父母的壓力,當他們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跟你說“不結婚就是不孝”時,深受孝文化影響的我們,深深地懷疑自己是不是也該找個“差不多”的人結婚。
而這種壓力,遠遠比“還沒結婚”本身的壓力要大得多。
有些父母,他們特別擔心女兒“上了年紀”還沒結婚,因為很多人認為那是被“剩下”的,被剩下的就是殘次品,家里有個殘次品,那是多沒面子的事!所以他們會三天兩頭催你結婚,以便自己有面子。至于女兒單身過得如何,結婚了是否會更幸福,他們并不關心。在他們看來,找個差不多的人結婚,無論如何都比單身強。
第二位主人公徐敏,28歲,北京人,是一名播音員。她之前交往了一個南京的男朋友,但由于媽媽不同意,兩人分手了。
在徐敏家里,媽媽說了算,她從小就是個順從聽話的孩子。她只能照著媽媽的要求找男友:非北京戶口不要,非體制內不要。
徐敏很想擺脫媽媽的控制,她嘗試跟母親溝通,卻異常艱難。
她哭訴著說:“從小到大我都必須聽你的,不聽你的你就要懲罰我,你從來都不尊重我,我一直都很怕你。”
母親卻一直面無表情,不容否認地怒斥:“我辛苦培養你這么多年,高價供你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給你買車買房,你現在卻把我說得一無是處,一點面子都不給我。”然后摔門而去。
徐敏無奈去找心理咨詢師,當咨詢師問她,你的感情方面的事情,你母親決定權有多少?她說,大概80%——90%。
在母親常年的控制了,徐敏完全沒有自己的個性,沒有自己的主見。她也深深地認同了母親,把母親的標準內化成了自己的標準。
只要母親不同意,她就會一直被“剩”下去。
控制的母親,無法長大的孩子,演繹著親情里的為所欲為。
如我們很多成年子女,他們享受著父母提供的車子房子,享受著父母的日常“資助”。當然也要忍受,父母對他們生活的干涉和侵入。
共生的關系,子女已經不是子女,他們是父母的一部分,子女的一切都為滿足父母的需要而存在。而父母也不單單是父母,他們是子女生活的唯一依靠。
父母和子女,他們互相依靠著,佝僂著背,大家都站不直,大家都難受,卻誰也離不開誰。
3.
妥協,是最好的選擇嗎?
第三位主角蓋琪是廣州的一名大學老師,出生書香門第,36歲。她通過相親,選擇了一位來自農村,年齡比她小,條件不如她的男士結了婚,她也是紀錄片里三位“剩女”中唯一通過相親結婚,生子的。
蓋琪說,她婚前的生活很有趣,很豐富,而婚后的生活很無趣,但更幸福了。同時,她表示她的婚姻是有所妥協的,她不喜歡孩子,但是先生喜歡,所以她會犧牲個人的意愿來守住家庭。她認為婚姻關系,總是需要妥協的。鏡頭下的蓋琪,平靜地敘述著自己的事情。
或許如她母親所說,我們不能打破規矩。
在這個社會,一個女性,不管你接受了多好的教育,你能力有多強,你有多成功,你得結婚生子,才能稱得上完滿。
到了大家認為該結婚的年紀,就選擇結婚;到了大家都認為該生孩子的時候,就生子;婚后要以家庭為重,相夫教子,做個賢妻良母,這就是大家都認可的“規矩”。也是一個女性最高的價值所在。
這或許也是我們很多女性的選擇,畢竟,選擇遵守“規矩”,遠比選擇未知的抗爭要容易得多。
我們無法預知,以妥協為基礎的結合,能否支撐得起婚姻里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與一地雞毛;我們也無法預知,以感情基礎先行的結合,就一定能穿過婚姻漫長歲月里的體面與不堪。
誰又知道呢?
你是會更喜歡有趣豐富,還是無趣幸福地生活?
更重要的是,作為女性,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只是因為喜歡,所以選擇?
4.
女性的傷和痛
影片最后,華梅說,自己像是在反抗周圍的一切,像孤身深陷在大海中,隨時會被淹死,她迷茫過,失落過,但依然選擇堅持自己的婚戀觀。她說:“我還有很多事要做,我不想妥協。”最后,她選擇到法國留學。
如今的華梅,完成了在法國的學業,也遇到了自己喜歡的另一半,定居德國,并打算創業。
一個成長在農村的女孩子,用自己的堅韌和執著,去挑戰世俗的偏見,過上了自己想過的生活。
總有一些人,讓人敬佩;總有一些事,讓人感動。
80多分鐘的影片,沉重的無奈散落在每個鏡頭之下,在若有若無之間,似乎又有一股力量,推動著作為女性的我們去爭取。
正如華梅說的,現在中國女人面前都有一雙固定號碼的鞋,無論是誰都要穿進去,腳小的女人穿進去會很舒服,但腳大的女人穿進去,就會很疼。她不想受到“剩女”的束縛,但她又害怕,覺得自己只能一邊戰斗一邊撤退。
或許這也是我們很多女性的真實寫照,我們不愿意受到世俗的束縛,又害怕現實的壓力。
社會的偏見與刻板印象,原生家庭的愛恨情仇,交織在一起,像一張無形的網,籠罩在女性成長的路上。
在“活出自我”成為口號的今天,我們能多大程度上堅守自我?
我整天待在廚房里烹飪,不是因為這樣能在婚戀時獲得更多男性的青睞,而是因為我喜歡;
我選擇結婚,不是因為我應該結婚,而是因為我喜歡和對方在一起生活。
我可以很低調,也可以很張揚。
我可以很活潑,也可以很刻板。
我可以活得清心寡欲,也可以充滿野心和欲望。
而這一切,只是因為我喜歡。
如果有一天,我們女性能這樣“為所欲為”地生活,社會的文明就又前進了一步。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