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表達情緒的背后,隱藏著幾種恐懼
發布時間:2021-03-11
3992閱讀
01.
建立關系的能力,就是敢于愛恨情仇的能力
絕大部分心理問題和苦惱,都因關系問題引起。 能不能在關系里感到舒服,對一個人的內心健康水平而言,影響重大。 有一個經常被我們忽視的因素,極大影響著我們的關系舒適度,那就是: 我們的真實情緒能否在關系中表達出來,尤其是負面情緒能不能說出來。 擰巴的情緒表達,才是造成我們關系不快、內心困擾的重要原因。 比如朋友讓我們不愉快。 如果當下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憤怒說出來,就會好很多,有可能獲得尊重和理解,實在合不來就算了。 但這時很多人往往會選擇憋著,內心怨恨,由此心理不痛快,和朋友的關系也變得糟糕和疏遠。 比如親密關系發生了沖突。 有的人不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尤其是不滿,就會制造出怨言、挑刺,讓人覺得很別扭。 總而言之,一個人建立關系的能力有問題,基本都表現為這個人不能舒展地去表達愛恨,產生了淤堵。 因為淤堵,情感無法流動出來,所以就亂闖。 表現為脾氣大,或者抑郁,或者焦慮,或者躁狂,甚至破壞我們當前的關系,并讓我們出現其他失
眠、胃痛、癌癥等身心失調的癥狀。 那么為什么很多人無法在關系中順暢地表達情緒呢?
02.不能表達情緒的背后,隱藏著幾種恐懼
人無法表達自己,大多是因為在這件事情上吃了苦頭,對自我表達產生恐懼。 這些恐懼,大多產生自我們最初的人際互動,也就是跟我們的養育者互動。 因為我們在這些互動中累積了一些受傷的經驗,于是形成恐懼,并把這種恐懼的感覺帶到了其他關系里。 那么我們究竟在恐懼什么呢? 不同的恐懼,對應著我們不同的創傷經歷: ① 不敢表達憤怒和恨,因為曾經被報復。
很多來訪者說,小時候被父母指責不服反抗后,結果迎來了父母更大的指責。 有一來訪者回憶,當時他直接被父親抱起來扔到了地上,因為這種狠狠的懲罰,這個來訪者從此之后再也不敢反抗父母。
父親的那次報復式懲罰,成了他的噩夢。 長大后在所有的關系中,他都不敢跟人起沖突,害怕表達不滿后,被別人滅掉。 在他的想象里,把別人惹毛后,別人憤怒的力量無比強大,而他如螻蟻一般弱小,所以只能選擇在關系中忍氣吞聲。
② 不敢表達不滿,因為害怕被拋棄。
很多父母都喜歡用“恐嚇孩子”這一招。 如果孩子表達不滿,父母會用不理你或者不要你,甚至不給你飯吃等方式來懲罰你。 在孩子的心里,他們是很害怕被父母拋棄的。
這種威脅讓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的不滿,只能乖乖聽話或者討好父母來換取不被父母拋棄。 這種人長大后非常害怕關系破裂。 關系的破裂對他們來說會像“死”一樣難受,因為害怕被拋棄,所以只能小心翼翼,不敢表達真實的情感。 ③ 對負面情緒有妖魔化的認識,索性不表達。
在很多不能表達自己情緒的人那里,他們往往對情緒有非常負面的、妖魔化的認識。 因為在早年他們的成長經歷中,他們的養育者經常喜怒無常或脾氣暴躁,這給他們留下了非常痛苦的回憶。 這些人會對這樣的父母形成反方向的認同:我一定不要成為你這樣的人,我不要再具有你這樣的特點。 他們容易過度補償自己,從一個極端跑到另一個極端,完全不再允許自己有情緒的存在,拒絕體驗自己的情緒,活得非常理性。 他們用那種“我要活得跟你不一樣”的方式來表達對童年父母的恨意,也認為自己這樣做了,就會離早年的痛苦很遠,從而可以保護自己。 但事實上,隔離自己的情緒讓他們的內心變得空洞,生活容易陷入到無意義的狀態。 更多的時候,他們悄悄地發現,盡管不讓自己有情緒,但其實他們自己早已被一些說不清楚的低落的情緒包圍,就像一潭死水,讓自己空虛、麻木、堵得慌。 以上三種心理過程,涵蓋了一個人不能在關系中表達自己的主要原因。 那么父母為什么會這樣做來抑制孩子的表達呢? 背后是他們自身的內心匱乏。
03.恐懼的背后,隱藏著父母的兩種內心匱乏
這些匱乏和表現如下: ① 父母無法接受孩子表達負面情緒和攻擊性。
一個真實的人,包括孩子,都帶有正常的攻擊性。 當他不爽了也會像其他動物一樣,表達不滿或者攻擊。
而作為小孩子,這種不滿或攻擊往往是毫不掩飾的,也沒有被壓抑的,所以他們會表達得很明顯。 例如哭鬧、罵人,甚至想打人。 但是如果這個養育者自己的生活處理不來,或者自我認同有問題,他可能就會把小孩子發過來的攻擊,理解為是一種新增的麻煩,是在暗示自己沒有照顧好孩子。 他就會非常慌張、非常憤怒,覺得生活失控,覺得自己不夠好,這些感覺很糟糕。
所以為了避免體驗它們,他就會用各種方式來壓抑這個孩子表達攻擊性。 例如忽視、不回應、粗暴回應等等,要求這個孩子很聽話或者很乖,以此緩解自己感受到的麻煩和焦慮。 但如此一來,孩子真實情緒就被壓抑住了。
② 孩子承受了強烈的攻擊性,喪失正常的關系體驗。
有的養育者不但他們本身無法承接孩子的正常攻擊性,并且他們自己對自己也有大量的攻擊性。 這源自于他們自身匱乏,無法滿足自己。 例如自己賺錢不夠多,自身不夠優秀體面等等。 于是他們很容易向孩子索取,希望他們能讀書好、各方面都很棒,以此來滿足自己自身的缺憾和需求。 如果無法滿足,就會憤怒地攻擊孩子,或者殘暴地貶低孩子。 此時孩子幼小,沒有足夠的閱歷和知識幫他們去做判斷。 所以他們會很容易認同這些來自父母的攻擊,覺得自己很差,所以去討好父母,圍著父母的需求轉。 這樣一來,就在關系中喪失了自己的主體性,容易自動淪為關系中被剝削和自我貶低的一方。 因此在關系變得要么討好,要么回避。 這種關系體驗,會遷移到孩子日后的其他關系里。 使得他們在大多關系中都在迎合他人、避免自己受傷,更別說表達自己了。
04.情緒表達和關系修通的關鍵是,你的憤怒和恨有人接得住
創傷在關系中產生,創傷也只能在關系中修復。 憤怒和恨意本是人正常的情感,因為早年沒有被接住和接納,所以變成一種很恐怖的力量,讓人不敢觸碰。 因為不敢觸碰,所以人性的某部分似乎是僵化了,愛恨無法流動,憋得自己情緒不健康,關系也不順暢。 所有的后果都是在提醒我們: 要去了解自己,打開那個不通的點,疏通那個淤堵的點,釋放被恐懼鎖住的人性。 很多在親密關系中很“作”的人,在跟外界的關系中往往非常懂事,他們只跟親密的人作,表現為很難伺候。 其實就是他們的潛意識的創傷尋求被修復和被治愈。 只是這種“作”的方式很難被意識準確的理解和識別,還容易締結新的怨恨。 但一旦對方有能力識別出并接住,那么死能量將被轉化為生能量,就好比一個人總作妖,一旦被獲得理解和接納,作妖的動力便失去了。 就像《哪吒——魔童降世》中,哪吒一出生哭鬧搞事,媽媽抱著他的時候,他用力咬了媽媽,卻意外發現媽媽忍住了痛,還溫情地抱著他,于是他安寧下來了。 這些例子并不少見。 例如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個人遇到一個溫暖的伴侶之后,變得平和了不少。 當然有些人無法在現實中找到這樣的人,于是走進咨詢室,在那里無論表達什么情緒,咨詢師都不會批判。慢慢地,他們也有勇氣去表達自己,情緒郁結也打開了。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創傷,但是這些創傷并不是死的,他們一直有機會被看見。 每個癥狀都在渴望著療愈,每個傷口都在尋找著解藥。 痛苦會催著我們去尋找被看見的關系; 而好的關系,能給每個努力的人創造奇跡。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