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自我改變如此困難?
發布時間:2021-03-05
2116閱讀
你會不會經常有這樣的困惑:
為什么自我改變如此困難?為什么給自己設定的目標總是很難實現?
不瞞你說,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思考到現在,我終于想明白了是為什么。
如果改變和成長對你來說很難,那么一個最大的可能就是,你追求改變和成長的方式是錯誤的,是不符合自我發展規律的。
可是,錯在哪里?正確的規律又是什么呢?
這個問題解答起來有點復雜,為了讓你更好地理解,我先講一個“我如何成功解決自己睡眠問題”的故事。
01
“失眠”這個詞,我以前經常聽到,但說實話,我從來不知道失眠是一種怎樣的滋味,因為我的睡眠一直都還不錯。
去年,我有段時間因為壓力過大睡眠不太好,入睡很困難。為了改善睡眠,我特地買了幾本關于睡眠的書,甚至還買了治愈失眠的催眠課來聽。
然而,這些書和課程并沒有讓我的睡眠變得更好,反而讓我的睡眠問題更加嚴重了,因為這些書不斷強調睡眠的重要性,這就使得睡覺變成了一件非常有壓力的事情。
每天晚上一趟到床上,我就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睡不著,而且一旦發現自己有點睡意了,我就會變得很緊張,生怕睡意消失。
結果我一緊張,睡意就真的沒了。于是,我就更加擔心了。
這就形成了一種負循環:我越是在意自己的睡眠,我睡覺的時候就越擔心,而焦慮和壓力可以說是睡眠最大的敵人。
這樣的結果就是,我越是擔心,我就越睡不著,越睡不著,我就越擔心、越焦慮。
最后,我是怎么解決自己的睡眠問題的呢?
有天晚上,我到了凌晨2點都無法入睡。我干脆爬起來,打開臺燈,拿出紙和筆,開始給自己做心理治療。
其實,我自己很清楚,我的睡眠問題就是焦慮引起的,是因為我總是擔心自己會睡不著,而且這種擔憂一直存在于我的潛意識之中。
想要解決睡眠問題,我就必須消除這種擔憂。
我問自己:我為什么那么擔心自己會睡不著呢?
通過反思,我發現自己之所以那么擔心,是因為我覺得如果睡不好覺,我第二天的工作就會受到影響,而且也會影響到身體和大腦的健康。
于是我繼續問自己:晚上沒有睡好,第二天的工作就一定會受到影響么?
我想了想,其實也不一定,只要我自己不把它當回事,它就不會影響我完成第二天的工作。
那么,一天晚上沒睡好,身體和大腦就會受到影響嗎?也不會的,偶爾一兩晚沒有睡好,并不會對健康產生什么影響,因為身體有自己的修復機制。
想清楚這些問題之后,我在紙上寫下了這句話:
偶爾睡不著、睡不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睡不著就睡不著吧,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即使沒有睡好,我也不會讓它影響我第二天的工作。
很神奇的是,當我不再把睡不著看成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并學著坦然去接受和面對的時候,我的睡眠問題就自動消失了。
即便偶爾也出現入睡困難的情況,但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都會在內心對自己說,睡不著就睡不著吧,沒什么大不了的。
02
雖然這個故事講的是睡眠問題,但是當中我所遭遇的困境卻和很多人在自我改變上所面臨的困境非常相似:
你越是想要實現某個目標或某種改變,就越實現不了。
為什么這樣?
背后的道理是完全相通的:這種困境之所以會出現,關鍵就在于不接納——
不接納現狀,或者說不接納一切與目標不相符的狀態或結果。
比如我特別想要自己睡好,所以只要出現了睡不著的跡象,我就會很焦慮,甚至會提前擔心,因為我不接受,我不允許自己睡不著。
你或許還是會有疑惑:
為什么“不接納”就會導致目標無法實現呢?這就需要一些心理學和大腦科學的知識了。
假如我們不接納某種狀態或結果,那么當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大腦就會把它看成是一種威脅,并因此而釋放一系列壓力激素。
這些壓力激素會讓我們有種緊張和焦慮感,并促使我們想辦法改變此時的狀態,以消除痛苦。
壓力激素和焦慮感,實際上并不是“反面角色”,它們是可以發揮積極作用的,因為適當的壓力激素有助于提高專注力和行動效率,會讓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到當下要解決的問題上。
然而,這種壓力激素的只在某種特定類型的目標實現上是有效的,那就是任務明確、短期可完成、屬于你掌控范圍內的執行類目標。
舉個例子,如果你要做一個PPT, 而對于如何做PPT你是非常熟悉的,那么這個時候給你一些壓力,讓你有些緊張感就非常利于提高你的行動效率,使得你更快地完成任務。
但是,如果這個目標是長期的,或者是你掌控不了的,又或是需要大量發散性思考和創造力的,那么壓力激素就會起到反作用。
比方說,睡個好覺就是一個我們無法直接掌控的目標,不是只要努力就能實現的,對于這樣的事情,就會出現“越想實現,就越實現不了”的困境。
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我們再回到自我改變和成長的話題上。
我發現,很多人想要追求自我改變、自我成長,最根本的動力其實來自于對自己的不接納和不認可——他們不喜歡現在的自己,所以他們很期待自己有所成就,渴望自己變得更好。
但問題是,自我成長的目標通常都需要長期努力和付出,需要克服許多挑戰和困難,需要面對很多不確定性,需要經歷很多的失敗。
如果你本身就不接納自己,那么一旦遇到了挑戰或者失敗,你就會很自然地把它看成是否定自己的“證據”,并因此產生負面情緒和回避行為,自我評價就更低了。
于是,你就會選擇放棄。放棄之后,你可能會給自己設定另一個新目標,想要從新目標的實現上尋求成就感,以此證明自己的價值,可失敗和挑戰依然是不可避免的,一旦遭遇了失敗,你又將陷入自我否定的消極情緒之中,無法繼續下去。
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負循環,也是很多人無法真正實現改變的原因。
如果你是因為不接納自己而想要改變,那么促使你行動的就是壓力激素,是焦慮感。
而此時的你追求的根本不是什么成長的快樂,而僅僅是為了擺脫痛苦,因為只有達成了目標,你才愿意認可和接納自己。
然而,即便是真的實現了,這種認可也只是暫時的,你得到的只不過是一時的輕松感,新的焦慮很快就會出現。
事實上,壓力激素并不是行動的唯一驅動力,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驅動力,那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多巴胺。
如果說壓力激素的作用是讓我們趕緊擺脫某種痛苦,那么多巴胺的作用則是激勵我們去追求某種快樂,它們給我們帶來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一個是緊張感和焦慮感;另一個則是興奮感、充滿動力和希望的感覺。
對于那些有挑戰的、擁有極大不確定性的,需要長期投入和努力的目標來說,只有“多巴胺型動機”才有可能讓我們堅持下去。
這時我們的目標便不再是回避痛苦,而是追求快樂,也就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敗而產生回避行為,而是會想辦法去突破。
此外,多巴胺也是高效學習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要知道在多巴胺充分分泌的情況下,大腦的學習能力、創造力和記憶力都是最強的。
所以,想要真的擁有一個蓬勃發展(flourishing)的人生,想要找到愿意長期投入的人生目標,并在行動過程中收獲到快樂和滿足感,那么我們就需要轉變自己的動機類型,不再被焦慮所驅使,而是要讓多巴胺(或者說內驅力)推動我們前進。
要實現這種轉變,我們首先就得學會自我接納,學會與自己相處,通過這種方式擺脫情緒的困擾,找到內在和諧與快樂。
03
說到“自我接納”,很多人又要問了:自我接納了,會不會就不想努力,不想行動了呢?
關于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如果一個人不想努力,不想行動,那只能說明一件事情——Ta對自己是沒有信心的,對未來缺乏掌控感, 看不到希望。
從本質上來說,“什么都不想做”其實是抑郁情緒在行為層面的一種體現,而導致抑郁情緒出現的通常是“我不行” “我是個失敗者”之類的否定式自我信念。
一個人若是對自己和未來充滿信心,那么他就一定會想要尋求挑戰,想要在挑戰中不斷發展自己的能力,因為這是人性的基本需求,也是幸福感的重要組成元素,但這種本性卻會因為恐懼,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徹底被壓制。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不難發現,自我接納的核心意義和目的,就是為了不再用失敗和不足去否定自己,不再用是否達到了某種外在標準而去評判自己的價值。
當我們不再否定和貶低自己,我們才不會因為失敗或者做不好而陷入糟糕的情緒,也就不會那么容易放棄,我們的自信心也能因此而逐漸提高。
不過,自我接納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一項系統的心理工程。它需要我們深入到信念層面一點一滴地去發掘和瓦解,那些我們平時很難意識到的評判標準和價值假設,以此消除內心的不安和恐懼感。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我給自己做的心理治療那樣:想要不再擔心和害怕自己睡不著覺,我就得找到是什么樣的想法讓我那么害怕自己睡不著覺,然后想辦法反駁和瓦解這種想法。
上面所說的這些,就是我進行了那么多年的心理學學習和研究之后,最終發現的成長規律。如果用更簡潔的語言來總結,我可以把它概括成以下幾句話:
只有先擺脫了恐懼,
才會有精力思考什么讓自己快樂。
只有先解決了情緒問題,才有所謂的高效能。
只有先學會坦然面對失敗,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只有先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這些規律大多數人都不懂,正是因為不懂,整個社會才會如此強調成功。
如今,“成功學”的影子隨處可見。可是大家沒有意識到的是,那些所謂的“成功學”正是我們自我發展道路上最大的阻礙,因為對于“成功”的過分強調,對于“成功案例”的過分曝光,只會讓人變得更加迷失和焦慮,更加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它需要用長時間的默默努力和無數次的失敗經驗來換取,只有那些不畏懼失敗,經得起打擊,并能從中不斷學習和成長的人才能最終有所成就。
所以,在追求成功之前,不如先去尋找快樂——先學會如何接納和愛一個此時并不完美的自己,學會如何積極地面對失敗,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自得其樂。
其實,快樂找到了,成功也會緊隨其后,要知道,人在快樂的時候是最容易取得成就,獲得成功的,因為此時的你不僅思維更活躍,效率更高,學習能力和創造力也是最強的。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