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的成年“孩子”們
發布時間:2021-02-15
1588閱讀
1.
吹牛,有時是一種人際交往
牛津大學曾有一項社會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人每天至少講一次大話,而超過四成的人每天會吹牛超過三次。
聽朋友講,一個男人吹牛差點把婚姻吹走了的事兒,他在年飯上吹牛說年終獎五萬,恰好親戚急需用錢,硬著頭皮借了之后被老婆發現了,氣得當場要離婚。
不僅大人,吹牛的事兒也常發生在小孩身上。
五歲的小侄子跟我講,
“姑姑,班里的Jenifer跟我們說她爸爸給她買了一雙兩千萬的運動鞋,只要穿著那雙鞋就能跳到月球上去呢!”
我聽著好玩,就問他,“那你們都怎么說的啊?”
“然后Sunny說她媽媽的衣柜里有一套穿上就會變成仙女的裙子, Jacob還說他昨晚跟迪迦奧特曼一起在太空巡邏呢……”
那神采奕奕的樣子,還挺像真的。
聽罷又想起很久之前看過的兩個小朋友吹牛的段子,
“我哥敢吃屎,你哥敢嗎?”
“我哥也敢啊!他每天都要吃!”
跟一個做幼師的朋友聊起吹牛這個話題,她說幼兒園里每天都在上演各種吹牛大賽,聽多了就像進了“精神病院”。
2.
怕孩子愛吹牛,我們到底在怕什么
之前也有一些家長來找我咨詢,他們想知道,孩子愛吹牛,是愛撒謊嗎?為什么會這樣?該怎么辦呢?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吹牛是在幼兒成長和心理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與自我意識的萌發和自戀的發展有關,吹牛與撒謊,有著本質的區別。
撒謊的目的在于改變已存在的真實去欺騙別人,而吹牛其實更多是基于未來的幻想,對別人的傷害程度相對低。
其次,小男孩和小女孩在吹牛的內容、形式、意義上也有不同。
小男孩的吹牛中更多包含著對自身力量、能量的夸大,就像說到的跟迪迦奧特曼一起在太空巡邏,其目的更多是想表現出自己優于、強于身邊個體的部分,甚至常常表達出對其他個體的蔑視、不滿。
這里可以用柏拉圖和霍布斯的優越論來解釋。我們人類在長久的相互競爭中,慣于采用一些嘲笑、夸張、蔑視的語言,夸大自己的長處,尋找別人的短處,以達到在競爭中打敗對方的目的。
而小女孩的吹牛中則更多內容是與夸大所擁有的資源有關,就像說到的媽媽的衣柜里有一套穿上就會變成仙女的裙子,其目的更多是通過想象來滿足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擁有的奇妙渴望。
這里可以用阿德勒的補償論來解釋。我們每個人生來就有自卑心理,一些人面對自卑會退縮、會消極抵抗,而另一些人則會用一些想象、夸張、虛構的手段來補償這些自卑帶來的消極感受。這些手段借用語言、動作、表情等表現出來。
所以,孩子們愛吹牛,算是正常的成長現象。
3.
面對孩子吹牛,怎么辦
我想從心理學中“言語”和“語言”的角度來談談。
語言是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就像我們都學英語這種語言,為的是跟世界上更多的人去溝通交流,我們也通過語言,把我們的認知成果保存下來。
而言語,是人們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行為和結果。
簡單說,開口吹牛這種行為和動作,是言語,而吹牛時運用的詞語和語法規則,是語言。盡管二者不可能單獨存在,但我們在日常的引導教育中仍然有區別。
別被孩子們吹出的牛所嚇到
因為無論他們是在說自己有多棒還是說自己能獲得的資源有多可觀,那大多都只是由一系列無意義的符號構成的一種語言。既然沒什么實質的指代意義,也就不必要談“牛”色變。
吹牛的過程值得重視
我們要注意引導的,是孩子們有關吹牛的言語,也就是把吹牛當作是交際過程去分析,包括跟誰吹、為什么吹、吹的結果怎么樣。
比如,
吹牛是否滿足了他們的自戀、產生了愉悅感;
吹牛是啟發了幽默感、發展了想象力;
吹牛是否提高了他們的宜人性,讓他們更受歡迎。
假如,這個言語過程、結果并不美好,甚至是讓他們受到了一些傷害,包括可能吹牛過度遭到同伴質疑繼而引發自卑,或者總是習慣高高在上而被同伴排斥等等,就意味著吹牛的行為到了需要引起我們關注的程度。
我們可能需要反思:
日常的養育中是否有一些限制或者匱乏,讓孩子體會到了相對多的自卑、空虛;
日常的激勵中是否存在“夸結果不夸過程”的情形,比如肯定了孩子“你很棒”,卻沒有肯定孩子“你真用功”;
父母日常的言行中、與孩子的互動中是否常常存在夸大事實、不兌現承諾的現象等等。
4.
吹牛的成年“孩子”們
成年人吹牛的場合其實比孩子還多,而且吹牛有時恰恰就發生在那些悄無聲息的崩潰之前。往往會吹得高,跌得慘。
對父母,我們吹自己獲得的成就,也吹自己遭遇的苦難。
《都挺好》中的蘇明哲,通過吹牛來表現自己的能力、表達自己的孝順。當他在妹妹的幫助下回到上海找了一份工作、張羅大家一起吃飯時,他夸下海口,說自己的薪水比之前還翻了一倍,要給父親買一套房單獨住。吹得妻子都聽不下去了,抱著孩子憤然離席。
但其實很多成年人內心的苦就在于:作為父母一直以來的驕傲,他們不能允許自己讓父母突然沒了指望。
當然我們中還有另一些成年人,他們未曾被當作驕傲去培養,也不擅長向父母表達自己對愛的渴望,他們成了跟父母“夸苦”的成年人,有的跟父母說自己買房欠了很多外債,有的告訴父母自己給孩子請的保姆有多貴又有多不靠譜,等等。
其實他們就是想說,因為父母沒能搭把手,而讓自己的人生多出了許多艱難,父母該有一些虧欠感。這其實也是缺愛的成年“孩子”們渴望愛和關注的方式之一。
同樣是大型吹牛現場的,還有同學會。
你說你買了120平的房子,我就委婉地說我買了150平而且還覺得不夠住;
你說你已經是科長了,我會小聲說我目前還得謹慎點,因為正好是提副處的考察期;
……
假不假?累不累?為什么要這么干?
因為扯下面子,成年人美好的世界就會瞬間被撕裂了。
我們是支撐一家老小的鋼鐵戰士,卻會因為關不上的冰箱門、腳趾撞到桌角、臨出門找不到手機而嚎啕大哭。
5.
讓我們有苦不妨幽默地說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針對10208名受訪者所做的調查顯示:59.5%的人認為吹牛的原因是可以增加自信和面子,有51.0%的受訪者認為吹牛的原因是獲得人際交往中的優勢。
但值得警惕的是,如果我們長久地習慣于從吹牛、夸大中獲得快樂和滿足,后果就像吸食毒品一樣,身體習慣了從這些情境中去釋放多巴胺,一旦停下,嚴重者甚至會產生不適感。這便對我們的身體機能和人格發展都產生了不良影響。同時,我們的人際形象,也會失去被信任的基礎。
那解藥在哪里呢?恰好,還是“吹牛”。
但這時的吹牛,是一種基于精神分析中的釋放論所進行的自我排解。不是為了虛榮和夸大去吹,而是為了更輕松地面對壓力、面對恐懼去吹。
在弗洛伊德的闡釋中,這樣的自我排解通常是一種高級幽默,是能夠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壓抑感、緊張感、焦慮感通過夸張、嘲諷的方式進行表達。同時,也通過吹牛的夸張表達,給自己目標、力量和信心。
曾奇峰老師說,
人有兩種,一種是在出門前把自己“暴揍”一頓的人,一種是在出門前對著鏡子把自己猛吹一頓的人。那些出門前和出門后瘋了的人,恰恰是那種在出門前“揍”自己的人。這個世界上沒有被吹瘋的人,只有自我攻擊才會讓人發瘋。
不妨幽默地吹起牛吧,就算為了填滿空虛、遮蓋自卑、掩飾痛苦,也比空虛、自卑和痛苦強,你說呢。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