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眾所周知,最近因為疫情,大家都呆在家里,開工日期也相應延長了。
這也意味著,陪孩子的時間也更充足。
于是,親子互動再次被重視,許多人告訴你如何陪孩子,教你更多親子游戲方法。
還有的父母為此制定了親子游戲互動計劃,并且在朋友圈曬出了陪伴成果。
譬如和孩子今天完成了哪些“指標”,一起讀了哪本書,講了幾個故事,做了幾個游戲。
還會讓孩子發表“感言”。諸如讀完這本書、畫完一幅畫、看到疫情新聞,有什么感受和啟發。
本身而言,這些出發點都是好的,特殊時期的陪伴顯得尤其珍貴,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如何面對危機,有比平時更多的意義。
但我想提醒的是:別讓“陪伴”變成家庭作業,成了一種任務和焦慮。
之所以有這個提醒,是因為:
在當下,陪伴的確可能變成一種疫情焦慮的轉移。
這段時間許多家長不得不呆在家里停下忙碌,也因此會產生焦慮,擔心著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經濟和未來發展。
看著每天的疫情數字增長,內心的不確定感越來越重。
這時很可能出現一種情況:
尋找“替代掌控”。
也就是:無法掌控當前危機,于是在另一個地方尋求掌控,這樣才會安心。
比如,你不能左右病毒在什么時候危及到自己和家人,這時你會做的替代掌控就是:嚴格消毒、洗手、盡量不出門、出門戴口罩,讓自己更安全。
再比如,你也許還會用其他日常方式,比如看書、看電影、喝酒、打牌、吃東西作為替代的掌控,讓自己的生活盡量維持正常。
而此時,也有不少父母也會通過陪伴孩子,來讓彼此的生活更加充實,讓親子感情更好,這也挺好的。
但要注意的是,“替代掌控”沒有好壞對錯,只有使用量的多寡和使用對象的不同。
但若刻意用陪伴來緩解焦慮,而不顧孩子的需要,那么孩子就容易成為你的“替代掌控”對象。
一旦如此,過度陪伴就會出現。
02
那么,如何判斷你對待孩子的態度,是否“陪伴過度”呢?
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
1、把親子互動當做完成任務。
但凡你有:“現在我們應該讀書,這樣今天才能讀完一本”這樣的想法,并且無論孩子此刻在干嘛,都要勸慰或誘導孩子做你想要的事情的時候。
你很可能就是正在利用“親子互動”化解潛意識的焦慮,以此心安。
2、看重目標,忽略過程和感受。
比如,親子閱讀心里想的是快點讀完,還要做下一件事呢,對孩子的提問也不耐煩,要按照你的節奏,而不考慮孩子能否適應。
比如玩積木、樂高游戲,考慮的是盡可能快的、按圖紙要求完成,而不考慮孩子此刻的情緒。
再比如,陪孩子玩游戲,認為他就應該高興,甚至應該感激,而不耐煩傾聽他的想法。
以上都屬于無意識的掌控,你不是和孩子在做游戲,孩子只是你游戲的一個環節。
3、制定嚴苛作息時間表。
規律被打破時人很容易散漫,這很正常,一起協商制定必要的、寬松的作息表是有利的,有助于孩子感受性的一致。
但倘若“過度”就不同了。
比如達到和課程表一樣的水準、制定精確獎罰政策、幾乎沒有留給孩子自我決定的時間,甚至就算是玩耍和游戲也要精確無誤,而且常為孩子是否堅持而起沖突。
很明顯,這是在緩解你的焦慮。
即便是他在復習、鍛煉、玩耍時,你所謂的“陪伴”都全是監督。
這些焦慮的內容除對疫情的不確定外,也許還有因開學時間延長所導致的對成績落后的擔憂。
4、給孩子灌輸大量疫情知識
通過各種途徑獲得疫情最新進展,是為了讓你本人得到確認,不是必須也要孩子接受。
就算是真實、透明、正能量的官方權威資訊,也不必認為孩子也需要獲知,更不必事無巨細給他講。
很有可能,你可以做到不給孩子傳遞負面消息和謠言,但很難做到不“分享”正面信息,你以為這是在安慰孩子,其實孩子可能會感受到某種暗示。
暗示的是:你的情緒被疫情持續擾動,你是不穩定的。
這可能會讓孩子更緊張。
畢竟在感受性上,孩子和成年人差異很大。
故此,在孩子主動詢問時,才可以判斷他是有需求的。
如果他在做著自己的事,你覺得洗手很重要,非要打斷他,把步驟詳細告訴他,那就是你的需要了,效果不一定很好。
并且你的反饋要依據自家孩子的年齡和性格特質進行,態度要平和,語言要通俗可靠,不宜長篇大論。
關心一個人,愛一個人,要去問問他的感受,而不是你認為的樣子。
所有你獨自認為重要的,逼著對方去做的,都不過是把他當做替代掌控對象罷了。
03
因此,無論是平常還是當前,陪伴的重點永遠都是“區分誰的需要”。
就算你依然堅持陪伴,也要清晰這個陪伴究竟是誰的需求。
清晰后的行為和盲目的做法,有天壤之別。
清晰后你才能判斷:陪伴孩子、親子互動、親子游戲時,是不是你的需要大過孩子的,而孩子只是在配合你,在陪伴你。
一旦有所覺察,你自然就會關注到孩子本身,而不是具體游戲內容。
當你明晰“哦,這是我的需要啊”,你會知道:
孩子可以開心,也可以不開心;可以和你玩,也可以不和你玩。那是孩子的權利,他可以選擇滿足你,也可以選擇滿足自己。
當然,孩子往往選擇滿足你,是因為你在場的本身,就讓他有安全感,有時盡管不舒服,至少很安全。
第一,自我接納、自我掌控。
這個時期,任何情緒都是被允許的。
要經常這樣對自己說:
我可以管不住自己吃很多、可以看不進書去、可以注意力不集中、可以在床上躺一天、可以做些沒意義的事、可以沒有價值感、可以怕死、我還可以嫌孩子太煩總打擾我……
并且,我可以為這些事感到內疚和自責。
因為這就是事實呀,你又不是裝的。
只有同意自己的當下狀態,你才有意愿去“變得更好”,否則很容易為焦慮而焦慮。
比如:
你本來就討厭自己吃東西,一旦吃多就更有罪惡感
本來就厭惡自己是廢柴,一不優秀就更羞恥和崩潰
本來就愧疚陪孩子少,閑下來不陪孩子就更自責
只有允許自己有時候是真的不好,一點點改變才會多些滿足感。
只有停止自我攻擊,你才會有足夠的精力去自發地改變現狀,或者呆在現狀里充分體驗。
第二,給彼此“獨處”機會。
越是不得不24小時面對親密關系時,越要給自己留獨處的空間。
災難面前需要彼此鼓勵、彼此理解,需要親密關系。
也正因如此,會很容易彼此泄氣和詆毀、爭吵和冷戰,這恰恰就是親密關系這枚硬幣的正反面。
要知道,家庭雖小依然有不同空間,雖為一家人,也有不同心理需要,雖彼此陪伴,也容易互相傷害。
因此,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空間,無論冥想、傾訴、讀書、聽課,還是吃東西、睡覺、追劇。
孩子當然也一樣,無論年齡大小,也給他獨處的空間,允許他用自己的方式消化情緒,況且這樣你還省心。
溫尼科特說過:“兩個人有多不害怕離開彼此,就能有多大收獲,如果他們害怕離開對方,就很可能彼此厭倦。”
這話既適用于伴侶關系,也適用于親子關系。
真正的陪伴,就是充分允許愛的人做他自己的事,而你,就在不遠處。
第三,和往常一樣。
遵循了上面2點,這點才容易實現。
只有自我掌控了,才不會在孩子面前慌亂,才不會“濫用”陪伴,才會表現得像“平常的爸爸媽媽”一樣連續穩定。
危機面前,你本人對待危機的狀態和態度,才會被孩子銘記在心,而不是你要告訴他應該怎么做。
最后,你可能還是實現不了自我掌控,還是表現得慌亂焦慮,那也沒關系,這或許就是你平常的樣子,又不是故作焦慮。
有誰在恐懼面前能毫無畏懼呢,你只不過做了自己能做的,這也已經足夠了。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