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失或許不僅僅是喪失,還有獲得
發布時間:2020-11-28
1728閱讀
人生之大痛,莫過于失去所愛之人。他們帶走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生活從此變得殘缺。但是,殘缺的生活卻還需要繼續。
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繁衍了幾十萬年。每一代人、每一個個體都經歷過喪失之痛。應對這種痛苦的機制,相信已經以我們現在還無法理解的方式,滲透到了個體的基因、血肉和潛意識層面,自動而有效地發揮作用。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珍貴禮物,也是一個基本的信念:不管經歷何種喪親之痛,我們都要活下去,而且能夠活下去。
在這一方面,人類祖先也給了我們一個禮物:喪失后的儀式。這個儀式以文化的方式被固化下來,成為個體防御體系的一部分,必要時可以隨時啟用。
儀式使我們的哀傷得以表達,而且是在一個特定框架里表達,這就避免了過度表達后導致的內傷。
祖先還給了我們另一個應對喪失之痛的處方,它固化到了語言層面,變成了一個詞,叫作“節哀”。這是豐富的人生經驗與高度智慧的結合。
不節哀的狀態,即過度表達哀傷,本質是一種精神興奮,它包含某種不易被覺察的“喜悅”。當興奮消退,內疚泛起,正常的哀傷就演變成了病理性的哀傷——抑郁。所以我們可以說,節哀是在表達對離去的親人的愛,而不節哀是在過分表達恨或憤怒。
當然,這種恨或憤怒幾乎存在于所有身處喪失之痛的人的內心中。不是不需要表達,而是必須表達,問題是如何表達。
如果是不節哀地表達,意味著恨或憤怒并沒有被當事人理解。這里需要一個心理動力學解釋:恨的或憤怒的不是離去的那個人,而是那個人的離去;更簡單地說,恨的是死亡本身,或者是死亡的設計者。節哀的恨則很安全,不會制造病患般的內疚感。
雖然蘋果公司的總裁喬布斯生前以一個卓越設計者的身份說死亡是最好的設計,但人類其實還不能完全理解死亡的意義,也許永遠也不會理解。這就需要用一些神秘主義的東西來緩解不理解導致的焦慮。而儀式行為里面恰好包含這些東西。
所以,儀式里的一些貌似荒誕的內容并不是迷信,而是在表達人類的謙卑和對未知事物的敬意。
在某些文化或亞文化中,一個人喪親之后的表現被作為判斷其人品的一部分:越哀傷,人品就越好。哀傷因此被異化,變成了有意或無意的表演,甚至變成獲得某些現實利益的競爭手段。
更先進的文化會認為哀傷是一件個人化的事情,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獨特的體驗和表達方式,有人可以慟哭,有人可以擊缶而歌,他人可以旁觀而無權評論。
妄測一下天意。喪失或許不僅僅是喪失,還有獲得,比如獲得了對喪失的親人的抽象的愛,以及把這種愛延展到更廣闊、久遠的關系中的能力。
正是這種能力,使地球上每個人都愿意活著,也使一些人雖然離去,卻永遠活在他人心中。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