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條件的愛是一種狀態
發布時間:2020-11-04
1674閱讀
要求自己無條件,就是最大的條件
很多媽媽們會發現,自從有了孩子,似乎生活就不是自己的了。
隨便哪一個親戚長輩,七大姑八大姨,甚至街坊鄰居,都可以對我們帶孩子的方式指手畫腳、品頭論足。
我們經常會聽到:
“不就是一個孩子嗎,有什么難的?”“不就是這點兒事兒嗎,你應該怎樣怎樣。”“老一輩不都是這么過來的,怎么就你名堂多,矯情!”
似乎所有的語言都暗示著,養孩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果你覺得累,那是因為你做得不夠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論調: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如果想修改影印件,就要先修改原件。”……
這一系列言論的出發點是好的,也并不是毫無道理。
但這樣的宣講,無形之中給父母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似乎只要孩子有哪一點表現不好,就會被貼上“熊家長”的標簽,無臉見人。 然而,如果把父母親也看成是一種職業的話,那和其他職業相比,養育一個孩子,真的可以算是世界上最困難的工作了。
一個吱哇亂叫的小家伙就這么突然出現,沒有任何說明書,自帶的最常見運行程序就是哭,怎么會不叫新手爸媽們手忙腳亂呢?
好在現在網絡發達,資訊豐富,趕忙到處查找資料,四處求助。
于是乎,各種專家說、理論說、書上說、長輩說就如狂轟濫炸一般,讓人無所適從。
各種育兒指南看多了之后,你就會發現,指南真的就只是指南,因為完全按照指南來,你就壓根找不著北。
我有一個朋友,她的女兒是比較安靜內斂的,情感很豐富,同時也很敏感。
朋友看到孩子的行為,總覺得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于是就去對照那些育兒書籍,想看看這孩子究竟有什么問題。
在比對了一條條數據資料之后,她得出了一個結論,這孩子安全感不足。
于是就整天憂心忡忡:
這孩子到底是有什么心理陰影?是我造成的嗎?根據“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理論,我已經耽誤了她一生了嗎? 同樣,也有不少媽媽向我咨詢:
“喂奶真的那么影響安全感嗎?我只喂了幾個月怎么辦?”
“我曾經用哭聲免疫法,把孩子關進黑屋子。這可怎么辦?有什么辦法能彌補嗎?”
“我在孩子三歲之前曾經離開過他一段日子,結果他現在真的很缺乏安全感。我后悔死了,我該怎么辦?”
在一些有關哺乳和斷奶、哄睡和分床、工作和家庭的微博下,可以看到為數眾多的媽媽在自責、擔憂、糾結、恐慌。 我們往往對父母不太寬容,尤其是隨著新育兒理念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重要性,于是各種言論和理念就開始偏向于對父母的“高標準”、“嚴要求”。
在現在這個社會,孩子一旦出現了某些“不良”行為,父母總是受到責備的那個。
但是事情已經發生,我們在不忽視影響的同時,應該想著如何去解決。 在我女兒葉兒快三歲時,我開始給葉兒選擇幼兒園。
曾經在跟隨一個家長團參觀一所幼兒園的時候,園長全程都在言之鑿鑿地宣講:
“如果父母這樣做了,孩子就會怎樣;如果你們這樣,孩子就會受到什么樣的傷害,就完不成對自己的構建,就會人格缺失……”
聽著她慷慨激昂的話語,再看看周圍媽媽們頭點得像雞啄米一樣,小心翼翼地請教自己哪里做錯了,以后就拜托老師了,給老師添麻煩了……
然而,是不是從根本上完全避免父母給孩子帶來的不良影響,孩子就再也不會受到父母不當言行的傷害了,幼兒園就可以獲得一個純潔無暇的孩子了? 將孩子的所有問題都歸結于父母,這是一種簡單粗暴且不負責任的邏輯。
且不說孩子天生自帶的精神內核決定了他就不會是一張白紙,任你涂抹。
只要整體給到孩子的愛充足,即便就是父母的某些行為對孩子造成了一些影響,我也不覺得這就是一件無法挽回、不可饒恕的罪過。
我們來這世上一遭,有自己需要成長的功課。
同樣,孩子也有他們自己的功課。
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完美媽媽,對孩子只有滋養沒有傷害,似乎這樣就可以成就孩子幸福快樂的一生,這種想法,其實也是一種自戀。 “如果我不逼著孩子學習,他就考不上好中學,就進不了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就娶不到好媳婦,就過不上好人生。”——這樣的邏輯,大家都能看出問題。
可是現在很多媽媽擔心的卻是:
“如果我不能無條件對待孩子,孩子就不自由了;如果我不能控制情緒,孩子就有心理陰影了;如果我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就阻礙孩子發展了,孩子就不幸福了。”
這兩種邏輯,難道不是一樣的嗎? 這果然是“神”邏輯。
然而父母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會犯錯,就有局限性。
有時候我們會自責:“這種低級錯誤就不應該犯啊!”
可是我們回過頭去想一想,哪種錯誤是“應該”犯的呢?
你會發現,所有錯誤都是不該犯的,所以,你是在要求自己永遠正確。 為人父母,其實是我們和孩子彼此陪伴、共同成長,而不是讓自己成為完美的化身,時時刻刻保持正確。
這世上沒有什么是“必須”要怎樣的,一旦陷入“必須”的執念里,我們就會給自己設立很多的標準和規條。
如果達不到,就會因為擔心自己傷害了孩子而焦慮不安,或者因為自己沒有做到而后悔自責。
如果父母總是陷在這樣的情緒里,那么即便是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孩子也感受不到平安和寧靜。
對待孩子的方式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內心
,看見眼前真實的孩子,而不是活在自己的頭腦中。
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這幾乎已經成了一種共識。
然而無條件的愛是一種狀態,它是父母內在豐盈、自然而然流淌出來的。
孩子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同等重要,都值得被滿足。
我們總是說,愛孩子,如其所是。
那么我們對待自己,是否也能如自己所是呢?我們能不能接受,自己就是有時候做不到呢? 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大概是每個父母的愿望。
然而內心強大,不是指我們把所有的事情都做正確做完美,而是能夠接受自己的局限,承認自己也有脆弱、不足,接受自己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母親。
生而為人,我們可以寬容、甚至尊重自己作為人必定會有的局限,溫柔地對待自己,而不是揮起鞭子鞭撻。
內省不疚
內省,是一種很好的品質;內疚,是對自己指責攻擊。
內省,是看到:“哦,原來我是這樣的。”而內疚,是自責:“我怎么可以這樣呢?”
內省的首要步驟是自我觀察,看到自己的舊有模式,你才能有新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只觀察,不評判。 親愛的媽媽們,你們當初所做出的選擇,都是當時的你們所能做出的最好選擇。
不是因為你們做得不夠好,而是可能因為當初你們沒有獲得足夠的資源。
可能你會后悔:當時我為什么不堅持一下呢?
但在那個時候,你是真的沒有辦法再堅持了,否則你一定會堅持的。
可能你會自責:我為什么沒有做好一點呢?
可是在那個時候,你已經做到你所能做到的最好了。
你盡了自己的最大能力給了孩子愛和關照,所以請不要自責、內疚、后悔。
如果哪位專家、哪篇文章所宣講的育兒理念,是用威脅、恐嚇的方式,讓你看了后覺得焦慮、驚慌、恐懼、后悔,那么這種宣講方式本身就是有違“無條件養育”的。
我們可能會有失誤,但失誤不是罪行。
不必給自己貼上負面的標簽,也不必自責甚至有罪惡感。
可以改變的是你的行為,而不是去譴責你自己這個人。
指責自己過去“應該”怎樣并沒有建設性意義,重要的是你現在怎樣,以及你想去往何方。 請關照自己的內心,無需苛責自己。
無論是生活還是養育,都是在做出無數個選擇。
我們無法將已經做出的選擇重來,但我們可以在下一次選擇中做得更好。
我始終覺得,人生是一個逐漸強大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改錯的過程。
所以我們可以看看,自己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哪些地方還可以更好,然后朝著那個方向去努力。 我們自己選擇,自己承擔選擇所帶來的好與不好。
不必痛苦,無需糾結。
請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有內在成長的動力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放下困擾我們的種種焦慮,把注意力放在建設性的成長和改進上,而不是在對自己的否定和內疚中消耗自己。
成為父母后,我們忽然發現好像有那么多的東西要去學習,要去成長,但我們不是去學習所有的理論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去愛。
而愛,永遠都是充滿希望的。 我們不斷學習、實踐、成長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引領和教育。
我們不知道孩子將來會遇上什么樣的人,發生什么樣的事,過上什么樣的生活。
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自尊、自律、自愛,在對待他人時善良正直,在艱難困苦時不輕言放棄,在面對人生時謙遜豁達,以及發自內心的樂觀向上。
這些都會成為滋養孩子一生的源泉。
孩子選擇了你,就是為了引領你成為他最好的父母。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