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總在關系中受傷
發布時間:2020-11-01
1601閱讀
1.
為什么我總是關系中的受害者
就像張恒和鄭爽的關系中,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對失衡的關系:無論從知名度還是物質條件上,似乎鄭爽都比張恒強。可是,問題是,沒有張恒,還有王恒、李恒、劉恒,再看看鄭爽過去的戀愛關系,她似乎一直都是關系中的弱者,甚至是受害者。永遠是那個最受傷的人。
鄭爽似乎在所有關系中,都在扮演一個弱者的角色。
有的時候,確實會出現這樣的一種現象:一個人,看起來永遠是關系中的受害者,卻也永遠離不開一段這樣的關系。
看得外人著急,而身處關系之中的那個“受害者”,卻似乎“上癮”一樣,根本不愿意離開這樣的一種關系。
其實,那很可能是自己的需求。
2.
進入一段傷害性關系,是我們自主選擇的結果
前不久,我的朋友離婚了。
這肯定談不上是一段高質量的親密關系:朋友的這位前夫愛賭。十賭九輸,賭輸是常有的事,輸了就很失意,失意了就喝酒,所以,這位前夫還有酗酒的問題。愛賭又酗酒,對家里的照顧自然非常少。其實,前夫的不靠譜,從他們結婚前就已經開始了。兩人還在談戀愛的時候,這個男人就是一個“無業游民”,做事情就沒長性:今天想賣二手車,明天想開飯店,后天想開小賣部,一轉頭,又想學習易經,給人看相算命。于是,倆人經常吵架。
但是,即便矛盾重重,沖突不斷,吵架持續升級,也沒能阻礙倆人邁入婚姻的步伐。朋友不顧家人的一致反對,毅然決然地結婚了。婚后,朋友的前夫仍然繼續各種不靠譜。工作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生意賠錢;賭錢的習慣如舊,經常欠下不少賭債,被債主堵上門來要錢。
在這個情況下,朋友不僅沒有離開前夫,反而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懷孕。她覺得,生個孩子,男人就長大了。當然,孩子的出生,并沒有換來前夫的成長,卻讓她自己不得不又當爹又當媽。然而,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朋友作出結束這段婚姻的決定,仍然用了8年之久。
這是一段明顯具有傷害性的關系。這樣的一段關系,為什么在很多個明明可以止損的時間點,都沒有及時止損,而是越陷越深?是什么,讓我們離不開一段具有傷害性的關系?
事實上,在生活中,離不開一段具有傷害性的關系,這樣的事件,頻繁上演。背后的原因,卻各不相同。
3.
圣母情結
在一段關系中,一個人總是把自己置于一個“卑微”的“低”的位置上,持續付出的人,無怨無悔,心甘情愿做一個“犧牲品”。這就是圣母情結。
基于東方的文化環境,我們常常不自覺就會代入“圣母”的角色。
我的一位來訪者,她因為關系問題來到咨詢室。因為,她逐漸意識到,自己在各種關系中,都會不自覺成為一個受害者。她要打破這樣的局面。
其實,我們最大的問題往往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我們看不到問題,而能夠“意識到問題”本身,就已經給咨詢目標的達成帶來了希望。
比如,她說,在和老公吵架的時候,自己經常會“算舊賬”,回想自己當初如何在老公“沒車、沒房、沒錢、沒事業”的時候,“下嫁”給老公,可是老公卻似乎所托非人;比如,她會說自己每次都記得老公生日,而老公就不記得自己生日,所有的紀念日都需要自己提醒;還比如,她還會說到自己從結婚前什么都不做,到現在,為了顧好家庭,從孩子到家務,樣樣信手拈來。
在咨詢中,來訪者花費了很多時間來訴說這些細節,以及伴隨著細節的種種感受和情緒,這個過程很重要。當來訪者的情緒表達得差不多的時候,她開始真正看到自己在做什么。終于有一天,來訪者告訴我,其實,她好像意識到在“控訴”老公這些問題的時候,背后的潛臺詞是在說:我已經仁至義盡,現在的問題,全都是你的錯。
咨訪關系可以是各種關系的投射,所以,很多問題,在咨訪關系中,可能都會有體現。面質咨訪關系,往往也是咨詢的一個突破點。
來訪者“受害者”角色的代入,在我們的咨訪關系中,也有體現。我們的咨詢設置是:長程咨詢,固定時間,可以提前24小時請假,臨時請假的話,照例扣除當此費用。
有一天,我的一個來訪者因為家里臨時有事,當天和我請假。并且跟我說:“老師,你知道我的,我向來準時,也一直很認可你,而且,還把你推薦給周圍有需要的朋友。我今天這么特殊的情況,難道就不能通融一次嗎?”
言下之意,如果我不通融,那我就是那個“為了賺一次咨詢費,而沒有人情味”的“壞人”。
4.
受虐的需求
具有受虐需求的人,容易構建出一種痛苦的關系。因為,關系中的痛苦,正好可以滿足受虐者的心理需求。
具有受虐需求的人,心理有如下三個特征。
第一,認為自己不值得。我不值得擁有高質量的關系,我不值得擁有愛,我不值得別人好好愛我。
這背后的潛臺詞就是:我不配別人好好愛我。有這樣想法的人,他們不敢對高質量的關系抱有期待,因此,他們只能停留在痛苦的關系中。
第二,避免他人攻擊,并因此獲得安全感。“我都這么可憐了,你們應該就不會再攻擊我了吧”。這樣,似乎就避免了別人更多的指責和攻擊,也避免承擔更多的責任。
第三,受虐是為了滿足自尊的需要。這常見于工作關系,比如:在一個團隊中,如果自己成為團隊里那個最辛苦、承擔工作最多的那個人,這會帶來道德方面極大的滿足感:在我的辛苦工作的映襯下,其他人就顯得“非常猥瑣”。在這之中,獲得自尊感。
其實,“受虐”的核心,源于小時候父母對自己的忽略:似乎只有自己變得很慘,才能稍稍贏得父母的注意。
因此,只有在自己感受到痛苦的時候,我們和父母的關系才會存在。久而久之,“受虐”的模式不斷被演變,就成為了:只有在痛苦的感受中,關系才會存在。而每個人,從根本上,都在渴望關系。所以,哪怕“痛苦的關系”,也比“沒有關系”好。
其實,嘗試做一個滿足自己需要的“惡人”,也并沒有多么地糟糕。我們不是因為自己“完美”“付出”“謙順”才被人愛;我們被人愛,是因為,我們是自己。不需要犧牲自己,滿足自己、表達自己,同樣值得被愛。
我們值得更好的人,也值得更好的關系。而在贏得更好的關系之前,我們需要做的是:正視自己的需求。首先,自我滿足自己的需求,其次,還要在關系中表達自己的需求。這個時候,當我們意識到對自己需求的滿足變得重要之后,我們會發現,那些不能滿足我們的關系,我們是不能忍受的。這有助于幫助我們終結一段痛苦的關系。
* 來訪者案例細節均已進行虛構化處理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