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代際輪回的悲劇
發布時間:2020-09-20
1866閱讀
一位網友回憶兒時的經歷時,痛苦萬分。她說,小時候的她經常拿刀在手腕上一刀一刀地劃,有時候還撒點鹽。她有一個控制欲極強的媽媽,凡事都要管著她。成年后,她一度抑郁。
看到她的敘述,腦中閃過一句話:“既然思想不是我的,那我怎么對待自己的身體,你們總管不著了吧?!”這是我先生的原話,說這句話時,他剛跟父母發生過一次激烈的沖突,在恨與愛之間,他選擇了自我傷害。
1.控制欲,讓愛變成傷害
我與先生結婚后,第一次見他與父母爭吵,那場景,恐怕此生難忘。那次,因為一件小事,先生的父母輪流指責先生“不聽話”,場面一度無法控制。突然,先生抽離了與他們的對峙,快速轉向墻壁,伸出拳頭,用力砸向墻壁,一下、兩下、三下……沒幾下,雪白的墻壁便血跡斑駁。我看的心驚肉跳,勸也勸不住。最終,先生自己沮喪地停了下來,垂落的拳頭,鮮血汩汩而出。
一場原本膠著的紛爭,戛然而止。
更有一次,先生直接爬上了陽臺,將整個身子探了出去,幾近瘋狂地吼道:“你們要是再逼我,我就從這里跳下去了。我讓你們從此以后沒這個兒子……”那是七樓的陽臺,沒有半點防護。
我當時已經完全懵了,不知道他后來是怎么爬回來的,也不知道這場爭吵到底是怎么結束的。
我曾不止一次地問先生:“你為什么要用這種傷害自己的方式去懲罰他們?你自己不痛嗎?”“我不用這種方式,他們能停得下來嗎?我就是要讓他們痛,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有控制不了的東西……”
先生是獨子,自小,父母就對他寄予了極高的期望。除了學習,他幾乎沒有朋友,沒有愛好。他的父親,對外是個脾氣極好的人,對內,卻是說一不二的權威者。而他的母親,有過之而無不及,常常站在道德制高點,在情感上實施著控制,且容不得異議。
先生說,他就像一只從小被拴著鎖鏈長大的象,等足夠有力量掙脫鎖鏈了,可那鎖鏈卻早已長進了內心,依然無法獲得精神上的自由。
雖然常常把“恨”掛在嘴邊,但父母當真生病,他卻又著急地關心著他們的身體。實際上,他還是那個想要得到父母愛的未長大的孩子。他這么做,無非是一邊抗爭,一邊又對父母飽含著期待。渴望愛與深深的恨交織在一起,常常讓他情緒無法穩定,并處在深深地焦慮與不安之中。
2.一場代際輪回的悲劇
我被這一家人的關系弄得緊張又焦慮,不勝其煩,但又必須依賴他們,因為很快,我的女兒出生了。那時,我還在上班,朝九晚五。
先生的父母盡管常常表達不滿,但照顧孫女,還是盡心盡力。
我的女兒乖巧少話,整體發育比同齡孩子遲了很多。奶奶說,這孩子很像她爸爸小時候,瘦弱,腸胃不好,特別安靜。
女兒二歲半時,我突然發現她開始有吃手指和咬指甲的現象。那是一個周末的早晨,女兒在爺爺奶奶的催促里緩緩走出房間,但又明顯情緒不佳。她身體貼著門斜斜向后縮,拿出食指放進嘴里用力地咬……
奶奶見狀,連忙打掉她的手,“手指這么臟,怎么能放進嘴巴里?一點都不衛生!”
女兒沒有掙扎,也不說話。但接下來,趁奶奶不注意,又將食指塞進嘴巴里,更加用力地咬,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我看見她的眼神空洞,仿佛她不在她的身體里。
但爺爺奶奶似乎并不關心這些,而是強行把她抱上餐桌,將食物塞進她的嘴里。
那一餐,她一口都沒吃。兩位老人,也因此將孩子不吃飯的矛頭對準了我和先生。原本美好的一天,就在幾個成年人的相互指責和謾罵中徐徐開啟。
我實在忍受不了這樣的家庭生活,開始跟先生商量:如果你愿意獨立生活,想過一段屬于自己的清凈日子,我愿意辭職回歸家庭。就在他猶豫不決時,矛盾再一次爆發,那一次,兩位老人當場亮出火車票。
我平靜地說:你們想走就走吧。三天后,他們當真走了。后來,先生告訴我,他曾單獨找過自己的母親,希望她能留下來,“當時差點就跪下了”。
先生的擔憂自有道理,他并不相信接下來的生活自己能夠搞得定。那時,女兒不到三歲,又剛有了二胎。
但無論環境多么艱難,這一場控制與反控制的拉鋸戰,總算是停了下來。
3.越早中斷控制,越早獲得自由
先生的自我攻擊,在于他擺脫不了父母的糾纏,在父母的磁場里,他只能做一個被控制的孩子。但一旦擺脫了那個磁場,他豁然發現,愛,也可以不控制,愛,也可以不痛苦。
此后很多次,每當回憶起當初的決定,他總是歡快地說:幸好當時沒跪下去求著他們留下,不然,我到現在都沒有一天開心的日子。
離開了父母,先生再也沒有出現過自殘的行為。每天回家,吃或者不吃,早睡或者晚睡,孩子該怎么教育,全憑自己喜歡。因為自由,連焦慮與不安的頻率都降低了很多。
而我們的女兒,也從自我攻擊的咬手指行為過度到能夠坦然釋放出自己的攻擊性——摔打玩具娃娃,甚至去咬比她更小的孩子。為此,我不得不跟在她身后,并在她咬了小朋友之后給人賠禮道歉,但唯獨沒有因為她咬人這件事而去責怪她。一次,在她咬人之后,我抱住她小小的單薄的身子,拍著她的背說:“媽媽知道你心里很不舒服,你受了很多很多委屈,你想表達你的憤怒,所以,當小朋友侵犯你時,你去咬了人家。你心里的難受,媽媽都知道……”
女兒摟著我的脖子嚎啕大哭了一場。那以后,再也沒有去咬過小朋友了。
很難想象,一個孩子,在那么小的年齡里,面對排山倒海的控制與要求,積攢和承受了那么多本不該承受的情緒與壓力,以至于她都無法自控地想要傷害自己。長此以往,將會發生什么,只要想一想,都覺得后怕。
好在,女兒終是獲得了自由。如今,女兒已經6歲了,性格活潑外向,樂觀豁達,很喜歡交朋友,看起來正常無比。
實際上,我仍常常懊惱,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寧愿從一開始,就給她一個安靜自由的空間,讓她遠離那場本可以避免的傷害。
4.控制欲來自于內在無法轉化的焦慮
曾奇峰老師說,人與人關系的本質是“看誰向誰投射焦慮”,或者是“看誰為誰承擔焦慮”。中國家庭關系里,父母本應作為容器,幫助孩子消化那些不可承受的情感,但實際上,大多數父母是做不到的,并且,還會將自己不能承受的焦慮轉而投向孩子。
在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中,焦慮一旦過度,就容易出現控制。就像我先生的父母,他們控制自己的兒子,不過是希望兒子能通過學習這條路,改變他們不被家族與社會重視的苦悶與窘境。“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已經不再是一面愛的旗幟,而是成為他們轉化焦慮最為有效的手段。
先生的父母至今都覺得自己從未做錯過什么,并且,依舊津津樂道自己的奉獻與付出。
然而,他們自己也不過是個受害者,但可悲的是,他們并沒有力量也沒有途徑直面自己真實的內在,更別說改變。在這種混沌與迷茫中,他們不過是不自知地將傷害接力傳給了自己的孩子。
但我們不一樣。在這樣一個開放包容的大環境下,我們可以運用多種知識及技術手段,幫助自己認識到問題出在哪里,并學會解決問題甚至終止問題的方法,盡管我們還帶著傷。
我跟先生說:“你可以繼續去恨你的父母,這完全沒有問題,畢竟傷害是他們給的,但你也要同時明白,他們也是個受害者,他們對你的傷害,是在毫無意識覺知的情況下進行的。只有這樣想,你才能放下恨而不能、愛而不得的執念。更為重要的是,當你明白真相以后,才有可能帶著傷害的同時也能帶著愛,去擁抱一個自由的孩子。”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