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辣的快感驅趕揮之不去的孤獨
發布時間:2020-09-20
2067閱讀
1.
辣,口腔的盛宴
作為湖南人,最經常被問到的一句話就是——
那你一定很能吃辣吧!
其實吃辣何必湖南人呢?我知道很多非湖南人吃辣卻非常厲害。
比如天后王菲,北京人,沒想到有著空靈嗓音的她也是熱辣火鍋的愛好者,冒著嗓子受損的危險堅持吃辣這可是真愛啊!
同樣是北方人的周冬雨,也不遑多讓,她吃辣最大的特點是:早餐吃火鍋!是的你沒看錯,早餐!
還有新疆妹子古力娜扎,在一檔真人秀節目中,看到了她最厲害的兩個吃辣功夫:一個是可以直接吃辣椒醬,一個是她說如果煮泡面的話,里面會放20根尖椒!
演藝圈里好像特別多不是因為地域飲食習慣而愛上吃辣的人,為什么他們特別需要辣這種帶著痛感刺激的味道呢?
2.
需要辣,需要強烈的回應
作用于口腔的“痛”,讓人如此著迷,其中緣由還追溯到生命之初。
口腔,是我們探索世界,同樣也是我們感受世界回應的起點:剛出生的嬰兒,用口腔吮吸吃奶,也在感受著乳房對TA的回應。
在口腔和外界互動中, 嬰兒逐漸感知到在這個世界上,TA并非獨自一人,由此TA獲得了最初的安全感和控制感,這對一個人活下來并繼續成長,是太重要的資源。
這種需要通過口腔感受回應,隨著人們長大而成了眾多感受渠道中的一個,某種意義上,仍然是最敏銳最有原始力量的那一個。
很多的關于吃的行為選擇并與生理的饑餓無關,而是在滿足口腔的空寂,換言之,就是在滿足內心的空寂。
辣,這種帶著強烈痛感刺激的味道,無疑是眾多味道中對口腔最為熱烈的回應。
在刺激性的味道中,酸和苦更多的是收縮的感覺,然而辣不是,辣是開放的,不斷綿延的火熱感。
這種回應,像熱烈的擁抱,讓你透不過氣來卻又心生歡喜。
很多人只有在這種熱烈的回應中,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哪怕這種感覺給自己帶來的是痛。
我痛,故我存在,吃辣無疑是最直接簡單的存在方式。
4.
關于辣的性隱喻
辣給人強烈的刺激感,不僅僅在于食欲,甚至也在于性欲。
我們仔細回想一下吃辣的表現:呼吸急促,渾身發熱出汗,面色潮紅,兩唇微張……簡直跟性喚起的表現一毛一樣啊!
這還真不是亂聯想,很早的時候,人們就把發現了辣椒其實是一種催情食物,明戲曲《牡丹亭》里在杜麗娘和柳夢梅成婚時,也有一句唱詞直接提到了辣椒花的催情作用。我們經常說到身材火辣,辣妹,其實也就是在說那個人非常性感。
所以,足以證明,辣和性快感,是相通的,我們需要性活動,也就是需要一種強烈的刺激和回應。在高度的興奮中,感覺到自己的存在。
正如有的人需要辣的痛感刺激才能感覺到自己存在一樣,有的人也要通過非常激烈而頻繁的性生活去感覺到自己存在。
如果強烈到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去感受存在,那就是所謂的“上癮”,不論是對辣上癮還是對性上癮,其實質可能都一樣。
5.
無辣不歡的背后,害怕孤獨乘虛而入
很多熱愛吃辣的人,內心都面臨著巨大的孤獨感。
我們看到對一切事情淡然超脫的王菲,但是想想她的經歷,她的情感波瀾,她孩子的狀況,這些都是巨大的壓力源,不惜嗓子受損也要吃辣,或許不是因為真愛,而是真累,壓力真大,真孤獨,需要強烈回應呃需要,超越了一切。
看上去沒心沒肺的周冬雨,正是在拍《七月與安生》時瘋狂吃辣上癮,直到嘴巴有超級大的泡,又腫又痛還不放棄,似乎那時候,只有辣陪著她孤軍作戰,面對所有的壓力。
在演藝圈的風口浪尖,特別是現在身處信息時代,明星們可能承受著遠比以往時代大上十倍百倍的壓力并且無人能分擔,有那么多明星們熱愛吃辣,很大一部分原因大概也是,辣能幫他們迅速緩解壓力,暫時派遣掉孤獨感。
看上去身處熱鬧喧騰之地,實際上內心孤獨無比,經常有背腹受敵,無人支持的感覺,這是很多頂著各種光環,在一線二線廝殺的明星們的感受,其實,又何嘗不是我們很多所謂“普通人”的感受?
所以,其實不難理解,辣味的飲食如何在上海這樣一個原本毫無食辣基礎的地域得以大規模流行,
都市越大,需要自己面對孤獨時候就越多,空曠而擁擠的城市里,大家感受到一樣的壓力,一樣的孤獨和挫敗,也被一樣的麻辣火鍋串串香熱烈撫慰。
今夜辣得痛快,明天又是滿血復活的一天,你也是其中之一嗎?
6.
刺激淡去,我真的能夠和自己相處嗎?
用辣味這種刺激感激活感官,確實也是很美好的體驗,但如果它僅僅變成了我們逃離孤獨的套路,也許它并不會給生命帶來真正的飛揚和飽滿,而成為我們和自己內心真實感的隔離。
辣勁終究是會漸漸淡去的,終有一個時刻,我們必須要面對口中的寡淡,一個人的空寂。
孤獨,好像是個不好的感受,大家都紛紛逃離,因為它被感覺成沒有回應,沒有支持。
這對嬰兒來說,可能確實是真實的,因為沒有母親的回應,沒有乳房回應,TA就沒有辦法活下去。
然而對成年人來說,確實很的只有靠外界強烈的刺激,甚至口腔強烈的刺激,才找得到自己的存在感?才感受到世界在回應自己嗎?
成年人的孤獨很多時候并不來自于“沒有回應”,而來自于“不是自己期待的回應”。此時我們最習慣的不是去真正去和內心的失落和空寂對話,而是急急忙忙地尋求簡單而強烈的刺激感。
這是讓自己退回到了“別無選擇”的嬰兒階段,而對成年人來說,孤獨可能恰好意味著有更多的選擇:
孤獨意味著更開放:向自己內心開放,不僅看到快樂滿足,也看到傷心失落,看到即使是所謂負面的情緒,也是你最親愛的陪伴者;
孤獨意味著更豐富:一個強烈刺激的退去,讓更多細膩感覺能夠浮現,靜下心來,開放五感,每一點微小的刺激也能讓你感覺到驚喜和新鮮;
孤獨意味著更自由:被強烈回應著是一件美好的事,然而與此同時的代價可能是必須和這種強烈的感覺捆綁在一起,無論是味覺還是人際,可能你都會覺得“不得不”要去做什么,然而孤獨卻能夠給你更大的空間,在一個人的世界,你想做什么都可以。
用強烈刺激來回避的,可能就是這樣一個原本更開放,更豐富,更自由的內在自我:它色彩斑斕,艷麗無比,只是有一件灰色的外衣,叫孤獨。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