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經過變形掩藏后的控制
發布時間:2020-09-10
1862閱讀
不知道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群人,一旦靠近,就會感受到一個大寫的“焦慮”站在你面前,你都不得不跟著一起焦慮起來。
看看以下場景故事,你或許特別熟悉:
我現在特別害怕逢年過節回家,因為我媽會不停地叨叨我不結婚不生小孩,以后老了要沒人管了,晚景會凄涼落魄不堪……這種嘮叨我從小聽到大,什么考不上好大學怎么辦、找不到好工作怎么辦。總之我媽眼里,我的人生就是永無止境的焦慮,我聽著都要焦慮死了……
我爸每晚睡前都會檢查一遍煤氣灶閥門和門鎖。這可不是普通的檢查。他會再去把煤氣閥門擰開,親自關上才放心。鎖門也是,要拿鑰匙先把門打開,再親自鎖好才行。我跟我媽說過他很多次,他卻總是呵斥我們:“萬一煤氣泄漏爆炸了怎么了得!夜半進賊怎么辦!”家里的氛圍被搞得隨時都在緊急備戰一樣……
我一個朋友,經常跟我們說有多么擔心自己會得什么重病,要是真的得病了怎么辦。只要他身體有一點小的病痛,就會瞬間擔心自己會不會得絕癥級別的大病。拉著我們說個不停就差交代遺言了。哪怕去醫院檢查沒什么大問題,但下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仍舊還是如此。
這樣的人,似乎永遠都在擔心將來會有糟糕的事情發生,不但自己焦慮,還把周圍的人也搞得焦慮不堪,像是一個行走的“焦慮播種機”。但他們所焦慮的事情,卻是大概率都不會發生的。
那他們如此焦慮,到底為的是什么呢?
有句話可以說明他們的這種狀態:別看這些人表面上活得焦慮不堪,但他們內心卻不知道有多嗨。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在這些過分、甚至不必要的焦慮背后,掩藏著的是他們 “嗨”的來源:控制。再確切地說,是控制未來。
他們的焦慮,與其說是在恐懼不確定的未來,不如說是想要掌控不確定的未來。
而他們控制未來的方式,是“玩弄控制”。
下面就讓我們來剝開他們焦慮的外衣,看一看他們是怎么“玩弄控制”的,又到底玩得有多嗨。
1.
焦慮是經過變形掩藏后的控制
為什么這種焦慮是一種控制?
當我們面對未知、不確定等情形的時候,會有事情不在我的掌控之中的感覺,這讓我們覺得不安全。面對的不確定性越大,焦慮程度就越高。
這可以說是一種潛在的失控,這種情形下所感到的焦慮,其實是人潛意識中的恐懼。而沒有什么是比未來更加不確定的東西了。所以,對未來失控的恐懼經過一系列變形偽裝,呈現出來,便成了人們表現出來的過度焦慮。
拿上面的例子來說:一直擔心孩子的未來會過得不好;時刻擔心著煤氣會不會泄露,夜半會不會進賊;總擔心自己身體會不會得重病絕癥……這一切,都是當一個人面對不能確定的未來,被激發的恐懼以不同方式呈現出來。
大家可能要問:為什么這種潛在失控的恐懼,要經過這樣一番偽裝變成焦慮呢?
這樣的人可能會有一個要求完美的母親,在養育過程中被過度要求。當自己的需求與母親的要求發生沖突,就會假裝自己沒有這些需求,去契合母親的要求。這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何這些人要用過度焦慮的外衣,掩藏自己想要控制未來的真實需求了。
這種掩藏,本身就有“玩”的味道。
既然他們的焦慮是對未來失控的恐懼,所以,他們要通過控制,去壓制、對抗這種恐懼。焦慮作為一種實際上的控制手段,在此時,就成為了對抗恐懼的工具和途徑。
這個對抗過程是如何進行的?
大致來說,當一個人在為未來將要發生的糟糕的事情而感到焦慮擔心,但實際上這些糟糕的事情又最終沒有發生,那便會讓這個人產生極大的掌控感。
就像是:當孩子的人生一直很順利很幸福,當日子每天都過得很安穩沒有煤氣泄漏沒有夜半進賊、當身體一直都很健康沒有生什么大病……
“正是因為我控制住了局面,才沒有讓這些糟糕的事情成為現實。”這會讓人獲得巨大的掌控感和安全感。
2.
玩弄控制是全能自戀的表現
控制未來的方式,即:玩弄控制,本質上也是一種全能自戀的表現。
關于玩弄控制,曾奇峰老師曾經講過吃辣椒的例子來說明:辣椒這種生物讓自己有辣的感覺,是想告訴吃它的人:我很危險,你不要吃我。但是人這種生物知道底線在哪里,在吃辣椒的時候會想:的確是你把我辣著了,但是我知道你不會讓我死,所以我吃死你。
細細感受一下便不難發現,那些過度焦慮的人,他們所使用的就是這種玩弄控制的手法:
一直都活在對孩子無限的擔心焦慮之中,但其實知道孩子不會真的過得那么糟糕;
時刻游走在家里要發生爆炸、被壞人入侵的恐懼邊緣,但其實知道這種事情不會那么輕易發生;
每天都害怕自己得重病得絕癥,但又知道身體不會那么輕易垮掉……
它們的共同點在于:的確這些事讓我非常焦慮,但是我知道它們不會輕易成為現實,所以我使勁焦慮,看你能把我怎樣?!
我讓自己處在一個危險的境地,但我又不會真的被傷害到。這實際上是一種高度的控制,是通過嬰兒般的無所不能控制他人來緩解自己的恐懼。
這種玩弄控制的手法,源自一個人生命的早期:嬰兒通過自己的無助,強大地控制了媽媽,這份控制關系到自己的生死。這些嬰兒般的控制,在每一個人格里面都會多少有些殘留。但在一個沒有成長好的人格里面,這種殘留會隱藏得更多。
當這種無所不能的控制殘留得越多,就意味著這樣的人需要控制周圍的人和環境,通過嬰兒般的無所不能來緩解自己的恐懼。
從這個角度再去理解這些人所謂的焦慮,就會發現其背后實際上所表達的是:跟我有關系的一切,都必須按照我的規則來進行——
“你必須按照我為你規劃的人生去活著,否則我會感覺到崩潰。”
“你們關的煤氣鎖的門我不放心,必須是我親自去做才放心。”
“如果是其他人有這樣的病痛,估計早就得絕癥了。但你看,我實際上卻沒有得絕癥,我的身體我說了算……”
通過這樣一系列“玩弄”的過程,這些焦慮便產生了這樣的效果:我使自己處在將要發生的各種糟糕的境況之中,但我控制了他們,最終沒有被這些糟糕的狀況傷害到、影響到,于是,不但緩解了我對未來的恐懼,還滿足了我無所不能、掌控一切的自戀。
3.
披著焦慮外衣的控制如何化解?
說到這里,我們已經看清了這些人焦慮的外衣下面,他們“嗨”的到底是什么:是通過控制而獲得的掌控感、安全感,以及被緩解的恐懼、和被滿足的自戀。
值得警醒的是:這些發生在潛意識層面的“把戲”,如果不仔細覺察,一直不被看見,就會對一個人的身心乃至現實生活產生巨大的破壞性作用。
如何化解這種破壞性?在這里為大家提供兩個途徑。
❶ 當我們能夠看見自己在潛意識里運作的竟然是如此一盤大棋,便有了去做出選擇和改變的可能。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看見即療愈。
當我們看見,像早年控制媽媽一樣去控制周圍的一切,已經不是如今的自己唯一能夠活下去的方式,就總能夠找到其他方法,讓自己好好活著。
❷ 我們還可以試著去將這種控制轉化為更高級的表現形式。即所謂的升華。
如果將自己特別在意的、想要控制的東西,通過一種方式既能全部置于我的控制之下,又能對他人和社會產生益處,就再好不過了。
比如:
一直擔心孩子未來的媽媽,去做職業規劃咨詢類的工作應該會非常得心應手;
對關煤氣閥門和鎖門有些強迫的爸爸,如果去從事安全管理類的工作,那一定會非常出色;
過度擔心自己身體健康的朋友,如果去從事有關健康的、醫療的相關領域工作,說不定也會做出一番漂亮的成果。
當我們重新換上一副眼鏡去看世界,會發現,很多事,似乎也沒那么讓人焦慮了。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