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只有“門當戶對”的才會幸福嗎?
發布時間:2020-08-23
1831閱讀
我做婚戀咨詢這么多年,常常遇到因為差異導致沖突要分手或者要離婚的來訪者。他們往往會說,“我們性格不合”或者“我們三觀不合”,亦或者“我們不是一路人”。
現在各大情感類公號也不停強調找對象要找“與自己三觀一致”的,或者要找與自己“門當戶對”的才會幸福。
中國的語言很有意思,“門當戶對”是什么意思呢?“戶”指單扇的門。一扇為戶,兩扇為門。甲骨文的“戶”字,正像一副門扇的形狀。你家的房子大,房間多,大門很大,窗戶很多,你就是“大戶人家”,也就是有錢有勢的人家,你是女孩,就是“大家閨秀”,反之,你則是“小戶人家”,你就是“小家碧玉”。
古代結婚對象要找“門當戶對”的,除了確保財富不會通過與低階層的聯姻而流失之外,認為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情,“門當戶對”的兩家人由于階級一致(經濟水平一致)而形成的價值觀、生活習慣的相似度更高,更容易相處和睦,生活幸福。
是否相似性高就更容易幸福呢?我們來看看心理學上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現代心理學家更愿意用實證的研究和數據說話。他們做了調查,總結了親密關系中的一些特殊規定,稱之為關系準則:它們描述了伴侶對我們以及與我們的親密關系所期待的標準,一旦我們老是違背他們,伴侶就會離我們而去。這些準則包括:相似、自主、忠貞、公平等8個方面,其中相似比重比較大(30%的次數被提及)。相似指的是你和伴侶應該有著類似的態度、價值觀和興趣;不要差別太大。
看起來確實如此,大家比較期待自己和伴侶的相似度高,也認為相識的人在一起親密關系更幸福。
但是假如我愛上一個與我相似度不那么高,甚至差異很大的人,難道我們就注定無法擁有和諧幸福的親密關系嗎?
并沒有研究可以證明這一點。
事實上,現實生活中即便相似度很高的兩個人也會面臨著很多差異,因為生活中面臨著無數的選擇,我們沒法所有的選擇都一樣,比如同樣經濟條件好,消費能力高的兩個人一起出去吃飯,他們可以選擇吃人均消費500元的餐廳,但是一個喜歡吃重辣,一個喜歡吃清淡;再比如兩個人去買家具,對家具的審美是一樣,都喜歡日式的家具,但是一個只要買一把凳子,另一個堅持要買兩把凳子……
研究親密關系30年,被稱為“婚姻教皇”的著名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John Gottman)通過研究將婚姻沖突,從世俗的煩惱到家庭大戰,分為兩類:一類沖突是可以解決的,另一類沖突是永遠存在的。
而且不幸的是,婚姻中絕大多數沖突都是后者,而且有很高的比例,永久性的沖突占比69%,比如妻子愛整潔,丈夫討厭整理;妻子喜歡說話,丈夫沉默是金;妻子愛出門逛街,丈夫愛宅在家;妻子愛花錢,丈夫卻很摳門;妻子是文藝青年,丈夫卻是技術狂人……
但是好消息是,很多夫妻即便他們之間存在著很多分歧,他們對自己的婚姻依然感到滿意。
所以,夫妻之間的差異、分歧并不會一定帶來問題和沖突,有分歧的夫妻依然能夠擁有幸福的親密關系。
那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如何看待彼此的差異會影響他們親密關系的和諧與幸福。
幸福的夫妻看待彼此的差異和分歧是較為積極的,不幸福的夫妻則會視差異為他們沖突的根源。
人們對差異和分歧的不同看法會影響他們的親密關系。
戈特曼舉了舉了梅琳達和安迪這對夫妻的例子。
因為安迪不愿意與家人一起出去郊游,兩個人經常因為這個問題起沖突。但是他們在和戈特曼談論這個事情的時候是很平靜和友好地陳述發生的事情,而不是指責對方,或者發泄情緒。每次爭吵結束后,安迪總會說一句:“好吧,我會去。”然后他的妻子會模仿他說話的腔調:“好吧,我會去。”然后安迪會添上一句口頭禪:“好吧,當然,你說了算,親愛的。”兩個人低聲輕笑。
他們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他們學會了帶著這個問題生活并輕松地談論它。
戈特曼說,“面對那些無法改變的問題,幸福的夫妻學會把問題懸而不論,還能幽默地調侃它。”
而在那些關系不穩定的婚姻中,面對那些永久性的問題,他們沒有能力有效解決問題,而是陷入僵局,“他們一再談論某個問題,但是他們只是挑起了問題,卻沒能解決它。因為他們毫無進展,他們越發感到受傷、失望,感到被對方拒絕。”當他們爭吵的次數變多,批評、攻擊、指責、冷戰增加,關系也變得越來越疏遠。
幸福的夫妻面對無法改變的分歧會嘗試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就是不一樣。
他們允許彼此的差異存在,接納兩個人就是不一樣,他們雖然不認同對方,但是并不認為對方是錯的,自己是對的,也并不要求對方要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如妻子看不慣丈夫天天拿著手機看新聞,但妻子既不會搶老公手機,也不會說:不許你看新聞,再看我就和你離婚(說的就是我自己呀)。即他們可以做到“和而不同”——和睦地相處,但不認同對方,也不要求對方和自己一樣,這里面包含了平等和尊重。
而這一點很多夫妻做不到,面對彼此的差異很多人總要求對方改變,或者總希望兩個人要一樣。而這樣的要求反而帶來的更多的沖突與紛爭,破壞了兩個人的關系。
幸福的夫妻接受彼此的差異,還能從這種差異中獲得樂趣。
像梅琳達和安迪這對夫妻一樣,他們會調侃彼此的這種不一樣,會以一種幽默、輕松、搞笑的方式面對彼此的差異。而這樣的方式不僅不會導致沖突,反而給關系帶來了輕松和活力。
豆瓣廣播精選中網友阿措說:“我極度厭惡做家務,寧可花錢請保潔,那點時間留出來讓我去躺著。我男朋友則堅決反對請保潔,認為別人打掃出來的屋子缺乏靈魂的潔凈之感…所以這件事我們是這樣協調的:我躺著看他以靈魂搞衛生,然后以保潔的市場價給他發錢。”
看完我忍不住轉發怒贊:面對差異,多有相處智慧啊!
這對小情侶不僅找到了解決差異的辦法,還能用文藝的文字調侃彼此的差異,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相處之道。
幽默地對待彼此的差異會給夫妻關系帶來積極影響,對此我深有體會。
我和丈夫大衛一個是急性子,一個是慢性子,我們在帶孩子過程中這一差異會被放大。
剛開始我總是嫌棄他動作慢,他給孩子換尿不濕,穿衣服,我都看不順眼,帶著火氣說“你動作怎么這么磨蹭。”“你能不能快一點啊?”每當這個時候,大衛都用很幽默的方式回應我,他要么對孩子說:“你看,你破壞我們夫妻感情!”要么他對我說:“老婆,你這樣不利于團隊建設啊!”我反而一下子沒了脾氣,莞爾一笑過去了。慢慢的不再念他動作慢。如果他說:“你快,那你做,我不做了。”估計我會更急更氣,我們就會發生更大的沖突。
曾經有一個來訪者和我抱怨她和丈夫之間的差異,懷疑這樣差異巨大的兩個人在一起會不會擁有幸福,我說:你們最大的差異是一個男人,一個女人,可是這個差異也是你們最大的吸引力。
她愣了一下,瞬間就轉化思維了,覺得自己可以接受兩個人的差異,而不是要求兩個人一樣了。
我自己也沒有想過這句話有這么大作用。但是我能說出這句話是受一個朋友的啟發,她說:男人和女人要是一樣了,多沒趣,就是因為不同,相互吸引,相愛在一起,這樣才有趣呢!
兩性的差異一方面會引發一些矛盾和沖突,但是另一方面差異巨大的兩個人卻進入了彼此的生命,這能夠給雙方帶來嶄新的體驗,讓我們借著彼此學習和成長,讓我們成為更完整,更好的人,從而兩個人的世界都變得更豐富和寬闊起來。
如果能從這個角度理解兩個人的差異,我們是不是會變得更積極一些呢?
二、學會從差異中尋找共贏的解決辦法。
我有個女友,每次男朋友去她家的時候,她明明不想做飯,也非要強迫自己做飯給男友吃。男友在房間打游戲,看電影時,她一個人在廚房跟鍋碗瓢盆大戰。想著對方正玩得開心,自己一個人卻這么辛苦,她的心里就不平衡,故意在廚房弄出很大的動靜,炒菜的鏟子掉地上了,鍋蓋弄得乒乓作響,可是男友卻沒聽見,她繼續一個人在廚房忙碌,于是越做飯越生氣,越想越委屈。
剛開始還一直忍著,后來終于爆發了爭吵,對著男朋友大聲咆哮:“為什么每次我在做飯的時候,你總在玩?”她的男朋友覺得莫名其妙,因為他一直以為自己的女友很喜歡很享受一個人在廚房做飯,不然為什么每次都要在家做飯。
通過爭吵,兩個人終于明白彼此對在家做飯這件事的態度完全不同。
女人希望,在家做飯時,男朋友一邊幫忙洗洗菜,一邊陪自己聊聊天,這樣感覺很幸福,而且重要的是在家做飯吃比在外面吃更健康更便宜。
男人認為,做飯這么麻煩,兩個人出去吃更方便,省下時間兩個人一起看電影,玩游戲,兩個人玩樂比在一起做飯更重要。
他們內在的需求是如此不同。最后兩個人找到了折中的辦法:減少在家做飯的次數,做飯的時候男朋友要負責洗菜、切菜和陪聊;去外面吃飯的時候,男人花錢不能大手大腳,女人也不許抱怨價格太貴。
周末的時候兩個人還可以去玩真人CS激光槍戰游戲(一種集運動與游戲于一體,緊張刺激的高科技娛樂活動)。
后來,男人不僅學會了做飯,還做得很好吃,充滿成就感;女人也從男人身上學習玩樂精神,很愿意陪男人玩游戲。這就在相互學習中實現了雙贏。
三、學會如何妥協。
我的一位訪者面對和處理夫妻之間的差異是這樣做的:遇到分歧,先嘗試找到兩個人都認可的第三種共贏方案,實在找不到就學會妥協。
因為她很注重公平,所以她又和丈夫商量了妥協原則,列出彼此最不能妥協的事,剩下的事情兩個人相互妥協,這一次我妥協,下一次輪到你妥協。
當然并不是每一次都能這么公平,但是他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相處之道。
當彼此的分歧無法通過其他方式實現共贏而又需要達成一致才能行動時,就需要有人進行妥協。親密關系是妥協的藝術。學會妥協就是學會合作,懂得妥協和合作的人更容易擁有和諧、幸福的親密關系。
快與慢之爭現在依然還會引起我和丈夫之間的沖突,比如最近我們想把閑置的車位(買不起車的人真悲催)出租出去,我讓大衛在小區App里問問其他人是否要出租車位。
當我們談論這件事之后,我希望他兩三天后就把這個事情辦好,可慢性子的他拖拖拉拉三四天過去了也沒有行動。
面對這樣的結果,我既不啰嗦他,也不自己去做這件事,而是選擇了等待,選擇了妥協,接受他按照自己的步調去做事。
婚姻是一種融合,這決定了在很多事情上,處在關系中的兩個人必須做出妥協。長期的夫妻相處之道想要成功,都是一種妥協的結果。你需要適度的進行讓步,你沒法像一個人時那么自由,但你也會收獲兩個人的快樂。
戈特曼在研究高情商的夫妻如何正確處理分歧的基礎上, 得到婚姻幸福的法則之一:解決可解決的問題(以溫和開場,用妥協收場),面對可以解決的問題,他給出了5點建議:
1、確定你的討論是以一種溫和的方式開始,而不是以苛刻的方式;
2、學會有效地使用感情修復嘗試;
3、在緊張的討論中,監測你的生理變化,以便知道你被消極情緒淹沒時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
4、學會如何妥協;
5、變得越來越容忍對方的缺點。
沒有人能滿足我們所有的需要,也沒有一段關系是完美的,因為生活本身就不完美,總是問題接著問題,人生也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愿你改變可以改變的問題,接受不可改變的問題,學會帶著問題向前走,收獲屬于自己的幸福。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