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的確認背后有個怕被拋棄的靈魂
發布時間:2020-08-22
1806閱讀
人的一生都在關系里,而兩性關系是成年后對我們影響最大的關系。
健康親密的關系,可以療愈我們過往的創傷,支持著我們提升自信,戰勝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而虛弱、忽視、矛盾的關系,則會消磨我們,讓人經常陷入疲憊、憤怒、抑郁、無力和卑微中。 我們將跟大家一起聚焦聊聊“兩性關系的困境與改善建議”,例如磨合、索取、性愛、婚姻等等。
看了最新一期的熱播綜藝《我家小兩口》。
我對若風和小戚夫婦一起去看心理咨詢師的畫面印象深刻。
在去咨詢室之前,小戚和若風開始了一段對話:
“老公,你愛我嗎?”
“愛”
“看著我的眼睛說一遍”
“好”
“你會拋棄我嗎?”
“不會”
“無論我做什么你都不會嗎?”
“是的”
“你的眼神出賣了你”
“可我很真誠啊”
.....
這樣的對話,在他們的生活中并不少見。
有一次吵架之后,若風出去辦事,小戚依偎在門邊:
“你還回來嗎?”
“你回來還愛我嗎?”
類似的話還有:“老公,你是不是不愛我了”、“你是不是覺得我不好了”、 “你是不是丟下我不管了”。
每次播到這個環節,總有嘉賓評價她:
太作了。
但我們卻不知道,其實每個人都有確認“對方愛不愛我”的時候,只是在用不同方式確認罷了。
例如:
生病了不直接讓ta來照顧你,看ta來不來;說自己喜歡的東西但不叫ta買,看ta買不買;不時問ta你的電話號碼、生日、紀念日......
當然還有極端的,在吵架的時候用不斷打電話、傷害自己的行為,來確認ta是否還在乎你。
這些言語和行為,本質上是一種確認。
這種確認人人都需要,只是每個人的程度和方式不一樣。
有的人似乎不用太多確認,就能愛得很安心;
但有的人卻需要不斷“作”來試探,愛得戰戰兢兢。
究竟怎樣的確認,才是健康、有利于感情的呢?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為什么我們需要確認。
這背后,是一種「確認感」在起作用。
依據溫尼科特的關系理論,確認感的意義是:
“
當一個人的『自我』或『關系』被破壞,形成創傷后,便需要用各種方式確認:我是好的,我們的關系不會破裂。從而修復“被破壞的風險”。
”每個人從小都會有被破壞的經歷。
自我的破壞,例如小時候父母要求我們幾點吃飯、吃什么、幾點尿尿,去哪里尿,如何沖馬桶、幾點必須睡覺等等。
這些正常的規矩會約束我們的自我,不知覺地破壞了我們的自我體驗。
而關系的破壞,則是從一些必要的分離、沖突開始。
例如入園、偶爾的責備,甚至打罵,會讓我們認為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
這時,確認感就會產生。
小時候我們會這樣做:
“媽媽,我要尿尿啦”、“媽媽我要睡啦”,在每一次去廁所和睡覺都要“通知”媽媽,此刻就是在尋求確認。
媽媽只需要說“知道啦,你去吧”即可。
這無意間傳遞了“媽媽在”的感受,孩子就會安心。
成年后,我們也會有這樣的確認:問對方想不想你,你分享的話題對方愿不愿意聽......
這些都再正常不過。
如果大部分的確認可以得到合適的回應,那么破壞所產生的不安,也可以得到緩解。
而隨著一次次的緩解、關系的加深,確認的方式也會轉化。
例如我們看到的很多親密穩定的情侶、老夫老妻。
他們不再用語言表達“你還愛我嗎”,但體現在對彼此行為和感受上。
比如加班他會給你打電話嗎?天氣不好會問候你嗎?生病了會伺候你嗎?特殊紀念日他會記得嗎?有儀式嗎?你的新發型他會看見嗎?你們一起看電影嗎?一起旅行嗎?你們睡一張床嗎?對彼此身體感興趣嗎……
這些隱性確認,恰好讓人感受到點點滴滴的愛與溫暖。
是很健康的必要的確認。
而真正造成困擾的是,過高的確認感。
文章開頭小戚的行為,便是如此。
過高的確認感,并不是憑空而來。
也許是早年被嚴重地破壞,容易感到不安。
例如:每次犯小錯(尿褲子、不吃肉)就會被大聲打罵;或者遭遇過嚴重的被拋棄、被迫分離等事件。
也許是每次確認時,很多父母不理解,沒有給到回應。
例如:父母覺得好笑或厭煩,“拉個尿睡個覺都要匯報”……孩子越和父母說,父母就越不回答。
這時不安無法得到緩解,越堆越高。
于是,確認自己安全的需要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烈。
即使到了成人,還是習慣地需要頻繁的確認,來緩解居高不下的危機感。并且就算對方給了回應,也比較難相信,就像文章開頭小戚和丈夫若風的對話。
小戚的確認感過高,也是有源頭的。
她說過“從記事開始爸爸媽媽就吵架,最后我實在憋不住了,10歲那年就勸爸媽離了婚。”
這就是安全感的破壞。
因為在家庭關系中不斷出現動蕩和危險,父母沒有太多的能量回應她的需要,所以現在她才會在丈夫身上尋求“療愈”。
表面上是沒事找事,但實際上,是通過不斷地確認,來讓自己感到“你不會像父母那樣拋棄我的”、“我在你這里是安全的”。
這種過高的需求,不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卻也常常不自覺給對方很大的負擔。
在心理咨詢過程中,若風坦言:
我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愿意去安慰和溝通。
但我自己也是人,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
這句話很真實。
雖然若風無法像一個貼心的老公,時時刻刻關注小戚的感受,他偶爾也會偷懶,會生氣,無法及時換位思考,但他還是努力地去滿足和補償小戚。
當小戚說要重新結一次婚時,他嘴上不情愿,但背地定了餐廳和999朵玫瑰花,重新求了一次婚;
當小戚說要化妝成老年的樣子,一起拍照,他不太能理解,但還是做了.......
只是小戚的不安感實在是太強了。
她會時不時想著要努力賺錢以后萬一離婚,要搶奪孩子的撫養權;
經常一被忽視,就情緒失控,再次重復“你是不是不愛我”的確認,甚至還會打自己。
這在婚姻生活中,無疑是對彼此的一種消磨。
若不是這種不安全感太強烈了,沒人愿意這樣折騰。
而細究這種居高不下的不安感,背后其實都是一種被拋棄的恐懼。
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曾說過:
“
早年經歷太多忽視和否定、情感得不到滿足,覺得自己是沒人愛、沒人要、沒人關心的人,總會以為自己被拋棄了。
”
例如重男輕女文化中的女孩、讀書差或達不到父母高要求的孩子、從小父母離異或被拋棄的小朋友們。
若此時沒有人讓我們可以確認“我是安全的、我還被愛著”,這種被拋棄的恐懼就更有實感了。
長期處于這種無法緩解的恐懼中,會產生一種錯覺:我不配被愛。
于是更容易從一些細節中覺得對方是不是發現了我不值得愛、想要拋棄我,因此更需要一次次過度的確認。
而過度的確認,往往會從2個方面,再次重復被拋棄的“命運”。
第一個,如果對方無法理解到這一點,也沒有太多的能量可以支撐,就很容易被消磨到放棄這段感情,再次讓我們印證了“我不配被愛”的觀點。
第二個,如果對方不放棄,但也無法一直回應……
那么我們就會感到求而不得,很容易進入一種更猛烈的狀態:反向確認。
例如經常吵架、離家出走,甚至自我攻擊、生病等等。
以此鬧出更大動靜測試對方態度。
就像蘇珊博士的一些來訪者們。
吃了一整瓶安眠藥然后打電話給另一半,或者,在吵架后把家里的燈全部砸掉。
這樣的測試成功幾率很低。
往往到最后,對方忍無可忍,決定退出。
就像來訪者們的伴侶,聽到電話后不親自趕來而只是叫醫生過去,或者看一下砸壞的家具后馬上離開。
這些,都會最終再次讓我們體驗到被拋棄的感覺。
那要怎么辦才好?
如果你是一個需要高度確認,無法自控的人,也許下面三步可以幫到你。
1. 探索造成你不斷尋求確認感的重要源頭。
每個人的正常背景不同,養育模式不同,對同一件事的感受也不同,找到獨屬于你的主要情結至關重要。
比如小戚可能就是“父母離異”所造成的問題。
找這個源頭,不是為了去怨恨。
而是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疼愛自己、理解自己,并接納自己那些無法自控的“矯情”。
這時,這些失控不再是一團模糊的攻擊和“作”,而是一種基于你成長經歷的一個“必然”結果。
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會更容易冷靜下來。
2. 要分清現在關系 ≠ 以前的不安。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現在的關系不等同于以前的關系,我們就很可能一直把對方當做小時候讓我們不安的父母,不斷去確認。
伴侶怎么做,都很難填補內心的安全感。
這時我會建議,和伴侶一起商量一個具有邊界的安全的確認方式。
例如調整一下語言和方式。
從急躁的“你不愛我了”“男人都是負心漢”類似負面的語言,調整成:
你為什么這樣做?你是不是有在想我?
《我家小兩口》中,針對小戚對若風過往感情史的糾結,和老公在一起15年的包文婧說道:
若是我,第一不會這樣問(過去的事情),第二問了就要信,第三,若是不信那不是庸人自擾嗎。
這些必要的調整和信任,會讓對方從高壓中解脫,更好地給我們確認,幫我們打破“被拋棄”的惡性循環。
3. 我們可以豐富"確認的途徑"。
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為模式有問題,而是這個模式太僵化、太單一、不夠靈活。
我們常常往一個人身上刻板地尋求確認,直到壓倒這根唯一的稻草,卻不知道,其實有很多途徑可以緩解我們被拋棄的焦慮。
比如工作中的成就感、興趣中的享受體驗、關系中的傾訴對象、在大自然、小動物中的放空與自由,等等。
享受這種積極體驗,并在其中給自己做確認:我是一個不錯的人,我值得擁有不錯的關系。
這些多元的確認,其實就是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避免我們因為某一個確認的消失,而徹底否定自己。
畢竟,隨著婚姻生活的瑣碎與平淡,每個人都需要找到確認的不同方式和途徑,一方面保持自己相對穩定的自我感,另一方面也不至于把彼此感情消磨完。
這才是最健康的模式。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