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你就去,而不是我喜歡你就必須去
發布時間:2020-08-01
1640閱讀
前些日子,孩子幼兒園舉行期末匯演。輪到一個班級的孩子表演時,一位四歲左右的小女孩自一上臺就立在舞臺上大張嘴巴仰面哭泣,急流而下的眼淚把濃濃的妝容都弄花了。音樂未停,同伴未停,她一個人突兀地立在那兒,像是身在孤島之上。老師應該是看見的,孩子媽媽也應該是看見的,但奇怪的是,似乎所有人都將這個孩子看做透明人。
我覺得有些怪異,又心疼那個哭得停不下來的小女孩。一著急,就跑上臺去把她牽到后臺交給老師安撫。后來,老師委屈地說,女孩媽媽看到孩子被拉下臺后很生氣,并質問:讓她失去一次表演的機會,這樣做合適嗎?
老師還說,這個小女孩每次排練都是類似的狀態:極不配合,強行送上臺就會嚎啕大哭。但孩子媽媽要求老師必須將孩子推到舞臺上,“多鍛煉幾次就好了,孩子怯場,你們更是要多給她鍛煉的機會”。這是老師轉述的女孩媽媽的原話。
一時間,我竟不知如何作答,或者說,不知道自己上前去拉孩子一把這個行為本身,是對還是錯。
但有一點我能夠確定的是,如果小女孩是我的女兒,我想都不用想就這么去做了。事實上,我的兒子恰好也在這次期末匯演中有一個小小的角色,與之對應的,表演服也買了,舞蹈也排練了,到了要演出的時候,不管老師怎么哄,他都不肯穿表演服。老師甚至為此拿出一整盒他平時最喜歡吃的巧克力來做交換,都被他拒絕了。
老師問我:該怎么辦?我說,沒事,不參加就不參加了。最終,關于表演這件事沒有能成就他,但也沒有影響到他。
至于“失去一次表現的機會”,可能是我這個當媽的成年人,才會去給出的功利性的結論。但是,如果我認為這次表演對我的意義并不大,那么,我就不會那么在乎這次“失去”,更不會影響到孩子對這件事件本來的判斷力。
1.
你喜歡你就去,而不是我喜歡你就必須去
女兒六歲,馬上讀小學了。孩子的爺爺特別著急,總是時不時提醒我:附近開了許多培訓班,你看要不要挑兩個,讓小孩學一學?
我沒有理會。
他又心急火燎地說,要多準備一些作業本,趁著暑假幫她練練字、算算數,不然到時跟不上。
我又沒有理會。
其實,早在之前我就問過女兒:你覺得你現在想寫字嗎?女兒回答:等我想寫的時候,我自己會寫。
我說:好的,我尊重你。
我也問女兒:你喜歡跳舞嗎?我們要不要去學跳舞?女兒回答:不,我最喜歡的是看書和畫畫。
前段時間,小學面試結束后,女兒轉述了與老師的談話內容:老師問我有什么愛好,我說喜歡看書和畫畫。
這兩個回答是吻合的。但我目前又并不著急送她去繪畫班。因為我發現,每一個孩子似乎都喜歡畫畫,也都把畫畫當成是自己的另一種表達。女兒每一次畫畫,都能清晰而喜悅地向我描述她作畫的內容,這就夠了。我認為的是,等到有一天,當她覺得自己掌握的繪畫知識并不足以支撐她更好的表達時,她自己就會要求去學更專業的繪畫技巧。
與孩子打交道這么久,逐漸發現一個規律:孩子真正喜歡并選擇一件事,是完全站在他們自己的認知層面去堅持和喜歡的,也就是說,他們選擇并認為好的東西,一定是與他們當下的認知結構和接受能力匹配的。所以,無論孩子說喜歡什么,只要我能接得住,都會在聽了之后告訴她:你既然那么喜歡,那你就去做吧。
我不追求她做的結果是好還是不好,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這個過程中,是否帶著原始的驅動力,是否是自我滿足的在做。在我看來,“做”這個過程才是真的重要,身處其中,她自然會思考怎么做,該運用哪些知識和技能,并從整個過程中獲得與之對應的各種情緒與情感的體驗。
這才是一個孩子理想狀態下健康成長的開始。
我一直告訴孩子,你自己喜歡就去做吧,不用總是跑過來問我。對于孩子而言,可能是:啊,我是可以自由地去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媽媽不反對,真好。用成年人的思路來解釋就是,孩子,你要學會逐步建立起一套屬于自己的價值判斷體系。當你真的想去做一件事,就去做吧,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
不被束縛的生命,看起來真美好。
但是,如果換作是我來作判斷和決定,過程和結果都會迥然不同。因為我當下的很多判斷,早已框定在世俗的層面,帶著世俗的價值觀,會不自覺地考慮其經濟成本、現實意義、實用價值等等,如此一來,一個不夠自由與靈活的我,是很難利用精準的直覺去為孩子做一個相對適合的選擇。但是孩子不一樣,他們擁有著靈敏的直覺,也擁有著不受局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更有著全情投入的先天條件。
更何況,當我帶著世俗的偏見去給孩子做出一個選擇時,帶給孩子的,很有可能是一次傷害,一次違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挫傷孩子積極性與自信心并且很難彌補的傷害。比如,去上各種培訓班,拔苗助長,讓孩子喪失學習的天然興趣,比如去參加各種比賽評選,掏空一個孩子應有的天真與好奇。只要想一想,我都覺得那會是一次毫無新意的選擇。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父母自己能接得住。
2.
做自己,是自小就開始的
孩子不愛表演,而家長因此震怒,說到底,表演這件事本身,是家長的強烈需求。
如果我是孩子,我就會困惑,更會生氣:既然媽媽你這么愛表演,你為什么不去上舞蹈培訓班,你為什么不爭取上臺表演的機會?你自己站在舞臺上的成就感,難道就會比看著我表演的成就感少嗎?不然,這只能說明一個事實,媽媽,你就是一個膽小鬼,你做不到的事情,都推給我做。我生出來,就是為了做一個冤大頭!
一個孩子從小就無法做自己時,等TA長大做了父母,同樣,也會根深蒂固地否定自己,然后借由下一代去實現那些永遠都實現不了的夢想。
為什么現在很多人當開始嘗試做自己時就會覺得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因為他從來就沒有做過自己。當一個人已經被折騰得元氣大傷,你再告訴他正確的活法,他會崩潰,會懷疑人生。
當然,這也是一個悲劇的開始和無限輪回。
與之對應的,一個從小就做自己的人,用不著強調如何去做自己,也更不用去體驗一百八十度的人生轉變帶來的不適應,他很輕松地就能實現內在與外在的和諧統一。
在我家老人的概念里,也有著謎一樣的邏輯:“孩子那么小,你讓她做什么?”“等她長大了,自然就會了!”然后勤奮地代勞。在孩子嘗試去做一件事情時,立馬上前阻止:“傻瓜,這樣做不好!你應該……”然后直接指出一條明路。又在孩子做不好一件理想中必能做好的事情時,失落的嘆氣:“唉,這孩子怎么這么弱啊!”這種以成人的價值觀限定一個孩子行為的現象并不少見,應該說,他們還沒有思考最為本質的東西——孩子主動做事情的意愿和有能力做好事情的信心,并不是一到年齡就自動生發出來的。
所以,直到現在,我女兒在做一件事情前,第一反應就是:“媽媽,我不會做。”“媽媽,你幫我做嘛。”“媽媽,我去做xx,可以嗎?”而一旁不到三歲的弟弟,不問也不猶豫,直接過去就做了,而且做得還不錯。
那些早期的控制,早已讓一個孩子形成固定的思維及行為模式。更何況,即便我在后期努力做了調整,都無法驅逐掉那些已經潛至靈魂的入侵。
我們常說,人,要學會做自己。但沒人告訴我們,做自己最完美的狀態,是從嬰兒時期開始的。
從嬰兒出生的那一刻,你看見了他,尊重他的存在,相信他,并站在一旁保護鼓勵他。這樣的孩子,一定會是一個心中有“我”的孩子。
心中有“我”的孩子,不會被現實層面的“不”給絆住,他們自信且有力量,勇敢且會判斷。他們的邏輯是:我是這樣想的,我就這樣去做!這個時候,全宇宙對他而言都是統一的,他還有什么顧慮呢?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