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社交力的人也可能有低自尊
發布時間:2020-08-01
2826閱讀
我今年大一,學生組織的部長,做項目、辦活動、帶團隊,在周圍人中屬于佼佼者;口才不錯,每次做研究項目總能說服別人請不動的人;在演講口才社里擔任二辯,曾是最佳辯手,各種社團組織、學校組織的面試也得心應手;朋友很多,屬于社交圈很廣的人。
可是,這都是別人看到的我,我知道真正的我并不是這樣。真正的我發現自己在某些場景中特別拘謹,沒有自信,完全不是平時那個幽默開朗,自信滿滿,思路清晰的狀態,甚至可以說是恐懼。
這種場景往往是面對一大群陌生而健談的人,甚至有時候,在一個或者兩個陌生人中,甚至在一些關系一般的朋友中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讓我特別痛苦。
自己也一直在思考原因,目前分析出的一些結論如下:
1. 內心里還是把社交當成了一種證明自己的方式,害怕自己在社交中不能有精彩的表現,害怕失敗。
2. 因為在某些場合社交能力很強,無意中總是給自己定下要更強或者至少不差的心理期望,造成了面對不熟悉的場景時的恐懼心理。
這種擁有「雙重人格」的感覺實在是糟糕透了,時而自信滿滿的在臺上侃侃而談,時而面對眾人無話可說,這讓我很苦惱。
01 強社交力的人也可能有低自尊
09 年我還在上博士的時候,在昆士蘭大學校內的心理診所實習,遇到了一個叫 Jake(化名)的大二白人男生。
Jake 個頭不算高,運動健將的身材,金色的頭發很卷彈,卷曲程度頗似方便面。當時天氣已涼,他仍然穿著土澳的「四季皆宜裝」—— T 恤、短褲、夾趾涼拖,散發出一股 Aussie laid-back 的慵懶與閑適。
Jake 告訴我,他之所以會來心理治療,是因為社交焦慮。
這個焦慮已經顯著影響到他的日常生活。當時的我臨床經驗比較淺,所以聽到社交焦慮這句話從他的嘴里說出來,感到有幾分意外。
Jake 自述是土生土長的布里斯班人,從小到大的朋友不少,基本每周末都會有 Party 聚會之類。他非常喜歡戶外運動,游泳、沖浪、板球都不錯,在大學里的成績也還可以。Jake 目前沒有穩定的長期女友,但也有交往中的對象。
從外貌、舉止,到衣著打扮、興趣愛好,Jake 和大街上其他的澳洲男生沒什么兩樣,幾乎可以說是青年中產階級白人男性的典型代表。
為什么題主和 Jake 這樣能力很強的社交活躍分子也會社恐?
因為,強社交力和社交恐懼并不矛盾。
自信就像一張冰山
浮在水面之上的是一個人的社交表現,我們可以直接地觀察到。但這只是冰山一角,掩藏在社交力下面的是自信,以及藏在更深處的自尊。
自信指的是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別人無法直接觀測到,但是可以通過你的社交表現作出一些推測。
自尊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在我的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樣的,我有多少自我價值,有多值得他人尊重?
我認為,題主并不存在雙重人格,而是在強社交力的冰山之下,埋藏了一顆低自尊的心。
02 自尊感從童年開始塑形,自尊是自信的源泉
如果一個人自尊的評判是「我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我喜歡真實的自己」,那么在這個良好自尊的基礎上,這個人可以接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自己的能力有適度的自信心,從而推動積極的社交表現。
但是,一個低自尊的人可能會堅定不移地相信:
我一無是處
不論我怎么努力,我永遠都不夠好
只有我成績好、表現好,別人才會喜歡我,沒有人會喜歡真正的我。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這些想法可能像信仰一樣根深蒂固、難以扭轉。
不論 TA 的客觀能力有多強、在別人眼中有多優秀、取得了多少褒獎和證書,這些外界的肯定都無法撼動冰山深處的低自尊。
這一點可能會讓親友們很是費解,明明已經做得很好了,我也各種肯定和鼓勵 TA 了,為什么仿佛清風拂山崗、毫無用處?
低自尊感的人自己也很困惑、無奈。
他們本能的解決之道是進一步地提升自己、證明自己,「既然我覺得自己不行,那就讓自己行起來」。然而,這個解決之道不僅僅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更是導致低自尊循環的罪魁禍首。
曾有一個紐約大學 Stern 商學院的學生,大二的時候申請三大投行的暑期實習,三大投行都面試他了,但都沒有給他 offer,他告訴我他很抑郁,想要跳樓或者吞槍自殺。獲得他的 consent 后,我打電話給他的父母,父母買了最早的一班飛機過來。
學生的母親是伯克利大學的生物學教授,父親是一名成功的進出口商人。面談中,母親表示,既然是因為最后的面試不過關而導致抑郁,那么就給他聘請一位專業的面試訓練官,幫他提升面試技巧。以他父母的人脈和財力,我并不懷疑他們能請到頂級的面試訓練官,但是我否定了這個提議。
作為一個天資聰穎的猶太小伙子,他的問題不是面試水平不夠高,而是沒有學會失敗,缺乏真正的自尊感。
學生告訴我,大二時沒有進入三大投行的實習生項目,畢業以后就可能無法獲得他們的工作 offer,將來也就無法拿到投行的 partnership,也就無法進入華爾街最迅速的上升通道,也就無法……也就無法給自己的子孫留下遺產(該男生只有 20 歲,暫時單身)。
在他看來,他的全部自我價值來源于自己的成就(以及為子孫創造的遺產)。所以他拼命努力的方向是更進一步地提升自己的外部成就。我想讓他和他父母明白的是,他的問題不是成就不夠高,而是最核心的「自我價值公式」出錯了。
低自尊者眼中的自我價值公式:
自我價值 = 外部成就/認可
健康的自我價值公式:
自我價值 = 我的性格 + 我的喜好 + 我的經歷 + ……(每天早上起床,在與任何人有接觸之前,一切讓我成為我的東西)+ 外部成就/認可
如果我們的全部自我價值由他人或他物所決定,那么我們的自尊心會「以物喜,以己悲」,被肯定的時候就高興,被否定的時候就痛苦,隨著他人或他物而起起伏伏。
對于這個紐大的學生來說,一件不如意的事情就可能威脅到他作為人最本質的自我認知。
對于題主來說,在面對其他社交力卓越的人時,社恐尤其嚴重,其原因可能在于,題主把自我價值感建立在自己超人一等的社交力上。
當這個優勢消失,甚至自感不如別人的時候,自尊 / 自我認知受到嚴重的威脅,威脅激發恐懼感,恐懼導致注意力過度地收縮到自己身上,這種過分的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會放大自身的不足、過度分析,在緊張和焦慮情緒的影響下,造成社交動作變形,然后,不佳的社交表現會進一步影響自信心,最終導致惡性循環。
自信提升的方法有很多(篇幅關系,無法展開),之所以很多方法效果不佳,或者一時有效,但不能持久,我認為關鍵在于,只解決了自信層面的問題,沒有能改變自尊層面的問題、修正錯誤的自我價值等式。
我們需要理解,我不等同于我的成就、外貌、財力……我的價值在于我是我。我無條件地接納和喜愛自己,我的自我價值并不隨著外界的肯定與否而改變,我的價值由我自己決定。
如果你覺得很難接受這個概念,或者在理智上接受了這個概念,但在情感上無法接受,請參考辯證行為療法 (DBT)中的 radical acceptance。接納是一種能力,可以通過反復地練習來提升。圖片中給出的是 DBT 眼中,接納所需要的能力。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