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好是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嗎?
發布時間:2020-07-31
1929閱讀
前些天,中國投行界發生了一件讓人瞠目結舌的事情。
簡單回顧一下——在非營利組織CFEI舉辦的一次分享會上,一位重量級的演講嘉賓W先生在演講的時候,不知咋地突然自黑了一下,說自己數學不太好。
結果在場的一位聽眾M女士就舉手提問:“你數學不好是怎么當上CEO的?”
W先生開始有點懵,但是很快就直接回懟了過去:“我數學是不好,但是比你強啊!”
結果M女士控制不住地怒了,她列舉了自己高考北京市文科第三名,康奈爾大學本科等等學術成就……來證明自己數學非常出色。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搞得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會后事件仍在發酵,W先生感覺自己被冒犯,要求M女士及其所在投行給他書面道歉,M永遠不能參加CFEI的所有會議,以及要求M所在投行向會議捐款10萬美元……
因為W先生位高權重,投行選擇了犧牲下屬,干脆利落地裁掉了M女士。
而M也不是好欺負的,她給W先生寫了一封道歉信(實為討伐書),并抄送了市場上諸多頂尖基金、全球大型投行,以及國際名校校友圈,聲稱自己要為被W欺凌的弱者撐腰。
至此,舉圈兒震動,簡直堪稱一場“由數學水平大比拼引發的慘案”。
精英圈竟有這么多“媽寶男”
為了“誰的數學好”斗嘴,這件事兒本身并不算十分奇特——奇特的是斗嘴雙方的身份。
W先生是某知名基金的合伙人兼董事長,在中國具有將近20年的投資和運營管理的經驗。2010年,他被《亞洲金融》雜志選為“中國最頂尖的首席執行官”之一。
M女士也是背景不凡,北大和康奈爾畢業,從摩根士丹利紐約投行分析師開啟職業生涯,一馬平川到某投行董事總經理的職位。
這樣兩個人,無論放在什么場合,都應該是平和睿智、虛懷若谷的形象,怎么如今居然會在一個公開的場合,為了雞毛蒜皮的一點小事兒,斗成了這副難看樣子呢?
在這場爭斗里,你看見了什么?
是不是看見了兩個——很不成熟的精英圈媽寶男?
“鄙視鏈”蠶食著心理健康
前些日子,同事給我講了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暑假里,同事去夏令營探營,聽到一群天真可愛的小朋友正在聊天兒。她覺得好奇,就悄悄旁聽,結果小朋友聊天的內容讓她大跌眼鏡。
聊的都是什么呢?
先是幾個小朋友做最普通的自我介紹:幾歲幾年級,什么學校,都上什么課后班,住在什么區,諸如此類。
但是很快地,正常交流就演變成了“鄙視大會”。
A小朋友對B小朋友說:“哦,你那個學校不行,我是某某名牌小學的,我們學校英語都特別好。”
B小朋友對C小朋友說:“你媽給你報的課后班檔次不高啊,什么游泳課足球課,我下課都是去上高爾夫和網球的。”
C小朋友對D小朋友說:“什么你家居然住郊區啊?我家住市中心,比你家房子貴多了!”
總之,沒有正常交流,全是急功近利的攀比。
是這些孩子出了問題嗎?
在我看來,孩子只是“照妖鏡”,他們照出的是如今教育者和教育界的眾生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一個細節,M女士在質疑大佬W先生的數學水平的時候,W先生沒有用別的話來反駁,卻偏偏選擇了一個“比你強”的“比”字;
而M女士在聽到這個“比”字之后,瞬間爆發,說出了一堆不經大腦的難聽話。
為啥一個簡單的字就能讓兩位精英瞬間失去理智了呢?
實在是因為“攀比”在中國人的文化里,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響。而我們現在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也在于——攀比成風。
無論是學校,還是在家里,攀比無處不在。大人比房子比車子比職位比存款,小孩兒比成績比獎牌。我們從小就是聽著“別人家孩子”的光榮事跡長大的。進入學校之后,每次考試之后,把所有人都按照成績的高低,分出了三六九等。
畢竟,我們是聽著這樣的口號長大的: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
所有的口號都告訴你——你要努力向上爬,這樣才能把別人踩在腳底下。
至于對社會進步和個人成功全都至關重要的“合作”、“雙贏”這樣的字眼呢?在我們的教育中,幾乎難覓蹤影。
問題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有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比別人更強的人生”,得到的卻是持續一生的焦慮不安,和一種“我就是看不得別人比我好”的陰暗心理。
我曾經采訪過一個被伯克利和頂尖設計學院——羅德島設計學院同時錄取的男孩,他成績其實不算特別好,可是在他們學校,即使成績比他好得多的孩子,很多也沒有獲得名校的青睞。
我問他“被錄取的秘訣是什么?”他說大概是自己“對人生爆棚的幸福感”感染了招生官。
他又說自己能夠擁有那么強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感謝父母特別開明:
“他們從來不拿我和別人取得的成就進行比較,他們喜歡我,只是因為我是他們的孩子,而不是因為我的數學能考滿分。”
終日被拿出來和別人進行比較的孩子,其實是很不幸福的,他們會認為:自己之所以被認可、被喜愛,全是因為自己的能力強、成績好。
即使他們長大了,也會習慣性地不斷尋求外界的認可,他們缺少自信,缺少“自洽”的能力。
一旦失去外界的認可(哪怕這樣的不認可只是暫時的),他們就有可能情緒崩潰。
就好像上面兩位投資界精英那樣,瞬間爆發。
單一的成功標準
再來看看兩位精英的“數學之爭”。
M女士懟大佬的原話是:“數學不好你怎么當的CEO?”
如果仔細想,這句話其實是有很大的邏輯問題的——數學不好為什么就不能當CEO呢?
我只知道數學不好不能得奧數金牌,但是當CEO又不是數學比賽是不是。
W先生也許數學真的沒那么好,但也許人家有精準的投資眼光,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人家就算是只有一個有錢的爸爸,那也一樣可以當上CEO的對不對?
要說中國最牛大佬,所有人總會想到馬云馬爸爸。馬爸爸當初一共參加了三次高考,三次高考的數學分數是:1分、19分和89分。
要說數學不好,馬爸爸的數學是真不好,但是數學不好影響人家的成功了沒有呢?
一個精英女性,把“數學好”當成了“成為CEO”的必要條件,而在之后的罵戰中,又把自己的名校背景拿出來反復炫耀。
可見在她心目中,成功的標準,就是成績好,就是上名校,成績如果不好,那就連事業成功都是“非正義”的。
有些家長人,對成功的定義單一得可怕:
• 于成人,成功就是事業成功賺錢多;
• 于孩子,成功就是成績出色上名校。
除此之外,皆是浮云。
這樣單一的價值觀,在整個東亞文化圈中都十分明顯。
我們不是有這樣的古話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總之,只要讀書成績好了,你長大就會功成名就,就能美女(帥哥)縈懷……只有學習好這一條路,才能讓你走上人生的巔峰。
然而這樣單一的價值觀,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問題——精英畢竟永遠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最普通的人。
那么,普通人的人生就注定是沒有價值的渣渣嗎?
有一次,我和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一起上課。教授突然拋出了一個問題——你們覺得什么樣的人生是成功的?
韓國學生說:“有很多錢。”
日本學生說:“事業取得成就。”
歐美學生的回答反而“佛性”得多,多元得多,也具體得多,他們有的說“我希望成為一個成功的廚師”,有的說“我希望獲得inner peace(內心的寧靜)的力量”,有的說“我要成為一個攀巖高手”……
那時候我就感覺非常驚訝,我突然看到了許多種不同的幸福人生的可能。
還有一次,學校開放日,我去女兒的班級看她們的期末作品展示。小朋友們都給自己畫了一幅自畫像,然后在下面寫上自己的理想。
我女兒的理想是:長大以后當一個好媽媽。
開放日后我和女兒的老師聊天:
我:我女兒的理想居然是當一個好媽媽哦……哎,我本來是希望她想著當個醫生或者律師什么的。
老師:當好媽媽不是很好嗎?這說明你本身也是一個好媽媽呀。當醫生和當律師和當好媽媽矛盾嗎?最重要的是——你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媽媽,快樂嗎?
我:我覺得自己挺成功的挺快樂的。
老師:這就行了呀,我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界定成功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干嘛要和別人都一樣呢?
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其實人生的幸福和事業的成功、學業的成績并不是“正相關”的。
如果M小姐能夠明白人生有多種的可能性,成功有不同的實現路徑,那她估計也不會用“數學好”作為衡量一個出色CEO的唯一標準了吧。
成績/能力就代表正義嗎?
一直記得自己讀小學時候的一件事情。
我從小就是成績很好的學生,所以從小到大,我都是老師非常喜歡的孩子。
有一次,我和班上的一個皮大王吵架,一氣之下,我推倒了兩個課桌,又踩扁了皮大王的文具盒。
這件事情本身無所謂誰對誰錯,若論遭受損失,恐怕皮大王的損失還更大一些。
況且,皮大王的行為甚至不乏可圈可點之處,比如他畢竟沒有仗著體力的優勢,來打一個女生。
可是,等我倆被雙雙帶進辦公室,老師的處理方式卻是:把我放走,讓皮大王打掃了半天教室。
皮大王忿忿不平地質問:“兩個人吵架,你為啥光懲罰我,不懲罰她?”
老師說:“她成績好,就說明她是個好孩子,打架肯定就是你的責任。”
老師又說:“你一天到晚考試不及格,還有臉和別人打架?等你把成績弄好了,你再打架我一樣也幫你!”
小時候我覺得當好學生真爽,可以享受各種“沒道理的特權”,而長大之后,我才意識到了這種中式教育的弊端——
• 成績好的學生,學會了橫行無忌;
• 成績差的學生,失去了對公平和正義的信任,學會了嫉妒和仇恨。
難怪現在中國的不少成年人都會認為,只要自己功成名就,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去壓迫弱者;無論自己做過什么,只要能力強,就肯定是正義的一方。
如今,我兒子長大,在美國上小學,我卻見識了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
和我一樣,我兒子的成績也非常好,但是他卻不會因此在班上獲得任何特權。相反的,他必須因為成績好,承擔更多的責任。
有一次,兒子和另外三個同學一起到家里寫作業,作業要求是四個人共同完成一個項目的研究,撰寫PPT。
作為小學霸,兒子只用了十幾分鐘就完成了屬于自己的那部分任務。然而他們小組里的一個男生顯然基礎不太好,一直完不成自己的任務。
我以為其他孩子會去催促、責怪,或者嘲笑小組里的學渣,然而并沒有。相反的,兒子和朋友們非常耐心地幫那個男孩分析問題,找出答案,手把手地教他,直到他能夠完成任務為止。
那天晚上,我私下問兒子:
我:你花了那么多時間去教別人,會不會擔心影響你自己的學習呢?
兒子:不會啊。我們是一個團體,而團體里每一個人的表現,都會影響到我們共同的得分……再說了,老師說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其實我們自己也能得到很多收獲——我能復習學過的東西,團體討論能讓我們想到更多新的點子,我還能得到更多的朋友啊。
如果一種教育強調的只是“競爭”和“碾壓”,而另一種強調“共贏”與“協作”,那么兩種氛圍下培養出的孩子們,誰更容易獲得成功,誰又能為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呢?
情商教育的缺失
兩個精英在公開場合開撕,評論者紛紛表示:倆人智商雖高,但是情商堪憂。
他們倆一個不知道如何尊重別人,一個不知道如何應對冒犯。另外,兩個人都不知道如何智慧地化解尷尬,和有效地控制情緒。
比如,W先生,完全可以把M小姐的發言當成一種變相的“恭維”,一笑了之;或者機智地應對“我雖然數學不好,但是我擅于和數學好的人合作。”
而M小姐在感受到W先生的憤怒和敵意的時候,也完全可以懸崖勒馬,當場用更委婉的話說:“我其實數學也不好,還有更多的地方要向您請教和學習。”
看似輸了場面,卻可能贏回一個朋友,和一個潛在的合作伙伴。
我的小兒子今年三歲半。昨天,我剛收到了他們幼兒園發來的《社會情感調查表》,滿滿6頁紙,36道問題,都在關注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是否健康。
大兒子的學校也是同樣的情況。
大兒子今年四年級,從小學開始,他就因為“不懂得交朋友的技巧”,“不能識別他人的復雜情緒”,而年年被老師安排去參加學校的“情商培訓班”。
在那里學習“如何交朋友”,“如何與人進行協作”,“如何尊重別人”,以及“如何成為一個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人”。
學校還三天兩頭邀請社會公益組織給孩子們上一些專題情商課,比如:如何智慧地應對校園霸凌。其中就有一個知識點,我覺得特別適用于W先生和M女士的這場爭端——
Q:如果有人在公開場合嘲笑你,你應該如何應對呢?
A:你可以直接無視他,和自己的朋友呆在一起;或者也自嘲幾句,讓笑話你的人感到無趣。
有時候覺得,真是應該把一些精英集體送去上上小學情商課呢。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