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難,那是你存在的一部分
發布時間:2020-06-21
2279閱讀
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說:“英雄故事寓意的是一個人內心不斷成長超越自我的過程。”正在熱映的《黑鳳凰》也不例外。在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內心成長的縮影。
1.
父母也有生而為人的恐懼和局限
電影的開始,小時候的琴對父母是完全信任的。雖然有時也會有一點小摩擦,比如琴不想一直聽父母選的音樂,卻遭到母親的拒絕,但這并不會影響琴對父母的看法。就像我們小時候,父母怎么罵我們,我們還是愛著他們。這個時期父母在孩子心中是神圣而完整的。
直到有一天,一切都開始變了。這一天也許是我們自己有了孩子,也許是某個成長事件,總之我們會發現,原來父母也有“壞的部分”:他們在養育我們的過程中,也有生而為人的恐懼、局限和無奈。
就像影片中琴發現X教授之所以撒謊說她父母都車禍身亡了,是因為父親當年對她充滿恐懼,主動選擇了放棄撫養她。
發現神圣的父母也有陰暗面是非常痛苦的感覺,對于把父母當成自我一部分的中國人來說,尤其如此。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法接受,父母有時候會不夠完美也有陰暗面。
以前看過一個案例:一個小時候經常遭到父親毒打的人,在做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始終無法正視自己對父親暴力和恨。當這些恨不能被看見,內心的傷痛就無法得到緩解。它們會留在心里變成石頭,阻礙一個人去體驗真實的人生。
在影片里琴與父親的對峙是痛苦且憤恨的。但是當她允許這些負面情緒出來,她才有機會看到,原來父親也有他自己的憤怒和恐懼。在這場對弈中本沒有誰對誰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要面對的苦難,那是他們存在的一部分。
就像我的一個朋友,她小時候經常被父親毒打,只因為她父親自己太痛苦。她家里有四個兄弟姐妹,有一個八歲的弟弟剛出生時就被診斷出活不過十幾歲。他父親一面要承受弟弟的醫藥費,一面還要撫養其他三個孩子。巨大的生活壓力和即將要失去孩子的痛苦,讓他只要看到三個孩子打鬧,就會大打出手,打完以后自己也很痛苦。
在很多家庭里,都有這樣的故事。父母沒有辦法處理自己的內心掙扎,總是會或多或少,或輕或重地,把這些牽扯到孩子身上。
除了琴父親身上代表的這部分“壞父母”之外,X教授身上也代表了一部分的“壞父母”:當他們不了解自己孩子天賦時,他們就可能會因為恐懼而選擇隔離或壓抑這些天賦。就像X教授對琴大腦進行的隔離一樣。他以為這是為了琴好,為了不讓琴受傷,但這卻恰恰成了琴痛苦的來源。
每個孩子天生都有自己的獨特面,有的孩子天生敏感喜歡沉思,有的孩子天生活潑好動喜歡舞蹈。如果父母不了解這些天性的意義,就可能會用社會的大標準來統一要求孩子表現乖,學習好。而這種統一要求,不但對孩子沒什么幫助,反而會讓他們漸漸失去自信,開始懷疑自我。
2.
父母的愛會“喚醒”我們
雖然父母難免會有“壞的部分”,但不能否認,大多數父母的大多數時候還是愛孩子的。
這部分的愛體現在X教授對琴做的大多數事情上面:開始時,他告訴琴,她并沒有壞掉,不需要被人修好。中間時,他告訴琴,那些她做的壞事情都不是真正的她。最后時,他告訴琴,只要她愿意,她可以做成任何事情。這就是成長過程中,父母為我們做的事。
他們相信我們是獨特的,他們相信我們是善良的,他們相信我們是可以做成任何事情的。所有這些相信都是因為他們愛我們。這些愛會喚醒我們,成為我們生活的支柱,就像黑鳳凰在關鍵時刻被教授的愛喚醒一樣。
3.
情感,讓我變得強大
情緒的存在本沒有好壞之分,它只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的生存。而每一種消極情緒的背后都隱藏著沒有被看見和滿足的需求。如何認識和對待自己的消極情緒,并讓它們幫助我們成長,是超越自我的重要課題。
影片中,琴的鳳凰之力就是這種情緒能量。當它被調動起來時,它的威力無窮,但是如何運用這種威力,一直是讓琴困惑的問題。開始時,琴拼命壓制,特別是當她發現自己的消極情緒可能會帶來破壞時。
后來,當琴發現,發泄這些負面情緒并不會危及自己時,她變得欲罷不能。我們生活中也是這樣,如果一個人習慣了壓抑自己,當他到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場域,他就會情不自禁地爆發那些情緒,比如,在家里對家人。
最后, 琴在不斷滿足自己負面情緒背后的情感需求的過程中,找到了歸屬感,也找到了自己的愛和被愛。這個過程雖然有波折,但最終,那些最深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琴才終于成為了自己情感的主人。
最后,白發女對琴說:“你的情感讓你變得脆弱。”
琴回答說:“不,它們讓我變得強大。”
琴最終完成了超越,走向了新生命,就像鳳凰完成了涅褩,得到了重生一樣。這就是一個人內心成長的過程,它不是結束,只是新的開始。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