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準備好未來的一切,TA就幸福?
發布時間:2020-06-12
1895閱讀
1.
為孩子準備好未來的一切,TA就幸福?
昨天打電話給朋友,想約她一起吃晚飯。才說明來意,朋友便大吐苦水:不行啊!孩子的作業未完成,我不能出去。我一刻不盯著,他就不會動筆。她還說自從去年孩子上小學后,她晚上就從沒休息過,每晚不管多累,都要陪孩子寫作業,擔心孩子作業完成不了,擔心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擔心孩子考不上好的中學......
這讓我想到一些類似的畫面:
不管上班多累,為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家長周末都風雨無阻地陪孩子去上補習班,特長班;孩子遠離家去上學,不管怎樣艱難,為照顧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家長都會辭掉工作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不管怎樣節衣縮食,都要為孩子購買一套房子。
我們很多父母,為孩子操碎了心,千方百計為孩子準備好未來的一切,還擔心自己做得不夠。
然而父母這種無微不至的關心,真的就能讓孩子幸福嗎?
2.
越幫忙,越潦倒無助
電視劇《黑鏡》第四季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莎拉是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媽媽為預防莎拉走丟,在她的體內植入一枚芯片,通過這枚芯片,媽媽可以對莎拉進行實時監控,并且能屏蔽掉一切莎拉可能會碰到的危險和障礙。但是莎拉對同學們談論的血腥場面非常向往,她越看不到越好奇,莎拉非常憤怒,用刀片劃破自己的手臂想看看流血的樣子。
媽媽發現莎拉自殘后連忙帶她去看醫生,醫生表示芯片已經阻礙了莎拉的成長,她判斷人類基本情感的能力非常有限。媽媽無奈去掉芯片,充滿困難和危險的世界瞬間呈現在薩拉面前,莎拉毫無應對能力,憤怒的她開始離家出走,與小男友一起吸毒,還在一次爭吵中把媽媽打得滿頭是血。
盡管這是一個科幻故事,但足夠讓我們看到,父母千方百計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把孩子保護起來,卻讓他們錯失了很多發展自我的機會。
父母竭盡全力清除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障礙,必然會犧牲自己很多時間、興趣愛好,這種犧牲也會讓自己心生怨恨(特別是看到孩子沒達到自己預期目標的時候)。潛意識的怨恨會通過我們與孩子互動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說話的語氣傳遞給孩子。孩子接收到這種怨恨后,除了對父母憤怒外,還會產生深深的內疚,這種內疚也讓孩子無法成長。
朋友小敏在一所重點大學畢業后,進入一家上市公司任職HR專員,很快就晉升為部門經理,就在公司準備晉升她為總監的時候,她莫名地提出了離職,然后去了一家勞動強度更大、待遇更低的公司擔任部門經理,后來由于工作業績突出,老板讓她負責整個公司的運營。小敏工作更努力了,但沒多久,就覺得力不從心,總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錯誤。正在這時,媽媽高血壓住院了,小敏便以照顧媽媽為由辭職回到家鄉所在的縣城找了一家小企業售后主管的工作,待遇還不及她七年前剛畢業時拿的工資。在一次見面中,她無奈又不甘地問我:為什么?為什么我那么努力卻越來越潦倒?!
這真是個沉重的話題,在我的建議下,小敏去找心理咨詢師,經過一年多的咨詢,她跟我說,有一次在和咨詢師討論她的父母和童年時,她腦海里突然出現一幅清晰的畫面:她的父母在山下勞作,她一步一步地往山上走,但卻越走越沉重。她忍不住回頭看向父母,驚訝地發現父母正用無助哀怨的眼神看著她。她瞬間明白,自己無法走得更遠,是放不下為她操勞了一輩子卻沒有享受過生活的父母。她擔心如果自己獲得更好的職位,擁有更好的待遇,就會離父母越來越遠,就不是父母的女兒了。為了表達對父母的忠誠,她不能讓自己過得太好。
很多孩子不敢讓自己成功,不敢讓自己幸福,因為一旦他們成功了幸福了,就覺得自己背叛了為TA犧牲了一切的父母,于是他們一生都無法真正與父母分離成為一個人格獨立的人。
3.
我們的焦慮和恐懼,何處安放
既然孩子無法在這種無微不至的關心里獲益,為什么作為家長的我們依然如此堅持?也許是我們無法接受自己內心的恐懼。作為家長的我們,作為中年人的我們,面對不如意的生活或婚姻,也許感覺自己太平庸了,要經歷多少困難和恐懼,才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我們不敢想象,更無法面對努力后可能的失敗。但孩子還小,他有無限的可能,于是我們寧愿讓渡自己的資源和幸福,期望讓孩子走得更好。孩子成功了,似乎就意味著作為家長的我們也成功了一樣。但是這種讓渡卻不知不覺間讓孩子喪失了發展自我功能的機會,當孩子慢慢長大走進社會,卻發現孩子完全經不起一點點風吹日曬。
孩子還小的時候,從吃飯穿衣到上學,很多家長能替孩子做的都會盡力做到最好,甚至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他還沒開口求助,就已經為他們想好了應對的最佳方法,似乎只有這樣,自己才是稱職的父母。
孩子再大一些,因為從來沒有機會獨立完成一件事,他們自然也不懂得如何照顧自己,于是他們便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照顧,心安理得地做一個孩子;而父母也習慣了照顧他們,希望他們一直是個孩子。
前段時間佛山一名31歲的男子用假駕照被罰,交警對其依法進行罰款及行政拘留。他的父母得知后立馬趕到現場對交警破口大罵:“你們太過分了!他還是個孩子,才31歲!你們為什么罰那么重?!”
兒子已經31歲了,父母還認為他只是個孩子。也許很多父母的潛意識里,也希望孩子永遠是個孩子,不需要懂得太多的生存技能,只需要接受自己的照顧,安心地留在自己身邊就好----因為我們無法接受孩子擁有良好的能力而遠走高飛。
4.
孩子只是我們的房客
然而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孩子學不會對自己的生活負責,父母也很難過上高質量的生活。
鄰居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二年級,每天起床都要媽媽連拉帶拖才能從床上爬起來,爬起來后發呆半天不肯動,為了不讓孩子遲到,媽媽只好推他去洗漱,幫他穿衣穿鞋。她說每天早上都像打仗一樣。也許孩子不是起不了床,穿不了衣服,而是他知道媽媽會為他上學的事焦急,既然媽媽替我焦急了,我就可以不那么焦急,等她來叫我就好了。
如果告訴孩子,準時起床,洗漱,穿衣穿鞋這些事情是你的,你需要自己去完成。如果不能按時完成導致遲到了,那是要受到學校懲罰的。讓他自己去選擇并承擔相應的后果。這樣孩子慢慢就能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處理自己的事情。
把屬于孩子的事情交還給孩子,讓TA自己去經歷,去體驗。這樣TA才有可能發展足夠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溫尼科特說,孩子是父母的房客。TA首先住在母親的子宮里,然后住到我們家里。既然是房客,TA便有自己的目標和旅程。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便是尊重這個房客,按照房客的要求照顧好TA,而不是按照我們自己的意愿塑造TA。哪一天TA要離開了,我們全心祝福TA。
這也許是我們對待“房客”最該有的態度。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