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恐懼癥在大學生中的普遍存在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最新的研究顯示,現在有89%的大學生表現出中度或重度的無手機恐懼癥,這一數字比2012年的77%有所增加。這項研究揭示了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以及他們對失去手機的恐懼。
手機恐懼癥被官方定義為對失去手機聯系或遠離手機感到不安的情況。這種恐懼癥可能源于對生活缺乏控制的焦慮和過度擔心。最近的研究發表在《睡眠》雜志的在線增刊上,涉及了327名平均年齡為20歲的大學生。參與者填寫了幾份問卷,其中包括詢問他們對一些陳述的同意或不同意程度。
這些陳述包括“如果不通過智能手機持續訪問信息,我會感到不舒服”或“如果我用完信用額度或達到每月數據限制,我會感到恐慌。”此外,還有其他問卷,包括嗜睡量表和睡眠衛生指數。研究結果顯示,手機恐懼癥與困倦、睡眠衛生較差等因素有關。
手機恐懼癥的癥狀涵蓋了廣泛的方面。和其他恐懼癥一樣,手機恐懼癥是一種基于非理性恐懼的疾病。典型的癥狀包括感覺不真實、注意力不集中和害怕被遺棄等。此外,手機恐懼癥可能還表現出某些慢性焦慮癥的身體癥狀,如心悸、呼吸困難或呼吸淺,甚至可能與邊緣型人格障礙有關。
手機恐懼癥患者可能在沒有手機陪伴時感到內疚,他們可能會對手機的下落進行反復檢查,不斷期待消息的到來,并在消息未到達時感到恐慌。其他癥狀還包括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和不斷檢查社交媒體賬戶等。
針對手機恐懼癥的治療方法有多種,其中心理干預和藥物治療是常見的方法。心理干預包括行為療法、認知修正和認知行為療法。行為療法常常包括系統脫敏,通過逐漸暴露于引起恐懼反應的物體或情況,幫助患者逐漸克服恐懼。其他療法包括理性情緒行為療法,通過使用邏輯和對抗技術幫助患者控制情緒;以及認知療法,通過識別和改變有害思維的過程以及改變適應不良行為的方法。
認知行為療法(CBT)被認為是治療手機恐懼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CBT幫助患者學會識別導致恐懼癥的消極思維,并通過認識到這些思維的不合理性來改變它們。在CBT中,患者逐漸學會在沒有手機的情況下應對,并逐漸探索恐懼癥背后的認知過程。治療過程通常需要至少10到12周的時間。
除了治療手機恐懼癥,我們也應該關注積極的情緒和心理健康。人們可能被教導思考那些讓他們感到被獎勵、被愛和被聯系的時刻,這有助于建立更健康和真實的人際關系。
此外,對于手機使用,我們可以制定一些個人規定,如盡量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并設定嚴格的界限。我們還可以嘗試限制可以給我們打電話或發消息的人數,并在家里設定每天一定的時間,專門用于與家人和朋友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擁有并遵守個人電子設備政策也是一個好主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手機使用。
手機恐懼癥是一個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但通過合適的治療和自我管理,我們可以克服這種恐懼,建立健康的手機使用習慣,并提高我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