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終工作總結的時候,你或許正在為這幾個問題困擾:
我為什么選擇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職業?
即便是喜歡的,我就能成功嗎?
把興趣與工作攪在一起,是幼稚還是成熟?
懸而未決的問題
就像一場瓢潑大雨
讓我們看不清前路的方向
要不
聽聽曾老師怎么說——
職業倦怠
“干一行恨一行”,似乎是較多的人在從事某種職業較長時間之后的一種常態。甚至不需要太長時間。我還是醫學生的時候,宿舍幾個男生臥談,大家都基本同意一個關于未來的“惡毒”計劃:如果我們的孩子以后要學醫,就先打斷他們的“狗腿”。“仇恨”之深,可見一斑。
這樣的職業倦怠,原因多種多樣:
首先,可能是選擇職業上的錯誤。一般來說,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出現倦怠的可能性要小一些,至少會推遲一些。但在選擇之時,卻可能因為某種原因,導致了所選非所喜。
拋開現實層面的原因(如別無選擇),在一個人可以自由抉擇的情況下仍然選擇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職業,那就需要分析了。可能的解釋之一是,此人潛意識層面有自虐的傾向,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所產生的快樂,會誘發他的罪惡感和墮落感,只有在自我懲罰般地工作的時候,他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甚至獲得受虐般的愉悅感。
如果開始的時候選擇的是自己喜歡的職業,后來慢慢變得不喜歡了,情況就要稍微復雜一些。一般來說,從事某個職業的時間越長,在該領域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如果一個人有成功焦慮,他的潛意識就會在某個臨界點上阻止其最大的成功,以避免其感覺上的“高處不勝寒”的焦慮。
我們通常會害怕失敗,但其實我們內心深處也許更害怕成功,那些超過了我們預期的成功,會比失敗更有傷害性。徹底失敗了還可以用“我賤命一條我怕啥”來攻擊性地自我保護,而“過度”的成功帶來的卻是“我配嗎”這樣自毀式的疑問。當一個人把那個著名的廣告詞改成“我不值得擁有”時,內心會變得一片黑暗。
工作也許也應該是娛樂的一部分,勞改時除外。但的確有人把正常的工作視為“勞改”。這些人“娛樂不能”,潛意識里把娛樂等同于不認真、不努力、不負責,所以在工作時一副肅穆狀、悲壯狀、受苦狀。這樣“狀”幾天容易,“狀”上幾年甚至幾十年就難了,所以他們的身心一起都會發出明確的信號訴說倦怠。從歷史上說,這些人也許受了幾千年前的圣人暗示:業精于勤荒于嬉。這句話也許應該改成:業精于勤而勤源于嬉。
職業倦怠還可能來自創造力的壓抑。創造力永遠有刺激人心的作用,會讓機械重復的職業活動充滿生趣。如果沒有創造,工作就跟低等動物覓食或休眠一樣無趣了。創造力的壓制來自幻想出來的突破禁忌之后的懲罰,這個禁忌是:你不可以對祖宗傳下來的現有世界不滿,而創造就是“造反”,就是不滿。
有人說,把興趣跟職業攪在一起,是幼稚的表現。現在我們知道了,兩者合二為一,不僅不是幼稚,反而是最成熟的人格的表現。成熟的人格就是和諧的人格。一個白天做著“苦力”,晚上盡情“享樂”的人,是分裂的人。這樣的分裂,要么會毀滅職業,要么會毀滅樂趣,最終是毀滅生命本身。
玩著玩著就順便搞定了自己所需要的榮譽和物質,這樣的人不太會有職業倦怠。不管怎么說,職業倦怠都是生命倦怠的一部分。生命需要的是自由和快樂,而不是被強迫和被虐待。
工作是我們度過很長一段生命的方式,如何工作幾近如何活著。如果倦怠地活著,就等于提前讓死神附體了。這個死神,其實是那個有點仇視生命的你自己的一部分。
本文優選旨在平臺分享,版權歸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